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是別人教好還是自己教好5

發布 教育 2024-07-10
1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不如由老師來教,雖然自己教可能比老師更細心、更全面,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她)不吃這套,孩子不贊成老師教的東西,甚至有叛逆的心態。 我有這樣的經歷,雖然我不教自己的孩子,但從幫她做作業可以看出,她不贊成我,還經常提醒我:你不是我的老師!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別人教得好。 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有自己的教誨,但那些孩子很叛逆,所以成績不好。 你必須在家裡控制他,你必須在學校控制他。 想想吧。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讓別人來教,自己做輔導,主要引導孩子的心理發展。 孩子心智健康不好,我們教心理發展,別人教知識,這很好!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還是老師叫的,但自己教可能會有盲點。 當然,你也可以自習。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讓別人教,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比比多,優秀老師的孩子到底識不懂,老師在孩子眼裡有一種威望,但換個角度來說,你是父母,那麼當老師的感覺就少了。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讓別人教好,你只需要做乙個好父母就能影響你的孩子!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讓孩子有一顆平常的心,不要讓他覺得“媽媽是老師,有困難就找媽媽”這樣的依賴,但也可以默默關心孩子的學習效果,及時解決問題,讓孩子心懷健康,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別人教,自己家教,你從小到大都自學不了。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小時候,我多輔導,上學,幫助孩子多學,配合老師。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身為老師的父母沒有很好地教育孩子,這不是絕對的。

    教師在教學生時通常能夠展示非常有效的教育技能。 但是,當教師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他們有時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法傳授知識和價值觀。 這種現象可能有多種原因,包括情感關係、角色轉變和行為模式。

    首先,乙個重要原因是教師作為家長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 當教師回家與孩子溝通時,他們需要調整自己的角色和行為。 例如,在學校裡,教師可能會採用一些嚴格的紀律要求來管理學生。

    但在家裡,這種做法不會產生同樣的效果,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的質量。 因此,教師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來管理他們的孩子,這通常需要時間和經驗。

    其次,老師和自己的孩子之間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感關係。 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絡非常牢固,這種聯絡會干擾教育過程的發展。 例如,當老師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他們可能會感到非常熟悉和親近。

    這種熟悉和親近會使教師難以保持足夠的客觀性和距離,從而導致教育失敗。

    第三,在家庭中,教師有時可能會採取一些不同的行為模式,這可能會影響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當老師在家中與自己的孩子互動時,他們可能會表現得更加寬容和包容。 這種寬容和寬容可能會導致對舊狀態孩子的要求放寬,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生活發展。

    最後,乙個重要的原因是老師和他或她自己的孩子之間存在權力關係。 當老師面對自己的孩子時,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有更多的權威和控制權。 這種權威和控制可能會影響教師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從而影響教育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教師往往沒有把孩子教育好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情感關係、角色轉換、行為模式和權力關係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仔細考慮自己的行為和家庭中的行為,並找到一種教育自己和孩子的方法。 教師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需要保持足夠的客觀性和距離,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需求。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這是乙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以下是作為老師的父母可能無法很好地教育孩子的一些原因:

    1.跨越角色轉變:教師和家長的角色不同。

    老師通常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和教育孩子,而家長在照顧孩子的同時,責任和壓力也更大。 由於角色的差異,身為教師的父母可能會有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想法和方法。

    2.溝通和溝通問題:父母和孩子之間可能存在溝通問題,尤其是教育問題,父母可能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同時,有些老師會照顧好每乙個孩子,但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相對疏忽或不夠耐煩。

    3.時間管理問題: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準備課程和教案以及批改作業,而家長也要處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這使得父母不可能像老師那樣花那麼多時間教育孩子。

    教師通常有教授科目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可能並不適合所有年齡較大的兒童。 對乙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可能對其他孩子不起作用。 因此,家長需要更加關注孩子的特點,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

    5.親子關係問題:一些成為老師的父母可能會與孩子產生緊張或衝突的關係,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教育孩子時失去耐心和溝通。

