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獻中是否提到過凸透鏡聚光效應?

發布 文化 2024-08-03
1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淮南萬筆技”。

    建立於西元前 2 世紀。

    作者:劉安,淮南王。

    類別: 重要的物理和化學文獻。

    《淮南萬筆技》記載了冰透鏡的火:“切冰使圓,舉到太陽下,取艾的影子承載,然後火就誕生了。 “生火,習慣上使用加熱方法,但這裡是用冰實現的。

    這種說法並非天方夜譚,清代配鏡師鄭福光已經用模擬實驗證明,用冰鏡片生火是可行的。 而這篇文章明確提到了鏡頭的聚焦性質,這也是很有價值的。

    清末,鄭富光曾經做過乙個模擬實驗,他用乙個底部微凹的錫鍋,裝滿熱水,在挖出的冰塊上熨燙,得到晶瑩剔透的冰透鏡,然後用它來向太陽生火,並取得了成功。 他總結了用冰透鏡生火的要領:“但必須陽光充足,冰面明亮,形狀大而略淺(直徑約三寸,外限約兩尺),必須穩定不可動搖,必須稍慢。

    飛尹和芷祿冰割火凸鏡一樣“)鄭富光的經歷是有道理的。

    技術原理。 鏡頭的聚光能力是其光圈與焦距(相對光圈)之比的平方,因此大光圈的鏡頭有利於聚光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凸度較淺是焦距大,焦距大不利於光的收集,對此,鄭福光接著解釋道:

    罩火是在太陽的炙熱中誕生的,雖然不是玻璃質的,但冰上有一股冷空氣,可以減少白天的熱量,所以它必須凸起,直徑淺,這樣寒冷就遠了,足夠了。“本來,這是由於冰很冷,而且冷在下降,所以焦距應該稍微大一點,以減少冰透鏡的冷的影響,這樣火就容易成功。

    ps:在中國古代,水晶被用來拋光鏡片,其中許多鏡片被出土; 據說它甚至有 3,000 年的歷史。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如果去孟西筆譚,裡面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對光學的研究,有凸透鏡、聚光等原理。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如果去孟西筆譚,裡面詳細記載了中國古代對光學的研究,有凸透鏡、聚光等原理。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記住:事物的近處和遠處的影象變小,遠處的物體變大

  5.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從理論上講,凹透鏡和凸透鏡都能夠聚光。

    但實際上,特殊的凸透鏡可以分散光線。

    因為做題簡單方便,所以說凹面鏡和凸透鏡都可以聚光,就像做題時導線的電阻是0一樣,但實際上(實驗室)可以測量導線有電阻。

  6.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在某些條件下,凸透鏡能夠發散光線。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凸透鏡是聚光的,凹透鏡是散光的。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當然,根據哪種觀點,在收斂為乙個觀點之後,它是發散的。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在古希臘戰爭中,凹面鏡用於集中光線,而不是凸透鏡。

    傳說2000年前,古希臘城市錫拉丘茲被羅馬軍隊入侵,男人有自己的戰哨,阿基公尺德組織婦女和兒童在橋上作戰,並告訴他們帶上所有能移動的鏡子,站在海邊的指定位置。 當太陽強烈地照在大地上時,阿基公尺德一聲令下,婦孺們都眼前一亮,將陽光反射在羅馬帆船上,過了一會兒,風帆著火了,羅馬士兵被燃燒的鬼魂叫得狼嚎,阿基公尺德借天火打敗了入侵的軍隊, 有人說,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光學器件。

    分析:阿基公尺德把婦女和兒童組織起來,告訴他們把所有能動的鏡子都帶上,站在海邊的指定地方。 實際上,這些鏡子被製成乙個巨大的凹面鏡子,可以收集陽光,其焦點的溫度如此之高,以至於羅馬帆船著火了。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一手拿一張紙,一手拿乙個凸透鏡,把凸透鏡放在紙和太陽之間,調整好紙和凸透鏡的距離,就會看到上面有亮點,說明凸透鏡有收斂的效果。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首先是聚光,然後是成像。 有放大的虛擬影象和放大(縮小)的真實影象。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當然,凸透鏡的特性是它們對光具有會聚作用。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這是基於光的折射。 如果你真的想問為什麼,我真的不能說。

  14.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可以看出凸透鏡是由無數個稜鏡組成的,這些稜鏡將光線向厚度偏轉,因此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這就是物理學中的光折射現象,我們知道,當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線會偏轉,不再沿原來的傳播方向傳播,這就是光的折射。 對於玻璃這樣的一般透明介質,如果是長方體結構,或者至少兩面彼此平行,那麼光線從一側進入玻璃,然後從另一側發射出去,那麼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是平行的。

    但是對於像凸透鏡這樣的玻璃體來說,因為兩個面不是平行的,而是凸的,那麼光線在內部傳播的過程中就會發生偏轉,偏轉方向是偏向較厚的一面,因為常見的凸透鏡是圓形的,而外薄內厚,所以最終的光線偏析到中間, 最後收斂在凸透鏡垂直線上的一點,形成我們看到的亮點,在物理學中,我們稱這個點為焦點。這就是凸透鏡的聚光原理。

相關回答
17個回答2024-08-03

鐘倪失明後,口述成《春秋》一書。

24個回答2024-08-03

現在中國有大象,古代肯定有大象。

至於中原,有很多方法可以證明古代有大象。 >>>More

4個回答2024-08-03

這個。。。 lz 你為什麼不看看它,你知道,這些事情要解釋的很長...... 每個省份都有一些古代遺址。

6個回答2024-08-03

缺點是:

1.在古代,對建國前的社會教育缺乏客觀需求。 >>>More

9個回答2024-08-03

是的,當然!! 信不信由你,如果我跟唐朝的人說,以後的人出差都能飛上天,他們肯定會說我是傻子,但是現在人家看,唐朝那些說我是傻子的人也是傻子! 你不能因為我們看不見就否定它,如果你看不見就否定它,那只能說明你對自己的眼睛太迷信了,對現在的科學太迷信了(迷信是盲目的信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