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將銅氧化成氧化銅,用硫酸製成硫酸銅(一般產生5結晶水的硫酸銅),然後將碳酸氫鈉和硫酸銅一起研磨至均勻,然後在幾乎沸騰的蒸餾水中加熱幾分鐘,同時攪拌,澄清,然後反覆除去易用氯化鋇中的硫酸根離子, 並將溶液乾燥成固體,然後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加熱至50°左右,逐滴加入甲酸(即甲酸),直至固體全部溶解。
甲酸銅可以通過將溶液加熱蒸發至原始液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左右,冷卻至室溫,用乙醇洗滌兩次或兩次以上,然後過濾乾燥而得到。
希望你能,謝謝。
-
首先將銅氧化成氧化銅(可採用燃燒法燃燒),然後與稀硫酸(5結晶水的硫酸銅)反應制得硫酸銅,然後將碳酸氫鈉和硫酸銅一起研磨至均勻,然後在幾乎沸騰的蒸餾水中加熱幾分鐘,同時攪拌, 澄清後,再用氯化鋇反覆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將溶液乾燥成固體,再加入適量蒸餾水加熱至50°左右,逐滴加入甲酸,直至固體全部溶解。然後將溶液加熱蒸發至原始液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左右,並在室溫下冷卻至結晶。 甲酸銅晶體是用乙醇洗滌兩次或兩次以上,然後過濾乾燥而得的。
-
你是大黑,哈哈。
-
1)銅與硝酸直接反應會產生氮氧化物,不僅產生汙染源,而且降低硝酸的利用率;銅片在空氣中燃燒形成Cuo、Cuo和Hno3
反應中不產生氮氧化物,既避免了汙染,又提高了硝酸的利用率。
2)濃硝酸易揮發,不穩定,對裝置腐蝕性嚴重。
3)結晶法(或再結晶法)。
4)酸。1)銅與硝酸的直接反應會引起冰雹伴隨橡木氮的氧化物形成,不僅產生汙染,而且降低硝酸的利用率;銅片在空氣中燃燒形成Cuo、Cuo和Hno3
反應中不生成氮氧化物,既避免了汙染,又提高了硝酸的利用率。 (2)濃硝酸易揮發,不穩定,對裝置腐蝕嚴重,稀硝酸揮發性低,稀硝酸與氧化銅反應也生成硝酸銅。 (3)由於得到硝酸銅溶液,晶體需要濃縮結晶才能得到。
4)硝酸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硝酸銅和水,沒有價變化,因此反映了硝酸的酸度。
-
1.銅能與氧反應生成氧化銅,方程式為:2Cu+O2
2cuo,屬於多變反應、化學反應;
所以答案是:2Cu+O2
2cuo;化學反應;
2.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硫酸鈉,方程式為:CuSO4 +2NaOH Cu(OH)2 +Na2 SO4; 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產生兩種化合物,是復分解反應
所以答案是: CuSO4 +2NaOH Cu(OH)2 +Na2 SO4 ; 復分解反應
3.氫氧化銅加熱時生成氧化銅和水,方程式為Cu(OH)2
cuo+h2 o;它是一種物質產生多種物質的反應,屬於分解反應 因此,答案是:Cu(OH)2
cuo+h2 o;分解反應
4、鐵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與一種元素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元素和另一種化合物,符合置換反應的概念,屬於置換反應
所以答案是:fe+cuso4 feso4 +cu; 置換反應;
-
C.測試問題分析:濃硝酸與銅反應生成汙染氣體NO2,所以A是錯誤的; b.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汙染氣體NO,所以b錯了;
c 銅與氧氣反應生成cuo,與硝酸反應消耗的硝酸鹽崩解酸最少,沒有冰雹伴隨橡木產生汙染氣體,所以c是正確的;
d 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源頭附近的汙染氣體,因此 d 是錯誤的。
因此,C. 點評:本題考察硝酸的性質,題目不難,本題注重常見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注重問題要求把握原子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