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嗔恨和天真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

發布 文化 2024-06-19
1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貪婪是對偏好的過度偏執;

    憤怒是對討厭的過度偏執;

    無知是貪婪或憤怒對根本的不合理現實的反應。

    答案是補充的。 貪婪是指染在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境界的心理活動。 這就是它的意思。 佛教。

    人們相信,眾生生活在世間,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器官與外界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 這些感覺可以喚起眾生的慾望,所以被稱為五欲。 如果你執著於這五種慾望,有一顆愛的心,你就會變得貪婪。

    因此,貪婪和愛是同義詞。

    責備。 它也被稱為憤怒、憤怒等,指的是仇恨、怨恨和對他人的傷害。 在大乘五蘊理論中,它說:

    什麼是雲? 據說對性的傷害有感情。 在《啟蒙理論》中,它說:

    憤怒者是苦苦,嗔是本性,能不怒阻,不穩,惡行是因果報應。 “憤怒是佛教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婪和天真一起被稱為”三毒”。

    無知和無知。 它指的是心靈的黑暗和無知。 關於庫沙的論文

    他說:“愚昧,所謂的愚昧,就是無知。 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無明,無知,執於理性,因而有“人”和“我”的區別。

    於是,自持、法持、生之各樣的煩惱,世間的種種煩惱,都由此生起。 因此,傻瓜依賴於所有的麻煩。 “意識理論”。

    在第六卷中,說:“董事的秘密本性可以阻礙無明,一切不淨都取決於業力。 他說:“一切的苦難都要從瘋狂中生出來。 ”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貪婪、嗔恨、愚昧,佛教。

    它被稱為“三毒”,是毒害我們生活中幸福健康的罪魁禍首。 下面是乙個快速介紹:

    貪婪 - 指貪婪金錢,貪婪性,貪婪食物,貪婪睡眠,、......等等,心理學和言行。 如果這些貪婪是認真的,那麼生活就不會有幸福。

    憤怒 – 指仇恨、怨恨、憤怒......等等,心理學和言行。 如果恨之情多,一輩子的快樂和幸福就會大大減少。

    白痴 - 主要是談論佛陀的教義。 它也指對真理的無知,以及各種無知的心理、言行。

    以上為簡單介紹,具體了解請研讀上師的講解。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貪婪是警告你要知足,憤怒是警告你不要隨便生氣,愚蠢是警告你做事時知道什麼時候放棄,恨是做你不想對別人做的事情。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貪婪和憤怒是指痴迷、發脾氣和無法分辨對錯、善惡。

    貪婪、嗔恨、愚昧是佛教術語,是佛教中的三毒。 貪婪是指過於執著於對外在事物的偏愛,以及必須得到的執念,否則就是不願意。 生氣是指對外大臣的厭惡過於執著,不滿意就會發脾氣,容易生氣。

    無知是指無法理解事物的真相,無法分辨是非、善惡。

    佛教的貪婪和仇恨概念

    感覺其實是人類體驗美好生活的一種有點敏感的感覺,是人類獨有的,也是人類像眼睛、鼻子、耳朵等器官一樣的正常功能。 所以,感情的存在也沒什麼不好的,不好的就是被感情綁架,被感情牽著鼻子走,這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

    正因為如此,古賢們總是教人修行,藉此擺脫了執著於棗爭情的貪恨好噁,體驗了真正美好的人生。

    如果乙個人不能意識到自己內心的貪婪、嗔恨、好噁,他自然會被貪婪、嗔恨、好噁所引導,他會快樂,如果他想讓我們快樂,他就會快樂,如果他想讓我們煩惱和痛苦,他就會煩惱和痛苦, 他的心不能自由,這就是為什麼佛教說貪婪、嗔恨和無知是人類煩惱的根源。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所謂貪、恨、愚,又稱三毒患。

    貪婪是我的執念,我想把一切都據為己有。 一切都是“我的”。 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能要求它,所以他們很苦惱。

    憤怒是當我願意時歡喜,仇恨是違背我的旨意。 當乙個人生氣時,他會失去理智。 我經常做一些讓我後悔的事情,並引起各種麻煩。

    白痴是在不經過大腦的情況下做事和說話。 我經常做一些讓人覺得荒謬和幼稚的事情。 人與動物的類比。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貪婪是對偏好的過度偏執;

    憤怒是對討厭的過度偏執;

