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非善無惡的理論家 人性中沒有善惡之分

發布 社會 2024-07-29
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在中國,最早倡導“無善無惡論”的是戰國時期中期。 他認為人性沒有善惡之分,人與生俱來既不善也不惡,善惡都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所以他說:

    沒有善良和沒有善良的性......性就像湍急的水,如果決定向東流,它就會向東流動,如果決定向西,它就會向西流動。 人性不分好壞,水不分物。 這種觀點的國外代表首先推薦英國現代思想家洛克的白皮書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在人類之初,人心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空虛,根本沒有善惡之分。 他認為,善與惡的心理觀念和道德品質是由後天因素,特別是教育因素引起的。 此外,後來的美國哲學家詹姆斯和杜威也可以說是性的善惡理論家。

    杜威站在實用主義的立場上,認為善絕不是神秘莫測的東西,它只是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的東西,是一種相對的價值判斷。 人性有發展為善良的可能,只要有適當的教育,人就能養成良好的品格。

    當然,樓上說的王陽明也是真的。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孔子有乙個觀點:“人之初,自然是善的”; 老子主張“人之初,自然是惡的”; 雖然老子斷言:

    人之初,本性是惡的“,但老子認為人受過教育後才能變好,所以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人是受後天環境影響的,有好人有惡人;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好人,但也有好人; 我想我可以相信,人數的百分比取決於人。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世間萬物皆由意識顯現和改變,除了不朽的本心外,其他一切念頭都源於慾望、嫉妒、虛榮、貪婪等。 而這些念頭都會因為業力而散去,所以為什麼要執著,所有的得失都會順其自然。 世間萬物無常,意念無常,所以凡事都能順從天道,不要執著於邊石的得失,只會增加你的煩惱。

    自然界沒有對錯之分,對與錯只由人自己來定義,對人類有益的就被定義為善,對人類不利的被定義為惡,這也是世界的規律。 人之所以有憤怒等情緒,是因為人們執著於自己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別人是錯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

    每個人的行為和思想都是自然現象,沒有對錯之分。 就像風雨交加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 什麼是對與錯,對與錯只供人類認知,大道上沒有對與錯的區別,如果人類能夠真正理解這一點,他們只會順應世界的規律,對與錯,善與惡, 也不會執著於真善惡對錯的人,也不會有怒火那麼多情緒與人爭論。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人性中沒有善惡之分,是善與惡,善與惡,是人們根據自己的好噁來區分的。 它是情感的,不能洩露獨立存在。 善與惡是在人的社會屬性下產生的,是由人的倫理道德決定的。

    自然界沒有善惡之分,只有生存的法則。 養幼崽和捕食獵物只是為了基因的延續和生存。 人,就像其他動物和石頭一樣,只是為了存在而存在。

    富人和窮人在人性上沒有區別,他們也有原始的慾望,還有所謂的人善惡。 然而,環境最終決定了善惡的顯現程度,那些受人類倫理道德約束較多的人表現出善良。 當自然屬性占上風時,它們就表現出尋求利益和避免傷害的邪惡傾向。

    因此,文明的文化對人類的表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不同地區的人類發展是由他們的文化決定的,而文化又是由他們的環境決定的。 人是他所處環境的產物。

    富和窮是乙個相對的概念,古代的富人沒有現代窮人的養分。 財富和貧窮更多的是關於心理感受,而不是物質財富。 乙個人的幸福應該來自他是否過著自己渴望的生活,而不是他有多少錢。

    金錢只是實現目標的工具,要錢只是為了買更大的房子、買車,滿足自己的慾望。 所以如果你想快樂,你必須把目光投向你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讓它具體化,以同樣的方式實現它,隨著目標的一點一點實現,你會更快樂。

    不要盯著錢,錢會隨著環境而變化,有不同的屬性。 跟著錢走會讓你忘記你的根本目標,最終你會賺到錢,但會失去快樂的能力。

    同時,由於貧富是乙個相對的概念,窮人和富人的煩惱和幸福基本是一樣的。 只是麻煩的內容不同。 如果你想更快樂,你只能改變你的心態。 只有你才能讓你快樂,沒有別人能幫助你。

    我能想到的一切可能與我讀過的書無關,但它們都是在我閱讀時出現在我的大腦中。 我今天的想法可能與我明天的想法相矛盾,但它們也來自同乙個大腦。 我只是忠實地記錄我的思維過程,因為我會成長,所以我會改變。

    我不保證我的想法是正確的,我也不指望他得到某些人的認可,他們只是我對真理的追求。 有時我可能會偏離真理,但我的心總是指向他,必要的彎路是無法避免的。 同樣,真相可能只會讓我無限接近,但永遠無法到達。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關於“人性有善有惡,善惡有養”的含義:

    意思是說人性有兩個方面,善與惡,善惡是修煉的,取決於是哪個方面培養的。

    這句話出自東漢王衝的《論平衡與魯莽》,周仁士朔認為人性有善有惡,人的善就是善善善; 惡性,如果養成,就是惡。這樣,氣質就有了自己的陰陽,善惡相輔相成。

    但人性到底是什麼?

    沒有乙個答案是每個人都能同意的。 關於人性的理論數不勝數,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性善理論; 性邪惡; 有一種理論認為,性是善與惡; 性中沒有善惡之分。

    事實上,關於人性最激烈、最具代表性的爭論,是性善與性惡的理論。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關於人性是善還是惡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長期以來,作為人性最主流理論的兩大思想流派,性善理論和性惡理論,一直爭論不休。 兩派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理由,都在試圖說服對方,但最終都無法說服對方。 然而,單方面用善惡來定義人性,太片面了,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兩者是相互依存、不可缺少的。

    我們也不能背離惡,而只是簡單地用善來定義人性; 我們不能拋開善良,簡單地用邪惡來詮釋人性。 可以說,人性是善與惡的混合體,人性中沒有善惡之分。 善與惡是人性的主要矛盾,善與惡的對立在人性中是一樣的。

    因此,無論是性善理論還是性惡理論都是片面的觀點,很難完全解釋人性。

    因此,人性的定義一直難以下定論,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相關回答
23個回答2024-07-29

很少見到這樣理性的觀點。

誠然,科學本身和宗教非常相似,兩者都有自己的說教方式,既有理性的,也有狂熱的,在尋求真理的道路上,也許方式不同,但道路是一樣的,結果是一樣的。 >>>More

8個回答2024-07-29

紳士反省自己的缺點,卻不攻擊別人的缺點。 這並不是說親戚的壞習慣不能說,你純粹是閉門造車,你是形上學的。 人們的意思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先找到自己的問題,然後找到事情的原因,而不是找到別人的原因。 >>>More

9個回答2024-07-29

劉德華, 劉玲玲, 王寶強.

15個回答2024-07-29

應該是:人無德立,無德國家興旺是什麼意思? >>>More

17個回答2024-07-29

這意味著乙個人真正的善良和美麗只能從他自己的友善的角度來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