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萬物,萬物是萬物,“一”就是萬物

發布 社會 2024-02-09
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1 和 10 之間沒有區別。 數字是一種方便的方法,根本沒有邏輯可循。 一堆就是一,一堆就是一。 兩個真的是一嗎? 如果把一塊泥分成兩塊,真的不止一塊嗎?

    只有兩個邏輯數字,0 和 1。 也就是說,有,什麼都沒有。 只有這兩個數字。

    為什麼現代計算機不使用十進位系統? 十進位是情感的產物。 沒有邏輯。 計算機只能在邏輯環境中工作。 因此,您只能使用數字 0 和 1。

    佛教是唯一的出路,它是理性的。 2 這個數字是出於情感。 它只不過是單獨的依戀。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1.現象的異質關係,即一和十放在一起處理,一是十的基數,十是十的基數,沒有人是沒有十的,就變成了十,所以就知道“一是十”,同樣可以證明是“十就是一”。

    2.換句話說,十的自性是空的(沒有獨立的自性),所以說“十是一”。 同理,十被看作是自我,一是構成十的因素,所以它的自我也是空,這叫“一是十”。

    這證明整體和部分,一般和個別,是不是彼此分離的。 因此,在塵土中,它與所有佛土相同; 在思想上,它也與無量無量的時間相同。 華嚴宗適用於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整個教義和實踐,把它看作乙個整體,稱為“一”,其分支和方法稱為“多”,或能生萬物的心稱為“一”,萬物所生的稱為“多”。

    在《摩訶薩達萬塔》第五卷(大正46.55b)中說:“如果一心一意,萬心一心,不一不一,一陰全陰,一陰全陰,一陰,一陰,萬一一陰一意......,萬一一心,一心一意一條法律,所有,......一切法都是一法。

    《華嚴經探卷》。

    1.《法華經玄儀》第三卷、《摩訶知觀》第五卷、《天台四律集》第二卷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這只是乙個看問題的問題。

    在許多理論中都說萬物回歸合一。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都是從存在中誕生的,有些是從虛無中誕生的,而存在又回到了無限。

    乙個是開始,另乙個是結束。

    乙個就是一切,這就是“道”。

    家庭的“唯一”

    乙個家庭的繁榮,是一代又一代努力的積累。

    乙個人的一生也是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無論是知識、習慣、智慧、能力、財富還是權力,再加上一點一滴的積累。

    生命的“唯一”

    一項技能足以成就一生的職業生涯。

    乙個邪惡的念頭就足以摧毀一切。

    乙個“想法。

    乙個想法可以成為一生的夢想。

    乙個想法就是種植乙個行動。

    一種行為可能會養成一種習慣。

    乙個習慣收穫了乙個性格。

    性格決定了玩巨集的命運。

    “一”就是命運。

    乙個人的命運取決於無數的選擇。

    每個選擇都取決於您在尋找什麼。

    這種追求是家庭影響的結果,或者是從小就經歷過的生活。

    這個“一”是每個人選擇的標準。

    無數的“一”與外部世界相連,這些構成了整個生命。

    這就是命運。

    一切都從“一”開始,最終回到“一”。

    乙個是一切,既是存在又是虛無。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萬物,一般是指萬物,具有萬物、萬物、完備的意義。

    比如,萬事萬物都是命中註定的,如果有緣分,時間和空間就不是距離了。 如果沒有機會,聚在一起就見不到了。

    你不必太擔心所有事情,也不需要強迫它。 世間萬物皆幻,萬物與命俱生,又因緣分而毀滅。 順其自然吧。

  6.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據說一和萬物相互融合,其身體暢通無阻。 它指的是個體(一)與整體(萬物)之間的本體論和諧,沒有障礙和空性。 它指的是華顏、天台等元教所說的和睦不受阻礙的極端原則。

    《華嚴經》第一卷《清淨之眼》(大正9.395b)的舊譯本:“居於一處,普世萬地功德。 “第 4 卷,Lushena Buddha Pin (Taisho 9.414b):