    無知是貪婪或憤怒對根本的不合理現實的反應。

    貪婪、嗔恨、幼稚在佛教文化中被稱為三毒,因為這是三種心臟病。 而一旦這三種心臟病發生,就會引起熊熊烈火的灼痛。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1)貪婪,貪耿舜境界,必須得,否則,心不甘,不甘。

    2)憤怒,對叛逆領域的怨恨,不滿意時發脾氣,非理性和任性。

    3)無知,無知理性,無知是非,善惡不分,顛倒虛妄,各種惡行的始作俑。

    貪嗔嗔出自佛教,三毒,又稱三土三火。 這三種毒害身心,使人陷入生死輪迴,是惡根,所以也叫三惡根。

    資料來源:佛教中的三毒。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人類苦難的根源是貪婪、仇恨和無知。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貪婪、嗔恨、愚昧:又稱三份毒品; 它指的是毒害世人心的三種苦難,貪婪、仇恨和無知。 三火三土三羈。

    貪婪是一種染色的心理。 所謂染色,就是貪戀自己所愛的物件。 貪婪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吝嗇就是其中之一,貪財的人不僅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錢,甚至不願意自己享受。

    傲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戀的人,往往特別貪婪自己的長處,感到優越。 虛偽還是其中之一,因為他貪圖別人的財富和地位,他去拍馬奉承。

    憤怒是對仇恨物件的拒絕和抵抗,有很多表現形式。 有因厭惡而產生的仇恨,有因嫉妒而產生的仇恨,還有因得不到而產生的仇恨。 無明就是愚昧,如對理性的無知,對因果律的無知,對無常、痛苦和空性的無知,以及解脫之道,都是無知的表現。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冤怒、忿怒,小到心中一點點的不快和不滿,都是對眾生的憤怒、惡意,傷害眾生的念頭也是怨恨。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貪婪是不滿足的。 仇恨、憤怒和憤怒。 痴迷。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這是一種心態,貪婪就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過於偏執,總以為越多越好。 憤怒是貪婪的對立面,對你討厭的東西過於偏執,越少越好。 痴迷就是過於沉迷於你不理解的事物並沉迷於其中。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貪食是指貪財、貪欲、暴食,廝恨是指嗜恨,無知主要是指無知和無知。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在佛教中,這意味著慾望太強烈,如果乙個人有他目前沒有的慾望,那麼他會讓自己變得非常可怕。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沒有佛陀的大智慧,就沒有不貪婪的人,因為有無明就一定有貪婪。 如果說得透徹,那就認真了,想成佛,想長生不老,也是貪婪! 更愚蠢!

    不是你不能證明,你想證明就不能證明,想證明就不能證明! 經文中明確說,沒有長壽。 但誰能不長壽呢?

    如果你沒有長壽,沒有人會學習佛法。 因此,只有貪婪才能有大動力,只有不貪婪才能獲得足夠的自身資源。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想成佛的人是貪婪的,想得到佛陀加持的人是瘋子,想要菩薩幫助實現自己願望的人是瘋狂的。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佛法的十二因和條件:

    12 原因 1:對原因的無知。

    2:知道命運。

    3:認命與名望。

    4:名氣和顏色是六合一。

    5:六進邊緣觸感。

    6:觸控。

    7:命運所愛。

    8:愛。

    9:採取有的命運。

    10:命運誕生了。

    11:生、老、死。

    12:年老和死亡是悲傷和痛苦的。

    十二種轉世因是輪迴的法,生死輪迴是無明因的結果,而滅亡的十二因是解脫的法,生死輪迴,是打破無明而修煉的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6-19

貪、恨、無明、猜疑,代表眾生自無始以來,為了自我,為了無明而養成的惡習。 >>>More

3個回答2024-06-19

貪婪這個詞的意思如下:型別歌曲液體 >>>More

7個回答2024-06-19

“白痴”是此時的隱喻,借用“傻瓜”或“非常細心的人”來形容看事物時非常著迷的舉止,表現目標事物的迷人特徵。

20個回答2024-06-19

想象中的命運就是命運...... 有緣分,沒有緣分...... 這個時候,就有了緣分。 >>>More

9個回答2024-06-19

謝胡:禪師謝虎鬥 周禪師和惠昌經過王武山時,看到兩隻兇猛的老虎為了乙隻羊羔而死搏鬥,牧羊人看到這一幕不敢靠近。 這時,周禪師慈悲心,要挽回羔羊的名號,惠昌覺得自己不必為了羊羔而從虎口搶食,勸周禪師趕緊走,周禪師和尚說: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