    雖然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但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有時間和資源來教育孩子。 教師的專業特點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專業經驗和教學資源,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更有耐心和有條不紊。 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和老師的角色應該隨機轉移,以便更好地承擔孩子成長的教育。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老師教自己的孩子還不錯,這需要巧合來糾正,其實只有30%的老師沒有教好自己的孩子。 這些教師要麼從事後勤工作,要麼主要從事科學工作。

    教一線的老師,基本上都能把孩子教好。 好好教育你的孩子,如果你用成功來衡量,就會有偏見。

    教育是面向人的,主要是人的心理。 人的主觀性往往比普通的客觀客體更難控制。 當人們面對事情時,如果他們有很強的身體知識和技能,他們就可以很好地工作。

    知識和技能對於人們在面對另乙個人時改變自己的精神也很重要。 但教育者本身的性格和情感品質更為重要。 教師在這方面沒有特別的優勢。

    因此,教育自己的孩子對老師來說並不容易。

    作為老師的孩子,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不是老師不能教好自己的孩子,而是很多時候,老師和其他人都覺得老師應該能教好自己的孩子。 我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她的著作和她所教育的人都是真實的證據。

    但她自己也承認,她在教育我方面並不是非常成功。 她對我的教育不如她對其他學生的教育那麼準確和完美。 但與大多數父母相比,她對我的教育已經很不錯了。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老師只是父母的工作和角色,父母更多的是用言行自學,以身作則比言行更重要。 孩子的成長是乙個不斷模仿的過程,沒有老師比教好老師或不擅長教自己的孩子,盡力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尤其是在孩子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對於孩子來說,這才是最好的輔導。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這是乙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相信很多人會認為當老師的人應該能夠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首先,當乙個人成為老師時,他們可能會面臨各種挑戰,比如需要照顧別人的孩子,管理學生和處理各種問題。 這會給他們的情緒和精力帶來很大的壓力。 當他們回到家時,他們可能已經筋疲力盡,沒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孩子或認真教育他們。

    這種疲憊感可能會導致他們變得不耐煩或對孩子的情況不夠重視,導致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

    當乙個人當老師的時候,他經常會和學生打交道,而這些學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背景。 教師需要適應每個學生的需求,密切關注他們的進步,並為他們提供正確的支援。 然而,當這些老師回到家中時,他們可能無法很好地適應自己孩子的需求,因為孩子與他們的學生不同。

    他們可能會忽視或誤解孩子的需求,或給予他們不適當的支援。 這些因素可能導致教師在家中不如在學校有效。

    當老師回家時,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教育他們的孩子,或者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組織和計畫來有效地組織孩子的學習。 教師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課程和照顧學生,這使他們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支援。

    綜上所述,教師無法在家中很好地教育孩子,這可能是由於工作壓力大,無法適應孩子的需求,以及缺乏時間管理。 成為老師的父母不一定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他們會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

相關回答
13個回答2024-07-10

冰凍三英呎不是一天的寒冷!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你必須不斷體驗,而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崗位的領導方法都不同,只能懂不出話來,我只能提醒你,乙個合格的領導者具有一般的特徵:有大局觀,胸懷寬廣,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果斷果斷。

10個回答2024-07-10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你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觀察和自己看書來學習,但最好有乙個可以和你一起學習的老師或指導老師。

9個回答2024-07-10

我是女士....我心目中偉大的ZS大概是這樣的。 >>>More

2個回答2024-07-10

其實,如果你熟悉一百遍,還不如自己練習一下! 我認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完美的,所以讓我們為夥計簡要總結一下:第一句話是: >>>More

9個回答2024-07-10

高中教師在課外補課是違法的。 高中是高中的簡稱,我國中學分為初中和高中(一般簡稱初中和高中),兩者都屬於中等教育範疇。 高中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的高等教育機構,是初中和大學,一般是三年制,即高中。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