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發布 科學 2024-06-09
1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化石是埋藏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物。 最常見的化石是由牙齒和骨骼形成的。 古代動物死後,屍體的內臟、肌肉等軟組織會迅速腐爛,牙齒和骨骼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因為有機物少,無機物多。

    如果屍體碰巧被埋在沉積物中,與空氣隔絕,腐爛過程就會減慢。 沉積物空隙中有緩慢流動的地下水。 一方面,水溶解了岩石和沉積物中的礦物質,另一方面,水中多餘的礦物質沉澱或變成晶體,逐漸滲入埋在沉積物中的骨骼中,填補了牙齒和骨骼有機物腐爛留下的空間。

    如果條件合適,從外部滲入骨骼的礦物質可以在骨骼腐爛崩解之前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機物,牙齒和骨骼可以作為化石儲存下來。 由於化石中的大量礦物質被極其細緻的有機物慢慢取代,牙齒和骨骼的原始形狀可以完好無損地儲存下來,甚至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的組織形狀也可以保持原樣。 隨著時間的流逝,骨頭的重量增加,原來的牙齒和骨骼變成石頭,仍然保留著牙齒和骨頭的原始形狀和內部結構,這個過程稱為“石化”。

    除了牙齒和骨頭,一些動物的糞便也可以化石。 比如一些食肉動物吃斷骨的肉,糞便中有很多未消化的碎骨,不容易腐爛,所以可以變成化石。 腳印也可以變成化石。

    人或動物踩在泥土和沙子上,造成腳印。 當沉積物乾燥時,腳印被其他物質填滿。 這兩種物質都是通過後來滲入的礦物質石化而儲存下來的,但兩種物質的性質不同,硬度不同,風化或破壞程度也不同。

    當一種物質被風化或破壞時,另一種物質就會變成化石腳印。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簡單地說,化石是一塊石頭,它將生活在遙遠過去的生物的遺骸或遺骸變成石頭。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生活著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後的遺骸或生命留下的痕跡,很多都被當時的沉積物掩埋了。 在隨後的幾年裡,這些生物遺骸中的有機物被分解,貝殼、骨頭、樹枝和樹葉等堅硬的部分,以及周圍的沉積物,被石化並變成石頭,但它們的原始形態、結構(甚至一些微妙的內部結構)仍然存在; 同樣,這些生物活著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以這種方式儲存下來。

    我們稱這些石化的生物遺骸和遺跡為化石。 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植物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它們所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遠古時代到現在的變化, 等等。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如果你去看百科全書,裡面的化石和形成過程都會被詳細解釋。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化石是在地球歷史時期的生物體或其他生物活動被沉積物掩埋後,在沉積物壓實和固結過程中石化而形成的。

    根據化石儲存的不同特點,有四種型別:固體化石、模製化石、遺物化石和化學化石。 其中,研究比較深入和意義比較的是固體化石。 在固體化石中,生物體的遺骸作為化石儲存的情況非常罕見,更常見的是只儲存了生物體的某個部分,例如牙齒、骨頭、貝殼或葉子。

    在化石化石化過程中,生物硬質的原始成分可能部分或全部被地下水中的礦物質所取代,或者穩定性較差的含氮和含氧物質通過分解和抬公升揮發消失,只留下穩定性高的含碳部分,如植物的化石葉片通常是碳質的和膜狀的。

    由於化石的形成和儲存需要惡劣的條件,岩層中儲存的化石實際上只是當時生物的一小部分,這是生物歷史記錄的不完整。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遠古時代的土地。

    在復合球上,有很多增長。

    製作異國情調的動植物。 白一洪水,杜掩埋了他們。 數以億計的 daos 之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並沒有消失,而是與岩石融為一體,等待著我們有一天發現它們。 這是一塊珍貴的化石。

    化石是指不同地質歷史時期儲存在岩層中的生物遺骸和遺骸。 化石的種類可分為:固體化石,如25000年前在西伯利亞第四紀永久凍土中發現的猛獁象; 模製化石、植物葉子印模、貝殼印模等; 遺物化石,如腳印化石、魚糞化石等。

