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吃鈣片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嗎?

發布 健康 2024-08-10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是疼痛和骨質疏鬆性骨折,可導致殘疾甚至死亡。 正是因為老年人對骨質疏鬆症的恐懼,再加上廣告中對補鈣的誇大宣傳,很多老年人才開始盲目補鈣。 老年人過量補鈣不僅有益,而且有害,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誤解。

    誤區1:補鈣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症。

    很多老年人誤以為年紀大了,骨骼就脆了,就應該吃鈣片來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但事實並非如此。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是人體衰老的一種表現。 骨質疏鬆症通常發生在女性絕經後 5-10 年,男性發生在 65-70 歲。

    男性和女性通常在 30-35 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最高的骨量,這稱為峰值骨量。 從那時起,骨質流失就開始了,尤其是絕經後女性,絕經後1-10年骨質流失速度明顯加快,男性沒有快速骨質流失期。 由此可見,要想年老體壯,必須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

    根基厚實,年老時還剩下很多。 因此,老年人大量補鈣不能逆轉骨質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骨質疏鬆症。

    誤區2: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沒有區別**。

    骨質疏鬆症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女性絕經後發生的骨質疏鬆症和老年男性的骨質疏鬆症都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由某些疾病或觸發因素(例如藥物)引起的骨質疏鬆症是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不同型別的骨質疏鬆症,手段不同,我們不能區分它們,必須給予所有的補鈣,否則會出現併發症。

    對於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如鈣營養不良引起的骨質疏鬆症,補鈣是非常有效的對於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不能依賴補鈣。 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鬆症屬於原發性骨質疏鬆症,這類老年人應有醫生指導**,如更年期婦女可以補充雌激素等,盲目補鈣沒有效果。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有效的**骨質疏鬆症的手段,現在能做的只有預防和緩解。 正如一些廣告所宣傳的那樣,吃某種鈣補充劑會導致骨質疏鬆症是沒有道理的。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1、50歲以上人群需適量補鈣,預防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2.但是,單靠補鈣並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也不能真正起到補鈣的作用。 還需要攝入(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使身體很好地吸收鈣質,否則如果只吃鈣片而缺乏維生素D,你吃的鈣會沉積在一些器官組織和血液中,形成沉積的鈣,導致疾病。

    除了補充維生素D外,您還可以獲得更多的陽光照射,以促進鈣的吸收。 (然而,更多的陽光照射可能會使膠原蛋白的合成率降低60%以上,而深色的人也會增加患癌症的幾率)。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屬於身體退化的正常過程,但也與老年人體內鈣質的快速流失有關,因此可以適當服用鈣片來加強補鈣。 但是不行,但補鈣就好了。 也用於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在生活中,可以多曬太陽,強身健體。 建議平時服用一些健利聚胺軟骨素鈣片,可有效保護關節疾病,延長關節使用壽命,減少關節損傷。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建議盡快檢視。

相關回答
14個回答2024-08-10

判斷乙個女人優秀與否的標準,不是個人才能的高低,而是能不能保住乙個家庭。 因為中國古代的家庭結構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男人是家庭的主要養家餬口者,而女人則更有責任幫助丈夫做家務,比如照顧孩子、扶養老人、打掃衛生、處理親戚之間的人際關係、日常生活等等。 >>>More

17個回答2024-08-10

你可以多給孩子喝奶,多吃雞蛋,平時也可以給孩子一些牛羊肉來增強抵抗力,給孩子一些溫水,讓孩子做一些運動,可以讓孩子曬太陽做好保暖,這些都可以預防孩子得流感。

9個回答2024-08-10

在養殖過程中,容易遭受疾病的威脅,會影響大岩樹的美麗形象,那麼在養護過程中如何避免大岩樹的病害呢? 這就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More

19個回答2024-08-10

當然不是這樣,比如我們平時吃的一些澱粉類食物,一些主食,如果我們吃了,澱粉就會分解成葡萄糖,這也會影響糖尿病患者。

24個回答2024-08-10

孩子出生後,很多家長都非常在意飲食問題,在孩子6個月大之前,最好是父母選擇母乳,這個時候沒有必要給孩子吃其他食物,也可以選擇給寶寶一些配方奶粉, 有些媽媽可能母乳分泌不足,所以配方奶粉也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如果想給寶寶新增輔食,最好選擇6個月後,此時寶寶的腸胃發育比較成熟,可以很好地消化一些食物。 如果寶寶的身體比較健康,消化能力比較強,父母可以選擇在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吃一些蛋羹,如果寶寶容易消化不良,最好選擇在寶寶8個月大的時候加入蛋羹,這樣也可以有效避免寶寶的不良症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