    乙個充滿十個方向的國家,沒有多餘的十個方向。 《第九卷第一心菩薩功德》,又稱(大正9.450c):

    知一世是無量無邊的世界,知無量無邊的世界就是乙個世界,知無量無邊的世界成一世界,知一世成無量無邊的世界。(略)長災是短災,短災是長災; 知道一劫不算數的和尚,不算和尚也只是一劫。 (略)無量萬年是一念,知一念是無量萬年,知一切災禍成一切災禍,知一切災禍成一切災禍。

    《法藏》中“華嚴五教”第四卷解釋了它的含義,說(大正45.505a):

    所有的法則都在門中,意義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一體的,和諧是自由的,不受阻礙的,如果盟約在同乙個身體裡,也就是說,它足以控制所有的法則; 然而,這是來自一切進入自身的東西,沒有盡頭,然後這個愛人都在第一扇門裡。 因此,經:心初菩薩,一念功德,深無邊,若另言無窮無盡,更何況無量無邊,更何況無量無邊,修足無度無邊,修足無度無邊,正言一念深無邊, 善因從法界生起,一是一切因。

    據說這是佛教教義中的終極理論,“一是萬物”,即萬物都依附並一起生起,因此當引用“一”時,“萬物”被吸收到其中。 這是華嚴派在“法界緣起”理論中闡明現象與現象關係的論述。 在《十玄門》中,“一切法律都是自由之門”,這也是道理。

    此外,天台家也講過這個道理,《法華經玄儀》卷三(二)雲(大正33.715b):“行善者,凡事一律。 “當《摩訶修行》卷5(I)解釋三種觀點時,一雲(大正46.55b):

    一空一空,無虛無空,一空一空;一是虛,萬事皆是虛,無氣不虛,總有虛觀; 在一切事物中,沒有空性和虛假,總是有中觀。 “此外,他還說,有一心萬心,一陰萬陰,一入一入,一世萬界,一眾眾生,一地一地,一地一貌,一端一端,依此類推。修煉證悟等,知一破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障一切障礙、一修一凡、一人一位位、一證一切證、一智一智、一魔一魔、一佛一佛等等; 盟約打破了權力,確立了現實,並作了打破一切和打破一切,建立一切和建立一切,乙個權力和所有權利,乙個現實和乙個現實的解釋。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本來,它是乙個絕對的真空,據說它是空的,因為沒有形式,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更不用說萬物和生命了。 這種絕對的待遇,自然不是兩個,不多。 無知和魯莽,真空讓人聯想到空間、時間和一切。

    也就是說,空而不空能證得宇宙萬物,所以是真空。 而無明動了,萬物皆有,生死的增減皆妄,真空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故稱“真”。 那麼一切都是真空,一切都是空的,空性就是一切。

    不僅如此,任何事物,任何佛法都是一切,因為任何佛法此刻都是一體的。

  8.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並做了乙個,即十個,即。

    一,一是多,多是一。 都說一和萬物,它的身體和用途是一體的,沒有二。 也就是說,一和多可以等同於,用來說明法界緣起中現象之間的關係。

    這是華嚴、天台等元教所確立的和諧、暢通無阻的終極原則。 《華嚴經初心菩薩功德》中說,萬知一知,一知一,華嚴一乘學說在第四章分為兩個方面:(1)就現象的異質關係而言,一和十為後人, 一是十的基數,十是由十組成的,沒有人是沒有十,也沒有十,所以知道一是十。

    同理,仿品銷售可以證明是十比一。 (2)就現象的同質關係而言,十中的每乙個的自體,即大鏈,是第乙個,從這個角度來看,十的自性是空的(沒有獨立的自性),所以說十是一。 同理,十被看作是自我,一是構成十的因素,自我也是空,所以叫一是十。

    這說明整體和部分,一般和個別,都是相互關聯的。 因此,在塵土中,它與一切佛土同在; 在思想上,它也與無量無量的時間相同。 華嚴派在佛教的理論和實踐中,或者說把整個佛教的教義和實踐,都用到這種認識的方法,稱為一,其分支和方法稱為多,或能生萬物的心稱為一,所生的萬物稱為多。

