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首先準備一張尺寸為1:1的紙,將紙對折,拆開後將另一面對折,對折兩次,在上面畫兩個完美的圓圈,然後剪下來。
2.水平和垂直摺疊軌跡後,在圓的中心畫乙個點,沿著邊緣的摺疊線將其摺疊到中心點中,然後做其他圓。
3.用雙面膠將摺疊好的圓圈粘在一起,每組五組,共三組,將邊緣粘在一起形成乙個圓柱體,然後再次將粘合的物體連線在一起。
4.拿一根繩子從中間穿過,然後拿一張紙,從五分之二剪下來,用剪刀指著條子,拿一根繩子,一端打乙個結。
5.在空白處貼上雙面膠帶,捲起繩子貼上去,繩子的另一端穿過先前粘好的組的中間,打死結,用雙面膠將邊緣與膠邊連線起來,完成。
-
1.準備彩紙、膠棒、小剪刀、彩筆。
2.首先,用剪刀從彩色紙上剪下一條長方形的紙條製成燈籠,然後將長方形紙對折,摺疊成較窄的雙矩形。
3.將矩形上下摺疊成一小段,然後開啟,用小剪刀將摺疊下方的所有部分剪成細條。
4.開啟紙張,將膠棒塗抹在紙的左右兩端,將兩端粘在一起,粘成圓柱形,然後用剪刀從彩紙上剪下一條細長條和一條較寬的紙條,將細長的紙條貼在燈籠上方的兩面, 作為燈籠的手柄,將較寬的紙條剪成下面的細紙條,作為燈籠流蘇,在燈籠流蘇上方塗抹膠棒,貼在燈籠下面。
-
1.準備材料:1張紅色和1張黃色繪圖紙,1把安全剪刀,1個訂書機,白色乳膠或膠棒。
2.將紅紙水平對折,用安全剪刀將紅紙剪成與摺疊區域相等的距離。
3.將一小部分黃紙水平摺疊並撕下,將剩餘的紙沿長邊捲起,並用訂書機固定開口供老師或家長使用。 為了方便幼兒操作,這一步中的吻合器也可以用白色乳膠或膠棒代替。
4.在切好的紅紙的兩邊塗上白色乳膠,然後將它們卷在黃色直管周圍,如下圖所示。
5.這是它的樣子。
6.貼上細長的紅色紙條製作燈籠手柄,彩紙燈籠齊家籠就完成了。
擴充套件:花燈籠,又名"照明“”燈籠”。 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命功能和藝術特色。
燈籠是漢族幾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賞神娛樂人,具有“武戲”賞神的功能,具有娛樂人的價值,是漢族民俗文化的瑰寶。
燈籠起源於漢武帝,農曆正月十五在宮中祭拜當時眾神中最尊貴的太陽神。
佛陀從印度傳入中國後,由於道教和佛教對佛陀的虔誠相結合,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書生百姓紛紛掛燈,形成了中西結合的獨特習俗。
-
小學生手工製作的燈籠如下:
一、手工製作燈籠的方法。
1、材料選擇:可選擇鐵絲、塑料管(飲用吸管)或竹條、彩紙或宣紙。
2.剪:根據燈籠的大小,將稻草或竹條剪成所需的談話長度。 如果使用鐵絲,可以直接摺疊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3、綁骨架:用單面膠紙將截獲的材料綁在燈籠的骨架上。
4、製作燈體:用彩紙和宣紙或撒上金色宣紙將其切割成燈籠骨架的長寬,然後可以自己設計圖案。 書法、繪畫、剪紙,你都可以做到。
貼上後,還可以用仿絲紙的窄條上下修邊,看起來更加優雅,很像古代宮燈。
5.如果書畫不是很擅長,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剪紙圖案,可以用一張薄紙在抄本上描摹出來,然後用剪刀或小刀雕刻出來,用白宣紙做燈體,把剪紙圖案貼在上面, 而燭光或光線是從空洞反射出來的,效果相當漂亮。
第二個包含一種用紙板製作燈籠的方法。
1、選材:選擇彩色紙板,一般採用紅色和黃色,並裁切合適尺寸的紙張。
2.雕刻:在紙板上雕刻自己喜歡的圖案。
3.造型:根據需要將雕刻的紙板摺疊成正方形、六邊形和其他形狀。
4.安裝燈:找乙個小燈珠(或LED燈)連線電池和開關,就完成了。
-
準備材料:兩張紙板,一條細紙條,雙面膠帶。
步驟1:首先將其中一塊硬紙板切成等條,注意不要剪掉兩端,然後在兩端塗上雙面膠帶,如下圖所示。
