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始於塞拉耶佛事件,但其根源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霸權的鬥爭的發展。 幾個世紀以來,西方列強一直遵循資本主義的叢林法則,大力追求海外殖民擴張。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這種叢林法則極端發展的產物。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之間的對抗最突出的是英德矛盾。 19世紀下半葉德國統一後,經濟社會發展迅速。 在工業化程序中,德國開始領先英國,國力大大增強,與英國形成了激烈的競爭。
-
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新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導致這些國家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的增強,一舉超過了老資本主義國家"力量平衡"被摧毀了,他們要求重新劃分世界。 這必然會危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切身利益,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的形成和激化,最終導致戰爭。
戰爭的爆發是德國與法國,德國與英國,德國與日本,德國與俄羅斯以及奧地利之間矛盾發展的結果。 在這些矛盾的基礎上,帝國主義國家加緊軍備擴張,增加軍費預算,擴軍,制定作戰計畫,一步步走上戰爭道路。 與此同時,帝國主義國家的宣傳機器也伴隨著沙文主義情緒的煽動,例如資產階級王室學者的反動謬論,鼓吹戰爭可以解決人口過剩問題,挽救工商業危機。
此外,19世紀末西方政治思想的某些方面也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是天皇民族主義的本質,是帝國主義國家幾十年來瘋狂掠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政策的延續。 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後,資產階級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慾望促使各國瓜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從而造成國家之間的矛盾。
此外,20世紀初,隨著帝國主義國家對內壓迫和對外掠奪的加劇,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 因此,轉移國內人民鬥爭的注意力,以瓦解殖民地的國內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是這場戰爭爆發的另乙個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塞拉耶佛事件的直接原因。
但是,這一事件的起因也是帝國主義的不平衡發展。 英法等資本家率先發展成熟,形成了主導世界格局的局面。 另一方面,德國從後面趕來,要求打破英國和法國的主導模式。
於是,英法德三國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各國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正是他們之間矛盾的發展導致了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介:
日期:1914 年 7 月 - 1918 年 11 月。 >>>More
第一,華為之戰的勝負已經確定,這場戰鬥對華為的影響是全面的,第二,它可能導致華為的轉型,第三,當然,這也可以擴大其知名度,這場戰鬥也可以吸引大眾的關注。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介:
日期:1914 年 7 月 - 1918 年 11 月。 >>>More
1.規模、交戰國、兵力;
2.** 裝備、飛機、坦克、航空母艦、潛艇被大量使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