    《華嚴經探卷》。

    1.《法華經玄儀》第3b卷、《摩訶薩達那》第5a卷、《天台四律集》第二卷,第55頁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術語)乙個和一切。它的身體不受阻礙。 參考記錄的第四個月:

    三位祖師和僧人信心滿滿地說:一是萬物,萬物皆是一,但若是能這樣,何不擔心。 筆劃了乙個音符:

    一是萬物,萬物是一。 一成為一,萬物合一。 彼此的主要同伴。

    傳心之法要說:若能知心外無界,心外無心,心變土豆布境界,萬物為一心,心為萬物,無礙。 並說:

    一是萬物,萬物是一,一切佛都是圓的,沒有增減。 它流入六道,到處都是圓的。 在所有類別中,每個類別都是佛陀。

    例如,乙個水銀球散落在各處,而且都是圓形的。 如果沒有定時,它只是一件。 這個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一體的。

    各種形狀都像房子。 舍驢屋入人房,舍人身入天體,甚至音聽元覺的菩薩佛屋,都是你選擇的地方。 所以有區別,起源的性質,怎麼會有區別呢?

    永嘉禪師雲:一性環萬性,一法萬法,一月顯現,一月出水月,一性皆佛,我本性同一。《華嚴經》第九開端是菩薩的功德

    萬事萬物知一,萬事萬物皆知。 這是佛教中最極端的理論。 涵蓋萬物的法,在佛法的境界中,雖然有各種差異,但其本質並無差異。

    一切佛法都是絕對的,當它們與一切佛法融為一體時,知一即知一切。 如果你嚐過一滴海水,你就能知道所有海水的鹹度。 這個奇妙的目的,就是要把華研天台的兩宮發揮得最大。

    就是說,觀想佛法,一空一,一虛,一虛,萬物一。以一心三觀,展現一境三諦之圓,傳達一心萬心、一陰萬心、一境萬界的玄妙。 就佛法而言,據說一切塵埃,一切法,一切法,一切境界,一切境界,一切境界,一切境界,一切境界,一切境界,一切色,一切毛孔,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一切身,一切人,一切言語,一切知識, 等等,或者修煉開悟,等等,使開悟被打破,所有的破碎,所有的行為,乙個人,所有的位置,所有的障礙,所有的修煉,所有的證明,所有的顯現,所有的慾望,所有的惡魔,所有的佛,所有的佛,所有的佛,乙個進入一切,乙個佛和所有的佛, 乙個智慧和所有智慧,乙個原因和所有原因,乙個終極和所有目的,一扇門和所有門,一種所有種類,一種接受和所有接受,等等。

    它也是關於打破真實的力量,打破一切,打破一切,建立一切,建立一切權利,解釋真理和真理。

相關回答
14個回答2024-02-09

房東你好!

如果我們從二重解脫法的角度來看,一切法都是空相,因為有無常,沒有自我,無我就是苦,就是空。 >>>More

16個回答2024-02-09

修為好,還會想那些骯髒的東西嗎? 如果你的心是純潔的,你明白真相,你還會被虛假的表象所欺騙嗎? >>>More

6個回答2024-02-09

時間會沖淡一切,尤其是感情。 很多人都愛過,也傷過。 但最終,我會繼續愛下去,但不一定會繼續傷害,我可能會幸福。 >>>More

22個回答2024-02-09

時間確實可以沖淡一切,但它也有乙個前提:你必須在這段被遺忘的時間裡忙碌,忙到你甚至無法思考工作之外的任何事情! 因為如果你太自由了,你會想起過去的悲傷......最所以我的結論是,讓自己忙碌真的可以稀釋一切。

2個回答2024-02-09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不會忘記一切。 輕描淡寫,是因為這些回憶還記得,但一想到這裡,我就不再感到心痛和不適,我一點也不在意,一想到,我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你現在的疼痛,在一定時間後,會消失。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