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的原因有哪些 肌肉無力的常見首發症狀有哪些 謝謝

發布 健康 2024-07-12
1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神經源性肌萎縮症的常見病因是廢用、營養不良、缺血和中毒。 前角病變、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的肌肉萎縮病變可引起神經興奮性衝動的傳導障礙,使部分肌纖維被廢棄,產生廢用肌萎縮。

    另一方面,運動神經元的任何部分受損後,乙醯膽鹼從其末端釋放減少,交感神經營養減弱,導致肌肉萎縮。 肌源性肌萎縮症是由肌肉本身的疾病引起的,也可能包括其他因素,例如肩胛帶或麵肩肱型患者的肌營養不良,經形態學檢查證實。

    肌無力表現為全身性肌肉骨骼肌受累,但眼外肌受累最為常見。 眼外肌受累表現為眼瞼下垂、複視等,或全身肌肉同時受累,疲勞後加重,休息後部分恢復。 受累肌肉的程度和程度差異很大。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肌肉萎縮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廢用型萎縮和因損傷神性而引起的萎縮型,前者可以通過加強運動來恢復,後者需要活躍。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肌肉萎縮有兩個原因:神經源性和肌源性。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肌無力患者應注意以下疾病:

    第一種情況可能是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的疾病,也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會出現肌肉無力,早上起床時症狀比較輕微,下午會加重,運動後會加重,休息後可以緩解, 建議改進相關的抗體檢測和肌電圖檢查。

    第二種情況,發生肌無力,如果伴有肌肉萎縮和跳肉,則為運動神經元疾病,屬於神經退行性疾病,預後較差。

    第三,如果有肌無力,則可能是多發性肌炎,多發性肌炎患者常伴有肌肉痠痛。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肌萎縮症主要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相應肌肉體積或體積減少等一系列臨床疾病,從而引起肌肉力量喪失等一系列臨床疾病,實際上導致肌肉萎縮。 對於肌肉萎縮的常見臨床表現,主要是萎縮的肌肉在體積或體積上顯得較小,並產生一些四肢畸形,如果四肢肌肉萎縮,四肢會變細,三角肌萎縮會出現明顯的方肩畸形,肩關節的正常圓度會消失, 手部肌肉的萎縮會呈現出手部扁平化,如果萎縮的肌肉比較明顯,相應的肌肉力量也會下降。

    下肢肌肉萎縮可導致行走無力、站立不力、無法下蹲、無法踏步等,手部肌肉無力可引起手部某些動作異常,如握拳不力、不能做一些精細動作等,體重明顯減輕。 也會因常見原因導致一些伴隨症狀,如神經源性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縮,除了相應神經支配區域的肌肉萎縮外,還會出現感覺異常,如感覺減弱無力、螞蟻爬行感等,如果是肌源性肌肉萎縮,可能會出現區域性肌肉疼痛和痠痛, 肌肉萎縮往往是較嚴重的疾病表現,應盡快到醫院檢查診斷。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1.急性或亞急性肌萎縮症。

    它通常是神經源性萎縮,其發生速度與神經損傷的速度和程度有關。 神經損傷和破壞越急性和嚴重,肌萎縮發生得越快、越明顯。 肌萎縮發生在急性發作時癱瘓後,以麻痺的臨床表現為主,如脊髓灰質炎、周圍神經炎、格林巴利症候群、酗酒等。

    神經性肌萎縮症的特徵是早期肩胛骨附近劇烈疼痛,隨後肌張力下降、麻痺和肩胛骨附近肌肉萎縮,在某些肌肉群中為單一的馬賽克模式。

    2.進行性遠端肢體肌肉萎縮。

    常為神經源性肌萎縮,主要見於四肢遠端,上肢在手的骨間肌中,下肢在脛骨前肌較為明顯。 兩側基本是對稱的,通常先於癱瘓,並且是單一症狀。 常見疾病包括運動神經元疾病引起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和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症,以及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遠端無力和肌肉萎縮。

    腓腸肌萎縮症的特徵是肌肉萎縮,以下肢1或3個大腿下部為界,伴有感覺和淺表感覺缺損,以及感覺性共濟失調。 此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風病和慢性前角脊髓灰質炎可引起四肢遠端進行性肌肉萎縮。 肌病中的萎縮性強直性和遠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也表現為四肢遠端肌萎縮。

    3.進行性四肢近端肌肉萎縮。

    它通常是肌源性萎縮,在近端四肢和軀幹肌肉中很明顯,並且通常表現為肩胛帶和骨盆帶肌肉的萎縮和無力。 例如,如果頸部肌肉無力,有些人需要用手支撐來抬起頭部。 肩胛骨萎縮的肌肉形成有翼的肩胛骨。