    化石是動物或植物的遺骸,它們已經死亡很長時間而沒有腐爛,幾年後成為地殼的一部分。 生物體本身儲存完好,或沉積岩中的印記,或其生存留下的痕跡(稱為遺跡化石)。 化石,通常是在動植物死亡後,迅速被含水沉積物掩埋,產生化學反應,然後礦物質加上人類或生物體被排出體外。

    如果這個過程沒有發生,生物體將被暫時儲存,但不會成為化石。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骨頭被埋在地下很長一段時間,然後石化。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化石的形成和儲存主要與以下條件有關:

    生物體是否具有由化學穩定物質組成的硬體(如貝殼、骨骼等),而硬體的生物體更有可能作為化石儲存;

    生物遺骸或遺物所在環境的理化條件是否適宜儲存,波浪作用強的水環境不利於生物遺物的儲存; 當環境介質的pH值較低時,由碳酸鈣組成的生物硬體容易溶解,因此不利於生物遺骸的儲存。 氧化條件不利於有機物的儲存;

    生物體死後是否迅速掩埋,如果生物體死後能快速且長時間掩埋,則更容易形成化石;

    沉積物的型別對化石的形成和儲存也有重要影響; 如果遺骸被化學沉積物(例如CAC3)或生物來源的沉積物掩埋,則更有可能形成化石;

    在沉積岩化石固結過程中,強烈的壓實和再結晶不利於化石的形成和儲存。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在化石過程中,生物硬體的原始元件可能部分或全部受到地下水中礦物質的影響。

    專用、更換或穩定。

    它是一種低質量的含氮含氧物質,通過分解和提公升而揮發和消失,只留下穩定性高的含碳部分,如植物的葉化石通常是碳質的和薄膜狀的。 由於化石的形成和儲存所需的惡劣條件。 因此,岩層中儲存的化石實際上只是當時生物的很小一部分,這是生物歷史記錄的不完整。

    然而,對化石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質時期生物世界的概況。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通俗地說,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遺骸和儲存在岩層中的生命活動痕跡。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地球上生活著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殘骸中的有機物在漫長的歲月中被分解,堅硬的部分(如貝殼、骨頭、樹枝和樹葉等)和周圍的沉積物被保留下來,並與沉積物一起掩埋。 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生物體本身的物質成分被礦物質填充或取代,變得像岩石一樣堅硬,但保留了它們的原始形態和結構。

    地殼經過構造運動,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暴露出來,最終被發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化石”。

    化石的形成過程和儲存條件。

    1.生物體本身的狀況。

    有機物必須具有堅硬的部分,例如貝殼、骨頭、牙齒或木質組織。 無脊椎動物的殼和脊椎動物的骨骼主要由礦物質製成,可以長期抵抗各種破壞作用。 此外,具有角質層、纖維和幾丁質膜的生物,如植物的葉子和筆石的體壁,容易受損但不易溶解,在高溫下可碳化成化石。

    動物內臟和肌肉等軟體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蝕,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否則通常很難成為化石。

    2.埋葬條件。

    生物在死後必須立即避免被破壞,並很快被阻礙分解的東西掩埋。 通常,海洋動物的遺骸可以化石,因為它們沉入海底,死後被柔軟的泥土覆蓋。 軟泥在後來的地質時代變成頁岩或石灰岩。

    3.時間因素。

    生物遺骸或其堅硬部分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掩埋,然後才能通過周圍沉積物的成岩過程石化成化石。 然而,由於岩層的變形和變質作用,在較老的岩層中儲存了一些化石。

    4.沉積物的成岩作用。

    固結和成岩作用過程中沉積物的壓實和結晶會影響化石的形成和儲存。 其中,碎屑沉積物的壓實作用更為顯著,因此碎屑沉積岩中的化石很少能保持其原有的三維狀態。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化石有兩種,一種是地球上生物死亡後,屍體被沉積物掩埋,身體的有機部分被分解,貝殼、骨頭、樹枝和樹葉等堅硬的部分被儲存下來,與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石化成石頭, 從而形成。

    另乙個是那些生物留下的痕跡,也是石化變成石頭形成的。 一般來說,化石需要數億年才能形成。 它保留了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那些生物的形態和結構,讓現代人了解了億萬年前的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從古至今的變化。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化石化都被認為是簡單的“石化”,直到後來人類才逐漸了解化石形成的原理。 這是乙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是三種現象的結合:生物、物理和化學。 而化石的形成需要一些特殊條件:

