-
因為地球有乙個固定的自轉軸!
-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假想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個點,它們是地球上的兩個端點。 在南半球,它被稱為南極,在北半球,它被稱為北極。
北極和南極是地球上所有子午線的交匯處。 從南極或北極到赤道的子午線之間的距離相等。 由於地球繞其自轉軸旋轉,因此兩極是地球表面上僅有的兩個固定點。
然而,長期的觀測表明,地球上的這兩個極點並不是一直在移動,而是在不斷緩慢地移動。 地球兩極的這種運動被稱為“極移位”。 極移可能與大**有關。
究其原因,極移會引起地球內部大規模的物質遷移,而這種物質遷移可能是造成大**的原因。
在極地地區,太陽一年四季都斜照,經常出現“極晝”和“極夜”的現象,“極晝”是指一天24小時都能看到太陽,“極晝”是指一天24小時都看不到太陽。 在極地地區,通常是半天半夜。 雖然一年中有一半是日光,但很少有光線可以到達兩極以增加熱量。
所以極地地區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 一些科學家估計,在南極洲的某些地區,可能有-90至-100的極低溫度。 在如此寒冷的環境中,沒有一棵樹或草可以自然生存。
然而,奇怪的是,大量的企鵝可以快樂地生活在那裡。
-
因為地球就像乙個指南針,地球是一塊大磁鐵,磁北極在加拿大,磁南極在南極洲。 指南針是乙個小型永磁體。 小永磁體的南極指向地球的北極,小永磁體的北極指向地球的南極。
這是它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指南針的方向並不總是指向南方。
磁場是由導體中的電流產生的,這是發電機和電照明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目前普遍接受的地球磁場理論,在我們腳下約2000英里處,接近6000攝氏度,大約是太陽表面的溫度,壓力大約是大氣壓的一百萬倍,在這些條件下,核心中的鎳和鐵是液態的,再往下, 在更大的壓力下,原子被擠壓在一起,不能流動而變成固體,也就是說,地球的核心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上核為液態,下核為固態。
根據**波測量,地球內部約1500英里的厚度是液態的,液態金屬在旋轉中產生磁場,然後磁場被擴大以產生強電流,從而反覆形成強大的地球磁場。
-
地球的自轉,核心,地球的引力,太陽的引力,構成了一種空間狀態。
地球有兩個磁極,產生兩個磁場。
太陽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多種輻射,宇宙中有很多射線。
地球北極和南極產生的磁場,就是要盡可能地將這些光線從地球上移開,讓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所以請大家照顧好地球母親。
-
因為南極是南極的終點。
南極是地球表面乙個非常特殊的位置,它是地球上沒有方向性的兩個點之一(另乙個點是北極),站在南極,東、西、南三個方向完全沒有意義,北方只有乙個方向。
在南極,太陽一年只公升起和落下一次,半年太陽從不落山,全是白天,太陽在離地平線不高的地方繞著南極轉,從不落下,又稱“極日”,半年沒有太陽, 它是通宵,也被稱為“極夜”。南極的時間實際上是“國際標準時間”,或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特徵:
南極常年冰雪覆蓋,厚度2000公尺,海拔2800公尺。 氣候異常惡劣,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8度,夏季平均氣溫為零下25-30度,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冬季平均氣溫零下55-60度,最低記錄溫度零下,年平均降水量3公釐。
南極不是南極冰蓋的最高點,覆蓋南極的冰雪以每年約10公尺的速度移動,因此科學家必須每年重新校準一次南極的最新位置,以設定基準。
以上內容指百科全書-南極。
-
地球是一塊磁鐵。
地球被認為是一塊磁鐵意味著什麼。 通常存在誤解,(圖 1)提供了這種誤解的乙個很好的例子。 你能看出哪裡不對嗎?
從物理學的一些定義和慣例開始是乙個很好的起點。 我的中學物理課本上說,如果用繩子懸掛條形磁鐵或安裝在樞軸上,就會發現條形磁鐵大致沿南北方向排列,條形磁鐵的同一端始終指向北方。
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將磁條朝向北極的末端稱為 n 極,將朝向南極的末端稱為 s 極。 這樣我們就可以標記所有條形磁鐵的 n 極或 s 極。
目前為止,一切都好。 但這個定義並不適用於地球本身,因為我們不能讓地球結束通話電話,看看它的磁力指向哪個方向。 因此,我們必須考慮磁力的一些特性,看看我們是否能得出關於地球的一致答案。
讓我們考慮一下,圖1中的線被指定為“磁力線”。 你如何理解這些磁力線? 考慮圖 2,它顯示了許多經典的磁性測試,其中許多小鐵屑散落在一張紙上的磁鐵棒上。
小鐵屑就像乙個小羅盤,指向磁鐵的一極(見圖 3)。 晶元線不顯示方向。 但是,我們需要進一步考慮條形磁鐵及其磁極的效能。
物理教科書一般是這樣描述的:“當它們通過連線磁棒或掛在軸上自由移動時,我們發現兩個磁鐵被相同的磁極排斥,但不同的磁極卻相互吸引。 “使用細長的磁化針,可以測量乙個或幾個磁鐵之間的磁性,以及單個幾乎孤立的磁極之間的力。
這個實驗首先由法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庫侖(Charles Coulomb,1736-1806)完成,並於1785年完成。 庫侖首先發現兩個n極之間的排斥力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他還發現,力與磁極的強度成正比)。
這裡存在一種類似於相反極點之間的引力的關係,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但與排斥力的方向相反。
因此,我們可以想象在磁棒的 n 極周圍放置一根磁針,並在磁針上施加淨力。 這。
本文給出了由作用在磁棒中的磁力產生的磁場的概念,類似於電場周圍的靜電場(圖4)。
現在,我們準備根據這些概念來考慮指南針的行為。 從圖 5 中,我們可以看到指南針在磁場中會發生什麼。 它的指標朝向磁棒的磁極方向,即從磁鐵的n極到其s極的磁力方向。
因此,我們有了最初問題的答案:我們如何將地球視為(條形)磁鐵? 答案是反直覺的說法,它是一塊“磁鐵”,有磁場的n極在地理學的南極,地理學的北極是磁場的s極。
也就是說,圖 1 和圖 3 中的 n 和 s 應該顛倒過來!
這個結果對大多數物理書籍來說都是一場噩夢。
是的,其實地球磁極起源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都是猜測,沒有人有很充分的物理證據來解釋地球磁極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要說地球磁極的起源,因為有一種理論認為地球磁極是由地核的自轉角速度和地核的自轉速度決定的。地殼,我們知道,地核是固態的,而外核是液態的,也就是說,我們知道岩漿,所以如果一旦旋轉角度不一樣,就會形成電磁場。也就是我們的北極和南極,但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可以想象地核的自轉速度大於地殼的自轉速度,會產生摩擦,地核必然會通過地幔軟流圈物質將角動量傳遞到地殼, 其結果是地核的自轉角速度逐漸減小,地殼的自轉角速度逐漸增大。畢竟,總有一天,它們的度數會繼續,然後地球的兩極就會消失,但是由於慣性定律,地殼的自轉角速度不斷增加,而地核的自轉角速度繼續減小,這樣地核的自轉角速度就會小於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地殼,兩個層次正好相反。 >>>More
由於地磁學的影響,極光(aurora)是由於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而產生的一種燦爛多彩的發光現象,在地球北極和南極附近的高空地區夜間出現燦爛美麗的光芒。 它被稱為北極的北極光和南極的南極光。 太陽光與地球大氣層之間的相互作用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