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9歲了,特別不聽話,對孩子生氣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發布 育兒 2024-08-10
1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第一點是,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出去散散步,不要發脾氣,第二點是要改變心態,這樣才能慢慢走出這個陰影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孩子9歲的時候,特別不聽話,父母一定不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不要打罵孩子。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我覺得父母一定要給自己心理上的暗示,不要和孩子過多吵架,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你可以選擇讓孩子的父親管教孩子,其實父親更有尊嚴,孩子更忌憚父親。

  5.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父母應該做深呼吸,讓孩子迅速冷靜下來,因為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傷害。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都會讓自己有很多情緒。 而在擁有這些情緒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失控了。 從而給他們的孩子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

    1. 通過深呼吸迅速讓自己冷靜下來。

    當父母有情緒時,讓自己閉上眼睛,反覆深呼吸一分鐘,可以有效地讓自己快速冷靜下來。 這樣,我們就能達到一種控制自己情緒的狀態,也會通過一些適當的方式,正確地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這樣,在教育過程中,孩子不僅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它還可以讓孩子做出相對的改變。 <>

    其次,父母的情緒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其實,父母的一些情緒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如果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很嚴格。 而在這些情緒中,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一定的牴觸情緒。

    因此,即使父母教育孩子,也不會讓孩子在教育過程中做出相對的改變。 <>

    3.正確的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不聽話。 因此,作為父母,面對這種比較普遍的情況,你應該採取適當的措施來教育你的孩子。 例如,通過語言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者通過語言解釋不服從的後果。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改變孩子的不聽話狀態。 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更好。

  6.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首先,父母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然後對這樣的孩子要有耐心,同時要正確地教育和引導孩子。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家長要先冷靜下來,再找個合適的時機好好和孩子溝通,沒必要打孩子罵。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父母要試著理解孩子,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讓我們來看看根本原因。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罵孩子怎麼辦?

    1.找出你生氣的原因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生氣,即使是父母也不例外。 當父母發現自己煩躁和生氣時,他們應該想想他們為什麼生氣。 所以,當父母發現自己的情緒快要失控的時候,應該及時停下來,冷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生氣的事情,這樣我們才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加理性,這樣我們才能嘗試自己的情緒。

    最好避免它們。 情緒失控。

    2.學會尊重和引導你的孩子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有自尊心,所以大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試著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引導他們自己認清錯誤。

    3.對周圍的事物有積極的看法

    當我們的情緒因為周圍環境而變壞時,我們需要乙個發洩口。 我們常常把這種宣洩轉向比我們弱小的人和事,父母也會把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因此,父母要想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就不應該把身邊事物的壞情緒帶給孩子,而應該以積極的方式理解身邊的事物,盡量避免負面情緒。

    4.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有些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很少花時間陪伴孩子。 親子溝通的減少削弱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 因此,家長應該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玩親子遊戲、旅遊等,讓孩子感受到溫馨的家庭氛圍。

    5.控制和駕馭你的情緒

    能夠自由地控制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成年人應該做的事情。 生活中總是隨意對孩子發脾氣的父母,是最失敗、最失職的父母。 當你的情緒即將失控時,你必須考慮你的後果。

    這樣的想法可以讓你更冷靜,行為更正確。

    6.給孩子乙個改變的機會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乙個好人,但每個孩子都需要長大,生活中難免會出問題。 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什麼,有些家長會認為一塊玉沒有它就做不到。 只有勤奮地談論孩子,你才能在未來成為乙個偉大的球員。

    但父母錯了,盲目談論他們的孩子可能會適得其反。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正確地引導他們,讓他們擺脫誤解,糾正錯誤的概念。 這是父母應該考慮的事情。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首先,不要向孩子索要任何回報,這樣你就不會想打他。 第二,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陪伴感; 第三,與孩子一起學習和玩耍。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你可以去看心理醫生,把一切都發洩出來。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壓力太大,適當的運動會幫助你恢復。 和你的朋友談談。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心情不好的時候應該選擇多出去走走,或者告訴自己孩子還小,如果這樣做,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現在的孩子很個人主義,尤其是有些家庭溺愛孩子,讓他們很任性,很不聽話。 如果父母管教孩子,他們將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轉移注意力,等孩子冷靜下來後再教育孩子。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引導孩子。

    1.孩子天生愛鬧和嬉戲,他們做錯事是正常的。 我們不應該根據他已經知道的原則來問他。

    他要你教他。 只要不是大錯,就需要在他第一次犯錯的時候去做,關鍵是要告訴他為什麼做不到,怎麼做。 如果孩子不聽話,父母一定在教育方面有問題。

    家長必須反省自己,調整自己的管教方式。 當然,原則上的事情和能猜到的事情都要先教,比如帶孩子去別人家玩,不能隨意碰主人的東西,其他規矩可以先教。

    2.讓你的孩子知道你的耐心就在那裡。 有些孩子還小,可能無法理解真相和不能做的事情。

    然後,你需要培養他們的底線意識:用手勢或尺子等工具標記你的憤怒,並告訴他們你很平靜。 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大程度上生氣; 或者直接用言語提醒他。

    3.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與孩子溝通。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比比自己的心,才能與孩子進行無限的交流。

    慢慢地,當孩子有話要說時,他願意和你說話。 你無法想象乙個孩子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和取之不盡的溫暖。 那一刻,你真的會被感動。

    4.如果父母經常以憤怒的方式與孩子互動,不僅不利於親子關係,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久而久之,父母傳達給孩子的問題的解決方案,也會讓他們覺得,只要生氣,就可以肆無忌憚。

    生氣的時候,如果有什麼事情或者有什麼困難,孩子不會想著怎麼解決,而是會先發洩情緒。 我相信父母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作為孩子的父母,作為乙個成年人,你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為了愛,為了家庭,你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怎麼能控制自己的生活?

