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一句中國諺語,“中國”二字最遲出現在西周初年,迄今為止看到的最早的證據是在吉家村出土的一口“和尊”(尊為青銅製成的古代灑水器)上的銘文, 1963年,陝西省。碑文寫道:“然而,大義商武王移天說:'余祁府在中國,百姓從中開闢'”(周武王征服王都商後,舉行莊嚴的儀式向天報:
我已經擁有了中國,我自己也統治了這些人。 碑文正面還提到“但王當初搬家,住於成州,恢復了武王的儀式”; 可以看出,這是周成旺的記錄。 在《尚書》的《子菜》一文中,還記載了周成王敘述過去的話:
皇帝將是中國人民的第一位國王。 因為《商書》的很多內容都是後人遺忘的,被很多人整理甚至篡改過,所以往往摻雜著真相。 有了何尊銘文的物證,“子才”上的字樣就得到了徹底的證實。
由此可見,“中國”一詞確實是周武王和他的兒子周成王使用的。
當然,現在中國指的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
前額? 我真的不知道是還是不是!!
大家都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日!
-
同意樓下五層說的答案不是10月1日,而是9月21日
-
當中國人民“站起來”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
中國以中華文明為源泉,以中華文化為基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 中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中國是乙個以漢族為主要民族,漢語和漢字共同的多民族國家,漢族和少數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他們也稱自己為“炎黃後裔”、“龍族後裔”。
河流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 中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大河。 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500多條。
中國的河流遵循河流徑流的迴圈,包括流入海洋的流出河流和不與海洋相通的內部河流。
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它真正成為乙個獨立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 它增強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激發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
“國慶節”一詞最初是指國家的慶祝活動,最早出現在西晉。 西晉作家陸記曾有“國慶好,大憂無害”的記載,中國封建時代,國家的節日活動無非是皇帝登基和過生日。 因此,在中國古代,皇帝的登基和出生被稱為“國慶節”。
今天,建國紀念日被稱為國慶節。
1949年12月2日,人民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國慶節都舉行大型慶祝活動,同時舉行閱兵式。 1960年9月,中國共產黨決定按照勤儉建國的原則,改革國慶節制度。 從那時起,從1960年到1970年,每年國慶節都會在天安門廣場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閱兵,但沒有舉行閱兵式。
1949年12月2日,人民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大日子,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慶節的慶祝活動形式發生了幾次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國慶節都會舉行大型慶祝活動,同時舉行閱兵式。 >>>More
1949年12月2日,人民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大日子,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 >>>More
中國的成立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程序。 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國家統一,奠定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確立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開創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歷史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