    首先,死去的生物體會迅速被埋在沙子、淤泥或河泥中而不會分解。

    海底和湖底是非常有利的環境,草原和沙漠也是如此。 其次,生物體不會腐爛,而是逐漸用礦物質代替生物體的有機物。 最後,要使化石在數百萬年內保持不變,它們必須在不發生任何地質變化的情況下被石化。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化石的形成是乙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是生物、物理和化學現象的結合。 簡單來說,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古代生物的遺骸或生命痕跡被沉積物掩埋,體內的有機毛質被小心地分解,貝殼、骨頭、樹枝和樹葉等堅硬的部分,與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石化成石頭,但其原始形態, 結構(甚至一些微妙的內部結構)仍然被保留下來。我們稱以這種方式形成的石化生物的遺骸和遺骸為化石。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化石的形成是石化作用,但實際上,這種石化過程相當複雜,是生物、物理、化學現象的結合。 化石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並且有許多特定的條件。 簡單來說,就是古代生物的遺骸或生命痕跡被沉積物掩埋,遺骸中的有機物被分解,貝殼、骨頭、樹枝和樹葉等堅硬的部分,與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石化成石頭,但其原有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微妙的內部結構)仍然保留下來。

    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化石的形成。

    雖然生物體能否形成化石取決於許多因素,但有五個因素是根本性的,化石形成的五個基本因素如下:

    1)有機物必須有堅硬的部分,如貝殼、骨頭、牙齒或木質組織。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蟲或水母,也能夠變成化石。

    2)生物在死亡後必須避免立即被破壞。如果生物的身體部位被壓碎、腐爛或嚴重風化,這可能會改變或消除生物體變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體必須被阻礙分解的東西迅速掩埋。而掩埋的物質型別通常取決於生物體所處的環境。 海洋動物的遺骸經常被化石化,因為它們死亡並沉入海底,被柔軟的泥土覆蓋。

    軟泥在後來的地質時代變成頁岩或石灰岩。 細粒沉積物不太可能破壞生物體的殘骸。 在德國侏羅紀時期的某些細粒沉積岩中,鳥類、昆蟲、水母等脆弱生物的化石儲存完好。

    4)被埋在地下的生物體屍體也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石化才能形成化石。有時,生物體在死後會很快被掩埋,但由於侵蝕等各種因素,它很快就會被破壞,無法形成化石。 在較老的岩層中儲存了一些化石,這些化石已被岩層的變形和變質作用破壞。

    5)在沉積物固結和岩石形成過程中,壓實結晶會影響化石的石化和儲存。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6-09

化石是這樣形成的:

化石有兩種型別,一種是由人體有機部分的分解和地球上生物死亡後硬部分的石化形成的。 另乙個是那些生物留下的痕跡,這些痕跡是石化後變成石頭形成的。 它需要數億年才能形成,可分為包括根和葉在內的植物化石和包括牙齒和腳印在內的動物化石。 >>>More

9個回答2024-06-09

在過去的十年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兩種史前龜化石,它們已經部分進化了甲殼,但還沒有像現代龜那樣發展出無牙的喙。 最近,考古學家發現了另一塊古龜化石,它有喙但沒有盔甲。 這一發現重新整理了科學家對海龜進化的理解。 >>>More

9個回答2024-06-09

這只海龜化石應該是幾千年前在海灘上的一組工作室裡挖掘出來的。

6個回答2024-06-09

不一定,骨頭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會變成石頭。

5個回答2024-06-09

岩石按成因分為岩漿巖、沉積岩和變質岩。 其中,岩漿巖是高溫熔融岩漿在地表或地下凝結形成的岩石,又稱火成岩或噴射巖; 沉積岩是風化、生物和火山過程的產物,通過水、空氣和冰川等外力的輸送、沉積和成岩固結,在地表條件下輸送、沉降和成岩固結形成的岩石。 變質岩是預成型的岩漿巖、沉積岩或變質岩,由於其所處的地質環境的變化而通過變質作用形成。 土壤形成因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