  14.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孩子總是不聽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所以父母需要冷靜地教導他們,以身作則,畢竟父母的情緒是會傳染給孩子的。

  15.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多和孩子溝通,遇到事情的時候,告訴孩子如何解決,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引導,但不要打孩子或責罵孩子,這是非常不好的。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如果孩子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父母必須及時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 其實,孩子的性格與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如果父母脾氣很暴躁,也會無形中影響孩子的性格。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不應該先發脾氣,而是先控制自己的脾氣,然後再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覺得在孩子快要爆發的時候,作為父母,可以給孩子乙個擁抱,讓自己的情緒慢慢調整,也可以給孩子一些心理疏導。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孩子難免會不聽話,每個寶寶都有他的小脾氣,如果是叛逆的孩子,就更不好說了。

    我的孩子也很調皮,有時候很煩人,讓他往東走他往西走,讓他打狗他抓雞,有時候氣得迫不及待地把他拖過來打他,毀了有時候忍不住對他大吼大叫,失控了, 但不僅根本行不通,他對冼世年更是叛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冷靜下來,開始行動,我們必須想辦法對付他,只是發脾氣是行不通的,他不會接受這一套。 後來仔細一看,寶寶聽故事的時候情緒波動很厲害,說到感人的地方都會哭。

    OK:原來他吃的是軟的而不是硬的。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1、八歲的孩子生氣發脾氣的時候,往往需要先根據孩子的發脾氣行為來調查心理,特別是要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比如學校、人際關係、家庭之間的心理因素等。

    2.父母要訓練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你可以買一些關於情緒管理的書籍,和你的孩子一起閱讀,邊讀邊教育。 你也可以做一些關於管理情緒的遊戲。

    例如,角色扮演,重現孩子發脾氣的場景,讓孩子重新判斷是好是壞,幫助孩子找到解決辦法; 父母也可以給孩子畫個發脾氣,或者讓孩子給寶寶畫個發脾氣,讓孩子看看發脾氣的時候是不是好看,是不是不喜歡。

    3.正確理解兒童的心理和行為。 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是孩子發脾氣的重要反饋,這種行為對孩子來說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脾氣感到滿意,能夠接受和理解孩子的行為和脾氣,孩子就會逐漸冷靜下來,能夠給父母相應的態度和脾氣。

    4. 給予孩子支援和陪伴。 認識到孩子的脾氣有時是自我保護和自立的重要標誌。 從孩子的發展成長的角度來看,孩子表達憤怒、憤怒或哭泣的能力都是以積極的方式發洩不良情緒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能更好地讓青春期的孩子合理地表達自己的不良情緒,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最好的。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1.尊重孩子的思想。 當與孩子有意見分歧時,父母也要冷靜思考,只要不違反道德理論,不違反約定俗成,就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只需要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盲目要求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方向和目標前進, 也許大人認為正確好的方法不是孩子同意的,請尊重孩子自己的心思。

    2.父母不要再嘮叨了。 當孩子不聽話、固執的時候,很多家長習慣性地無休止地嘮叨,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停止嘮叨,也要讓自己冷靜下來,最好不要責罵,試著改變孩子的想法,等到大家都冷靜下來的時候,再找合適的時機和語言來勸說孩子。

    3.明確孩子行為的界限。 很多固執的孩子,他們喜歡挑戰父母的底線,所以,父母一定要先劃清界限,一旦孩子的行為越界,父母就應該按照之前約定好的懲罰去做,不希望孩子做錯事不懲罰,一兩次他就養成了習慣,知道自己做錯了就不會受到懲罰, 然後他會一次又一次地挑戰你的底線。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8-10

在這個年齡,1.要更有耐心,不要一味地否認和拒絕孩子的行為問題,而是直接面對,直接溝通, 2.積極解決負面情緒問題,如孩子的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鬱、易怒等, 3.鼓勵孩子在信任孩子的同時積極表達內心的想法,平等尊重,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11個回答2024-08-10

雖然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孩子的調皮行為嚴重影響了自己和周圍人的學習生活,就要注意糾正他們的調皮。 一般來說,男孩子更容易調皮,當然,不同年齡的孩子在調皮的時候表現得也不同。 一般來說,頑皮的孩子有乙個特點: >>>More

28個回答2024-08-10

是時候玩了。 但是,在打架的時候,要注意分寸好,不受傷、不致殘、不致殘,讓他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20個回答2024-08-10

我的孩子10歲了,調皮不聽話,叛逆的心特別強,首先,父母一定不要責罵孩子,那會適得其反,要循序漸進地溝通。

15個回答2024-08-10

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5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思想,要多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改變教育方式,不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壞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想法過多地強加給寶寶,運用一些教育技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