步驟2:然後撕下雙面膠帶,將紙板粘在另一塊未切割的紙板上,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然後將紙板卷成圓柱形,將兩端粘在一起,如下圖所示。
第 4 步:然後將準備好的細紙條粘在何敏正燈籠的頂部,以便於懸掛,如下圖所示。
第 5 步:最後,將燈籠的尾部粘上,如下圖所示,到這裡,漂亮的燈籠就準備好了。
以上是給小學生製作燈籠的簡單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兒童燈籠的製作方法如下:
材質:黃紙:6x15cm紙1張,玫瑰紙1張:9x15cm紙,雕刻刀,雙面膠帶,尺子,鉛筆。
操作步驟:1、紙張準備好後,在黃紙的一端貼上雙面膠帶,在玫瑰紅紙的頂部和底部貼上雙面膠帶,將紙張平放,用尺子先畫出左右間隔的平行線,然後用美工刀或雕刻刀切割。 這裡不建議對折,如果對折,摺痕對比會影響這款燈籠的整體效果。
笨。 >2.撕下其中一條玫瑰紅紙的雙面膠帶,然後對齊黃紙以將其粘合。
3.貼好後,把摺紙翻過來,私下再用玫瑰紅的雙面膠帶,與黃紙底邊對齊真的很好。 中間出現乙個拱門。 帶鑰匙。
4.撕下燈籠一端的2個釘子,然後撕下黃色的雙面膠帶粘在一起,燈籠的形狀就出來了。
5.最後,粘上合適的手柄,這個燈籠就可以開始了。
-
小燈籠的製作過程如下:材料準備:12個新年紅包。
操作步驟: 1、先準備12個紅包。
2.封住紅包的口。
3.將紅包沿長中線對折。
4.沿短線和中線對折。
5.將紅包摺疊成兩個角朝上,兩個角朝下。
6.用訂書機將紅包的一角向上摺疊,供兩個使用訂書機使用。
<>8、把老服務員點的六個紅包連起來。 這樣燈籠的上部就完成了。
9.用同樣的方法製作燈籠的下部。
10.然後以圖表的形式將上部和下部明亮地固定起來。
11.現在小燈籠的主體已經完成。
12.在紅包上方加一根紅線掛上去。
13.現在小燈籠完成了。
-
自製燈籠的最簡單方法如下:
1.準備剪刀、蠟燭、一張紅紙、紅繩、乙個廢棄食品包裝盒(杯子和塑料糖罐也可以)。
2.掏空開盒,今天是情人節,記者剪了兩顆桃心,美麗又浪漫(也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3、貼上紅紙,寫上“福”字,紙箱邊緣醒目,紅繩小燈籠基本成型。
4.點燃蠟燭,用筷子拿起燈籠,掛上小馬飾品。
花燈籠,又名"“燈籠”和燈籠,相傳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唐玄宗時期,袁驍亮了三夜燈。
在宋代,燈火通明五夜,京華沉浸在狂歡中。
2000多年來,燈籠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不斷發展創新,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一道絢麗風景線。 燈籠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在古代,它的主要作用是照明。 用紙或絲綢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用竹條或木條製成,中間放一根蠟燭或燈泡作為照明工具。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亞洲的華人地區,在許多國家,燈籠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物品。
1.自製手電筒。
製作它的具體方法是取下垃圾桶(如露露飲料罐)蓋子的一端,用圓錘敲擊另一端。 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塊1號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放入水箱中。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