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雙版納和德巨集岱的潑水節傳說都是“七公主殺火妖”的故事,但華平岱的潑水節傳說卻是獨一無二的。
傳說很久以前,乙個傣族村住在金沙河邊茂密的森林深處,因為樹林多處,村民們有被大火吞沒的危險,乙個名叫李亮的傣族人,為了保護村子,不怕危險,衝出了火網, 從金沙河裡撿起一桶桶的河水,把山火潑了出去。
經過一天一夜的努力,大火終於被撲滅,村民們得救了。 村民們給李亮送來水解渴,但李亮喝了九十九杯水也解不了渴。 後來,李亮乾脆把自己扔進了河裡,化作一條巨龍,順流而下。
有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
為了紀念李亮,傣族人民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每家每戶都打掃乾淨,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河邊或井邊,用綠樹築起半里長的綠棚,在棚子下撒上粗松針, 在兩邊放乙個裝滿水的水槽,中午太陽落頂時,大家走過棚子,互相灑上青松蘸水,把吉祥喜樂的水潑在對方身上,表達對李亮的懷念和新年的祝福。
這項活動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傣族人告別舊迎新年的吉祥節日——潑水節。
-
每年清明節後的第七天,是阿昌人潑水節的開始。 這天早上,男人、女人和孩子都穿著節日的服裝,收集鮮花,女人頭上戴著,男人別在胸前。 大家手捧鮮花,在山上歡快地跳舞。
大家都跳夠了,然後敲響了大象的腳鼓,回到了村子裡。 村里的婦女們已經準備好了蘇西巴巴。 採花隊發射青銅炮槍的訊息後,立即挑選了十幾個女孩子,和蘇子霸一起在村外迎接他們。
採花的男人向女孩們獻花,女孩們邀請她們吃粑粑,然後帶著歌舞回到村子裡。 回到村里,他們把採摘的花綁在花塔和轎子上,圍著花樓和轎子唱歌跳舞,一直到深夜。
第。 第二天和第三天是給花澆水。 男人們敲著象腳鼓、蘆葦鑼、鈸,扛著五顏六色的旗幟在前面開路,姑娘們在後面排成一排,把水運到河裡給花樓和轎子澆水。 並用清水噴灑轎子裡的“佛”。
第四天,青年男女在井邊敲打象腳鼓,互相澆水,互相祝福。 潑水很文明有禮貌,經過共同協商,男方先在女方的肩膀或後領上倒一點水,女方還是倒了一點禮。 從不勉強,更不要追逐對方,隨心所欲地嬉戲。
潑水節是年輕男女的社交活動。 互相潑水後,他們邀請他們在山坡上二重唱。 歌詞內容豐富,天地、花鳥蟲魚,應有盡有。
第四天傍晚,年輕人聚在一起去村里。
-
潑水節似乎來自傣族。
-
阿昌打敗了洪氏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相同,但通過的方式不同,阿昌人有自己獨特的慶祝這個傳統節日的方式。
問:阿昌族的潑水節是什麼時候?
答:清明節後的第七天。
阿昌人潑水節的歡樂氣氛:
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阿昌人穿上節日服裝,摘幾朵花,將婦女插在頭上,將男人別在胸前,展示過節的鮮花和樹枝。 全村的年輕人聚集在佛寺前,前面兩面龍鳳旗開路,幾個人跳上象腳鼓舞,領著眾人上山,邊走邊燃火槍。 上山後,你會在錐慄樹前放鞭炮和鞠躬,然後同時採摘錐慄樹花和杜鵑花。
摘完花後,大家興高采烈,揮舞著花枝,歡呼震動大地,沉溺於山坡上的歌舞。
潑水節與當地的傣族相同,阿昌人也慶祝潑水節,在潑水節期間是年輕人選擇伴侶的好機會,這時女孩的家人經常準備八碗菜來招待前來探親的年輕人。 只有當參加晚宴的人數相同時,每個人都可以入座。 小夥子應該趁別人注意偷女孩的雞頭,如果雞頭被女孩發現,偷雞頭的人必須受到懲罰,否則女孩喝酒就會受到懲罰。
如果偷巨集的人被當場抓獲,不僅會受到懲罰,還會被女孩戲弄。 醉酒的年輕人不得不在女孩不注意的情況下,根據這道菜的價格,把錢給了女孩。 阿昌人的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日期相同,也是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開始,只是傳遞方式不同。
男子敲響腳鼓鈸,扛著四色旗走在路前,姑娘在後面排長隊,到河邊撿清水潑花樓和轎子; 並將水倒入竹龍噴射轎子中供奉佛陀。 第四天,青年男女在井邊敲打象腳鼓,互相澆水,互相祝福。
在潑水之前,雄性唱道:今天給花澆水。 女人同意並唱道:
倒點。 男歌手:你的衣服五顏六色如花,你怕弄髒。
女人回答說:你一倒,我的爛衣服就變成了好衣服。 男人們主動把它倒在肩膀上或脖子後面的衣領上; 然後女人和男人倒了同樣的東西。
場面熱情,但從不追人。
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被命名為“潑汗胡戲”,之後“潑水節胡戲”從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 大約在十二世紀末,“浦漢胡戲”與佛教一起通過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省傣族地區。 潑水節的習俗是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提著清水,先去佛寺給佛浴,然後拿著收集到的花葉浸泡在水中,開始互相潑水。 >>>More
潑水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泰語族和東南亞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被命名為“潑水節胡戲曲”,並逐漸傳播到印度,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 在潑水節那天,人們在沐浴佛陀後開始慶祝幾天。 >>>More
其實還是有區別的,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節日。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人們認為這一天是最美麗、最吉祥的日子。 >>>More
潑水節是傣族和泰語族群及東南亞的傳統節日,同一天,來自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家的人們,以及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海外泰族聚居地的人們一大早就起床沐浴拜佛, 然後開始連續幾天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互相潑上純淨水,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厄運。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被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More
1、潑水節是傣族、泰族和東南亞的傳統節日,同一天,來自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家的人們,以及香港九龍城、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等海外泰族聚居地的人們,一大早就起床沐浴拜佛, 然後開始連續幾天慶祝,期間大家互相潑上純淨水,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厄運。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