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發動戰爭是對還是錯? 5

發布 歷史 2024-07-20
2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對於德國壟斷資產階級來說,為了獲得與其經濟地位相稱的其他利益,這是正確的選擇,但對於德國人民和世界來說,這是一場給世界帶來災難的戰爭,也是乙個戰敗國受到懲罰,這對別人是有害的,而不是對自己有害的。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據說,威廉二世戰後在荷蘭避難時,讀了孫子兵法,讀到“主不可怒,舉軍,不氣餒,導致戰爭”。 與利潤一致,在與利潤不一致的點上止損。 憤怒可以恢復,悲傷可以恢復,死去的國家不能恢復,死者不能復活。

    所以,主是謹慎的,善良的將軍是警惕的”。

    我建議你讀一讀亨利·基辛格博士的《偉大的外交》一書,這段話寫得很好,雖然他也有自己的觀點,但換個角度看也無妨,不是嗎? 呵呵。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由任何乙個國家單獨發動的,而是各個帝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的產物,是少數強國挑起的瓜分世界的戰爭。 當然,這場戰爭削弱了英法德,沙皇俄國垮台並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使美國和日本,尤其是美國受益。 雖然這場戰爭伴隨著民族獨立戰爭,但主題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這取決於您所關注的類別。 戰爭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但總的來說。 戰爭是魔鬼。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不管是對還是錯。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這對德國本身不利,對世界人民來說也是一場災難,這種戰爭對嗎?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好! 推動人類進步!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無論如何,如果你問如果你不啟動會發生什麼就好了!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根據可靠的歷史記錄,德皇威廉二世在戰後逃往荷蘭以逃避責任。

    1922年,威廉出版了他的回憶錄,堅稱自己沒有犯下戰爭罪。 他總是邀請貴賓到他家做客,並密切關注歐洲事務。 他曾希望希特拉能幫助他恢復王朝,但納粹從未如願以償。

    然而,他非常欽佩希特拉在解決德國政治和經濟困難方面的成功。 1940年德國占領荷蘭後,威廉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1941 年 6 月 5 日,威廉在荷蘭多倫病逝,被安葬在豪斯多恩,希特拉在那裡為他舉行了一場小型軍事葬禮。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盟軍為什麼不審判戰敗的皇帝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沒有被審判,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其實這有幾個原因,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1. 各國對威廉二世的審判完全不同意: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正是因為德國覺得自己的殖民地相對較少,所以轉而反對舊的帝國主義國家。 英法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壓制,而德國又想改變世界的格局,於是他們之間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戰爭結束時,戰敗國是德國,但他們的國王威廉二世沒有受到審判,原因其實就是上面說的,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義大利、美國、捷克等國都反對審判威廉二世,只有英國和法國, 提議對威廉二世進行審判。

    同時,由於種種因素,英國無法堅持,因此對威廉二世的審判從一開始就變得不可能,因為各國的利益完全不相容。

    2.國際法不健全,受到法律界的抵制

    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審判制度根本就不是很健全,因此判斷乙個國家的國王將是乙個極其困難的問題。 要知道,法官需要面對巨大的壓力,甚至其他法院人員,也會承受巨大的壓力,所以法院提出審判乙個國家的國王沒有條件,會影響法院的中立性。

    3、鑑於各國王室的壓力,最終此事沒有解決:

    當時歐洲各國都有王室,比如英國、西班牙等國家,這些王室都是有親戚關係的,所以最後這件事只能匆匆解決,威廉二世逃過了審判。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我認為造成這種後果有兩個原因,一是戰敗的威廉二世皇帝與美國簽訂了14點原則**,二是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只想分更多的賠款。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因為其實這件事情早就過去了,現在評判這個戰敗國的國王已經沒有意義了。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原因是他得到了中立的荷蘭女王威廉明娜的保護。 威廉二世本應作為戰犯在國際上受審,但威廉二世沒有返回德國,而是通過比利時流亡荷蘭。 當時的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拒絕交出威廉二世,讓他流亡荷蘭,因為荷蘭是中立國,所以戰勝國別無選擇,只能讓威廉二世逍遙法外。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不是個人,而是在普法戰爭的背景下長期懷恨在心。

    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的霸權,普魯士在1870-1871年與法國進行了普法戰爭。 戰爭以法國的大敗、普魯士的徹底勝利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而告終。 普法停戰協議是一項非常苛刻的條約,規定法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並支付50億法郎的賠款。

    結果是德國和法國之間的激烈爭鬥,這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1914 年,塞拉耶佛事件導致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援下向塞爾維亞宣戰,造成 1000 多萬人喪生。

    當時德國的統治者是德皇威廉二世,他是戰爭的罪魁禍首。 與希特拉在二戰中的自殺、墨索里尼的處決和東條的絞刑相比,威廉二世的命運是幸運的。

    戰後他不僅沒有受到審判,而且能夠平靜地度過晚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時刻,由於戰爭災難的迅速蔓延,德國許多人認為德皇威廉二世是和平的障礙,國內起義不斷爆發,士兵譁變,引發了德國革命。

    1918 年 11 月 9 日,德國總理馬克斯·馮·巴登宣布廢除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和普魯士國王的頭銜。

    1918年11月11日,德軍正式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戰犯審判也隨之而來。在戰後時期凡爾賽條約,明確指出威廉二世應作為戰犯受審。 然而,荷蘭**拒絕了對威廉二世的引渡請求,荷蘭為何敢在世人譴責面前包庇戰犯?

    這要從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的血緣關係說起。 原來,威廉二世和當時的荷蘭女王威廉敏娜是有親戚關係的。 這一切都要追溯到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她的後代嫁給了許多歐洲王室。

    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公主嫁給了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腓特烈三世是後來的德皇威廉二世的母親。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因為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公主嫁給了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腓特烈三世後來成為德皇威廉二世的母親。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由於荷蘭女王和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親戚關係,所以他們受到荷蘭女王的保護。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我想是因為別人保護了我,我才不會受到制裁並逍遙法外。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因為威廉二世與當時的荷蘭女王威廉敏娜有親戚關係。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因為在荷蘭戰敗後,威廉明娜女王為了保護威廉二世而逍遙法外。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因為他是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時刻,由於戰爭災難的迅速蔓延,許多德國人將德皇威廉二世視為和平的障礙。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7-20

伊莉莎白·鮑斯-萊昂,喬治六世女王,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 自1952年以來,她的正式頭銜一直是“伊莉莎白女王,王太后”,在中文中翻譯為“伊莉莎白女王”。 伊莉莎白是愛爾蘭的最後一位女王和印度女王。 >>>More

15個回答2024-07-20

乙個王朝的滅亡以末代皇帝的死亡為標誌,要麼是宣布退位,要麼是放棄乙個國家權力的象徵,例如玉印,而秦朝,如果從象徵性的滅亡來看,它是在第三王朝,(投降,和玉印)。 當然,在歷史上一般也叫二代之死,因為畢竟二、三是同年,而三代在位時間太短,所以里程碑式的滅亡是在第三年,他的投降標誌著秦朝的真正滅亡!

22個回答2024-07-20

我可以給你。 我錄了下來。 不像土豆上面的那些。 我的比較。 這是不一樣的。

12個回答2024-07-20

去第二世界只是保留你身上的物品和解鎖的技術,並摧毀第乙個世界。 >>>More

7個回答2024-07-20

您可以參考《世界飛機手冊》和《發動機手冊》的內容運輸。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