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座大山”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敵人,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這三大敵人猶如三座大山,沉重地壓在老中國人的頭上。
第二階段是指當今社會主義存在的三大問題,即看病難、住難、上學難。
在中國共產黨“七大”閉幕詞中,***明確指出:“現在還有兩座山壓在中國人民的頭上,一座叫帝國主義,一座叫封建主義。 中國共產黨早就下定決心要挖出這兩座山。
1948年4月,他在《金穗幹部大會上的講話》中,將官僚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並列列為中國革命的物件。
他在講話中指出,“無產階級、人民群眾領導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 延伸資料:2007年“兩會”前夕,被稱為新“三座山”的“難看病、難住難、難上學”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據新華網“網友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調查顯示,新“三座山”分別以%和50%的得票率位居第一。 新“三座山”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走在“兩會”的前列,充分表明了黨對解決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也表明了人民群眾對國家徹底解決民生問題的寄予厚望。
把“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學不起”來比喻新“三座山”,顯然有點“偏頗”和“過分”;老三座山有自己特定的政治內涵,指的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老三座山是不可替代的;老三座山是通過改變來解決的。政治權力,而罷免政權的辦法,就是用暴力、階級鬥爭,以階級對抗的“敵友矛盾”的性質,動員億萬工農。
但是,“買不起房子,看不起病,上學不起”,而“三座大山”在矛盾的性質和解決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是階層之間、階層之間的矛盾、強利益集團與弱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 而它與領導層的錯誤有關,因此可以通過政權的“自強”、執政能力的提高、“為民執政”的具體落實和政策的調整來解決,屬於“民心矛盾”。
因此,我們不能把“這座山”等同於“另一座山”。
-
首先,我國的性質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按照當時的國情,矛盾必定在三座大山,人民還沒有達到今天的幸福時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和改造社會。
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仍然是乙個新興國家,基礎不夠穩固,中國幾千年封建文化中的地主和農民矛盾還沒有得到解決。
-
官僚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 封建制度。
-
因為這是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已經不能代表當時的生產力,封建統治階級已經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所以必須推翻它。
-
封建主義對中國的危害。
社會性質的變化。 在政治上,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乙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清朝行使完全主權; 鴉片戰爭後,通過不平等條約,中國對領土、領海、司法、關稅等主權的主權開始受到嚴重損害。 在經濟上,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乙個以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為主的國家; 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逐步將中國市場拉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漸瓦解。
中國開始墮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經過100多年的英勇鬥爭,中國人民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中國歷史進入了乙個新時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的開始。
乙個佔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國,突破了帝國主義的東線,增強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激發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1949年12月2日,人民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大日子,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節的慶祝活動形式發生了幾次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國慶節都會舉行大型慶祝活動,同時舉行閱兵式。 >>>More
中國的成立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程序。 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國家統一,奠定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確立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開創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歷史紀元。
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一句中國諺語,“中國”二字最遲出現在西周初年,迄今為止看到的最早的證據是在吉家村出土的一口“和尊”(尊為青銅製成的古代灑水器)上的銘文, 1963年,陝西省。碑文寫道:“然而,大義商武王移天說:'余祁府在中國,百姓從中開闢'”(周武王征服王都商後,舉行莊嚴的儀式向天報: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