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為什麼也叫三藏原文(急! )

發布 文化 2024-07-23
1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三藏法師是對精通經法三藏的修行者的尊稱,玄奘法師精通三藏,可稱三藏。 歷史上有很多很多的三藏大師。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三藏——佛經、律宗和論著。

    凡是精通經籍、律宗和論著的僧人,都可以稱為三藏。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另乙個稱號叫師父,師父不是隨便叫的,師父是佛陀的名號。 在中國的傳統中,這些僧侶,他們有很多偉大的成就,但他們不能被稱為大師。 在禪宗中成就者稱為禪師,在教義上成就者稱為佛法大師,成就三藏者,學多者稱三藏,這就是翻譯經典的資格,我們稱三藏大師,他們都用這個稱號, 他們不稱他為大師。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現在習安大雁塔,在唐代是藏經塔,玄奘大師曾經翻譯過裡面的經文,它的經文分為經文、律法和三個部分,所以也被稱為藏三大師。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在佛教僧侶中,精通經文、律宗、三經的人被稱為三藏大師,但似乎要通過考試。 玄奘天賦異稟,聰慧聰穎,年輕時是三藏高手,在印度讀書時,也是那裡為數不多的精通數十部經典的法師之一。 所以這是乙個了不起的標題。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老師回來後,受到太宗和高宗的欽佩,並被供奉為內殿,並被授予“三藏大師”的稱號。 太宗還兩次勸說他棄道,協助政府,老師堅持“願意遵守戒律,闡釋法律”。 魏帝遵照他的旨意,幫他翻譯經書院,建了長安譯院,翻譯了新經。

    世人稱唐三藏,寓意他精通經法論,熟悉所有佛經。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在佛教中,有三種聖經:經集、經集、律宗,精通經集的法師稱為佛經大師,精通經集的法師稱為釋經,精通律宗的法師稱為律師, 精通經、律宗的法師,稱為藏三師;而玄奘在二十多歲時就已經精通三部佛經,並獲得了三藏大師的佛學學位。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可以看看唐朝西域,三藏好像被《西遊記》的作者封印了。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佛經、律宗和關於三個西藏的論著。

    精通可以稱為三藏大師。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梵文 tripitakācārya。 指精通經文、法律和藏三寶的大師。 他也是三藏的聖師和尚。

    召喚時間短,稱為三藏。 印度早就採用了這個名字,如《摩訶摩耶經》(12113b):古雅公尺國有三位藏族比丘,他們善於說佛法,有500名弟子。

    我國特指熟悉三藏,從事經法、論著翻譯的僧人,其中玄奘最為有名,世人稱為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第一(大八八四八下): 唐三藏玄奘大師翻譯。在巴利語《毗婆陀經》(Milinda-pa Ha)的南傳中,引用了tipetaka和tepitaka這兩個術語來指代那些已經達到三個西藏的人。

    在巴利語中,ekapitaka-dhara 指的是記得第乙個藏人和 Huju 的人,dvipitaka-dhara 指的是記得兩個藏人的人,tipitaka-dhara 指的是記得三個藏人的人。 善於看Vinaya Biva沙卷。

    1.藏文三部曲的集錦。

    6.第十卷收錄《後雜心序》,梁高僧傳第二卷,第692頁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大乘經》和《小乘經》有什麼區別,你可以親眼看看,《大乘經》可以證明偉大的神通,而《小乘經》最多有五種靈力。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它越古老,就越接近佛陀的教義。

    流變學越晚,流變學越大。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他是世界五大譯者之一,即:玄奘、隈研吾、真一三藏大師、易經三藏大師、不空三藏大師。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五大佛經翻譯:玄奘、玄奘、真意、正、清、非空。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玄奘等五位大師被稱為佛經五大譯者。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佛教是正確的,玄奘大師以《瑜伽士之地論》為宗派,深入研究發展,著有《八識法論》和《悟道論》。 意識的感知是建立在空性之上的,一切法都按照各自的因緣而存在,在肉體的認知中是很虛實的,在實心的圓圈中是不真實的,心是無邊的,身心是真實的。 寂天菩薩在《文集》和《佛經》中以百餘部經典的精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入菩薩之旅》中創作了千句,闡述了中觀的觀點,批判了數論學派、勝利學派、小乘學派和大乘智慧學派。

    而當他說“入菩薩之旅”時,他就起飛了,飛到了藏身之處,這也說明了大乘中觀的洞察力。 知覺是身心的實相,但中觀則相反,看到身心是虛幻的,不真實,不真實。 中觀般若認為,現象的顯現是因緣和條件的聚合,是無常的幻覺,是沒有自性的事實,所以隨著一切條件的分散而消失。

    大眾說大眾有道理,婆婆說婆婆有道理,理論意見有高有低,實際結果也不盡相同。 為了赤裸裸的認知,更重要的是不要忽視是否有真正的佛法。 關於佛法的全部含義,請閱讀《心經說出真意》第10頁。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以下與玄奘有關的寺廟只有(封閉鉛)轎子。

    a.大恩寺山老。

    b.星角寺。

    c.興國寺。

    d.小雁塔。

    正確答案:慈悲恩典大殿; 星角寺。 興國寺。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7-23

鎮觀元年,得到唐朝太宗李世民的聖旨後,他獨自一人從長安出發,向西行進五萬里,歷經無數艱辛,歷經十九年,鍥而不捨,到印度,一是傳經,二是滅唐大帝的妖魔, 可以說,唐僧西行,一是分擔皇帝的煩惱,二是謀求自己的身體“取得正果”,他所扮演的角色,其實是傳經學經的“使者僧”。 >>>More

17個回答2024-07-23

到了西天,如來佛,那! 他被稱為三藏大師,俗稱唐僧。 唐僧,佛教學者和旅行家,被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與庫瑪羅什和真一一起是啟蒙教派的創始人之一。 >>>More

15個回答2024-07-23

我先發過誓,如果我不去天竺,我就再也不回東方了。 你現在來哪兒了? 死在西方總比活在東方好。 >>>More

10個回答2024-07-23

唐玄奘在歷史上的西遊歷程,不僅為中國佛教文化做出了傑出貢獻,也為中印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 唐玄奘不僅將印度的佛經翻譯成中文,還將中國著名的哲學《老子》翻譯成梵文,從而促進了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 >>>More

10個回答2024-07-23

玄奘學經已經17年了。 27歲的玄奘混在逃離饑荒的人群中,開始了他從西方學習經文的壯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