    骨盆腰帶肌肉的萎縮和無力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鴨子步態”。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肌肉萎縮和肌無力是不一樣的,如果長時間不運動會引起肌肉萎縮,肌肉無力是一種電解質紊亂,嚴重時還會導致供血不足。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重症肌無力患者可能出現肌肉萎縮,通常為廢棄性肌萎縮。 如果患者處於休息狀態,肌肉會在一周內萎縮,重症肌無力患者會因疾病的影響而出現四肢無力和活動受限的情況,這會影響患者的活動。 結果,這些患者會出現肌肉萎縮。

    重症肌無力患者需積極給予免疫抑制劑、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藥物,並進一步改善胸腺的相關檢查。 大多數重症肌無力患者需要口服藥物來改善症狀,少數患者可能會得到**。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嚴重的重症肌無力會導致肌肉萎縮,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病情,會導致病情的嚴重後果。 建議去醫院**,避免過度疲勞; 不應使用干擾神經肌肉傳遞的藥物,也有放鬆各種肌肉的藥物。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重症肌無力肌肉萎縮是可能的,但並非每個重症肌無力患者都會出現肌肉萎縮,重症肌無力的病因一般為先天性遺傳,很少與自身免疫無關。 這種疾病的發病通常被認為與感染、藥物和環境因素有關。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典型症狀的主要症狀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瞼下垂:這是由乙個或兩個眼外肌麻痺引起的,可能同時伴有斜視和複視。 吞嚥困難、咀嚼困難:

    這是由於面部和喉嚨肌肉的受累造成的,同時會出現冷漠的表情,苦笑,持續咀嚼無力,被水嗆到,進食時吞嚥咀嚼的食物更加費力; 聲音嘶啞:這也是由於面部和喉嚨肌肉受累引起的,可伴有鼻音、發音困難、說話時發音不清; 抬頭困難:當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受累時,表現為頸部無力、抬頭困難、轉頭無力、聳肩無力; 胳膊和腿無力

    近端無力是肢體肌肉受累的最重要方面,其特徵是難以抬起手臂、梳理頭髮和爬樓梯,但經醫生檢查,肌腱反射通常不受影響,感覺正常; 呼吸困難:呼吸肌受累通常會導致不良後果,如果您出現呼吸困難,應盡快就醫; 早晚嚴重程度:這是疾病症狀的特徵,即日常波動,肌肉無力,下午或晚上勞累後惡化,早上或休息後減輕。

    在一些患者中,當呼吸肌受到影響時,全身性肌肉收縮無力甚至肌肉無力在短期內發生。 肌無力危象是指患者在某種觸發因素的影響下突然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患者無法正常呼吸的危險現象。 一旦發生,患者需要迅速就診到急診科,偶爾會發生心肌受累,可能導致猝死。

    誘發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手術(包括胸腺切除術)、精神壓力、全身性疾病等。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這不是同一種病,可能是肌無力,不是這種肌肉萎縮導致肌無力,可能還有其他因素,肌肉萎縮後,可能還會有其他症狀,總之,這兩種病會同時出現。 建議及時識別和治療。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7-12

骨骼肌萎縮多見於下運動神經元損傷,患者在疾病早期可出現肢體無力症狀,表現為握拳無力、握拳不穩、下肢痠痛、面部缺乏飽滿感、咀嚼輕微無力、轉頸和聳肩稍加重。 內臟平滑肌萎縮如胃腸道、食道、膀胱等,可引起輕度腹脹、食慾下降、排尿排便異常,部分患者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肌肉萎縮,影響呼吸肌,從而導致臥床或呼吸困難和死亡。

13個回答2024-07-12

肌肉萎縮有許多關聯,可能由各種潛在的疾病和創傷引起。 >>>More

9個回答2024-07-12

1.杜仲:本藥具有滋肝補腎,強筋骨骼的作用,對臨床腰膝痛、足痛無力有明顯作用。 對於重症肌無力患者,除使用本藥外,還可與中藥巴戟、肉蓯蓉、黨參、黃芪等藥物合用。 >>>More

5個回答2024-07-12

神經源性肌萎縮症的常見病因是廢用、營養不良、缺血和中毒。 前角病變、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病變等可引起神經興奮性衝動的傳導障礙,使部分肌纖維被廢棄,導致肌萎縮失用。另一方面,運動神經元的任何部分受損後,乙醯膽鹼從其末端釋放減少,交感神經營養減弱,導致肌肉萎縮。 >>>More

9個回答2024-07-12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肌肉和四肢掌管脾臟。 單論肌肉萎縮,就可以吃人參健脾丸和補中益氣丸。 人參健脾丸更有針對性,對消化系統疾病有更好的效果; 補氣醒氣丸有補中益氣、提陽的功效; 作用範圍更廣,作用層次更深,適用於病程較長的情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