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日本無能為力,為什麼要讓旗艦“大和”號去死呢?

發布 軍事 2024-02-28
1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列艦並非完全無用,而是取決於它們的使用方式。 二戰初期,戰列艦在人們心目中幾乎是無敵的,直到珍珠港事件、馬來亞海戰、中途島海戰之後,人們才逐漸意識到,沒有制空權,戰列艦是用不起來的。

    於是在那之後,戰列艦成為支援艦,配合航母編隊,退出了海上霸權的陣地。 然而,戰列艦依靠自己強大的炮火,在戰鬥中仍然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建造了大和級戰列艦,因為它對大艦和巨炮理論非常著迷。 日本的主要海軍領導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戰列艦的主要陣地即將被航空母艦取代。 在大和級戰列艦建造之前,日本國內也有強烈的反對意見,那就是相信航空決定性理論的海軍軍官。

    他們堅信,未來海戰,尤其是遠洋作戰,將嚴重依賴制空權,戰列艦將不再發揮主要作用。 然而,這些人人數少,地位低,再多的反對也無濟於事。

    直到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處於劣勢,東京大本營的領導人才終於認識到航空母艦和飛機在海戰中的重要作用。 此時,耗資巨資建造的大和號已經是雞肋骨了。 日本人思想僵化,無視和壓制下屬的意見,最後讓自己吃下了難以下嚥的苦果。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沒有飛機,一切都是徒勞的。 誠然,日本存在不建造航空母艦的派系鬥爭,但根本原因是沒有錢建造飛機。 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生產了 10,000 架軍用飛機,這似乎很多,對吧?

    德國生產了 140,000 輛,蘇聯生產了 150,000 輛,英國生產了 170,000 輛,美國生產了 320,000 輛。 美國在43年零1年的時間裡已經發射了80,000多架飛機。 所以美國航空母艦下餃子的基礎。

    從損失來看,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中期基本上每月損失500架飛機,到44年初,基本上從2000架飛機開始,日本的月產量在巔峰時期超過2200架。 到45中間,日本每月只能生產8飛機。

    日本的鋁資源極其稀缺,在30年代,問題是1艘大和艦確實可以建造幾艘航母,但日本的飛機產量根本不足以武裝航母,即使只有20多艘航母,其實他們已經將飛機產能擠壓到了極限。 但與鋁相比,日本的鋼鐵數量驚人地多。 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日本甚至可以同時建造三艘大和艦,然後再建造三艘。

    只是日本沒有多餘的船台可以生產大和號。 在這種情況下,你說你建造航空母艦或戰列艦。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歷史上最大的日本戰列艦大和號在分裂者之戰中沉沒?

    a.中途島戰役。

    b.沖繩之戰。

    c.阿布基爾·王(Aboukir Wang)的精彩海戰。

    正確答案:B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無論是從日本帝國的海軍技術還是海軍戰略發展而來,建造大和級戰列艦都是歷史的必然,即使沒有建造戰列艦,福井靜夫在戰後回憶錄中提到,估計暫停建造大和級可以在中途島多獲得五艘飛龍號航母, 瓜埠島的東所羅門號可以多弄到兩艘飛龍號航母,航母在決戰中可以弄到十多艘雲龍號航母,但就算停止建造大和級,帝國海軍也無法擊沉很多美國航母,因為根本沒有辦法把船員們聚集在一起, 而且任何時代海軍內部都會有派系,當時的帝國海軍也分為兩派,戰列艦派和航母派,如你所見,巴特爾

    如果帝國總是以 7:10 為起點。

    好吧,除了讓你的 7 更大。

    更重要的是不要讓美國10國變得更大。

    帝國可以做一點事情來把 7 變成 10

    但絕不是積極的方式。

    相反,陛下的各種措施促使美國在適當的條件下向50個日本、日本和俄羅斯邁進。

    都與二流強國相比。

    皇家海軍的實力可以在亞洲維持。

    它也是二流的。 但顯然。

    帝國與美國進行全面戰爭只有一點物質基礎,而這個基礎仍然在中途島之後。

    幾乎完全損失。

    而且不能說戰列艦在二戰中毫無用處,俾斯麥號就是乙個例子,如果指揮得當,大和級戰列艦不會無效,唯一的原因是帝國激怒了美國的獅子。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當時主流觀念還是大艦巨炮的決戰,日本其實直到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才真正意識到航母是海戰的主角。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1945 年 4 月 6 日,由伊藤淳一海軍中將指揮的第 2 艦隊的 10** 艘艦艇(1 艘巡洋艦和 8 艘驅逐艦)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 4月7日清晨,一艘美國潛艇在九州島西南海域發現了這支艦隊。 12時31分,美國海軍發出的第一波攻擊波,美機集中在“大和”號左舷,4枚炸彈落在“大和”號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彈穿透後主甲板**,炸毀了戰列艦後方的155公釐副炮和後備火力指揮所。

    12時43分,“大和”號左舷前部被1枚魚雷擊中,“大和”號的速度降至22節。 13時35分,美軍第二架攻擊機抵達。 13時37分,“大和”號在船體左舷中間被三枚魚雷擊中(每枚魚雷都擊中了肋骨),導致船體向左傾斜7-8度。

    幾乎在同一時間,由於美軍飛機投下的一枚450公斤航空炸彈炸毀了“大和”號排水閥,使該船無法進行排水作業,船長下令對稱向右舷艙內注水,以恢復船體的平衡,速度降低到18節。 13時44分,左舷又被2枚魚雷擊中,左傾角增加到15-16度,使得該艦的大口徑高射炮無法使用。 14時01分,美機的三枚航空炸彈擊中了左舷中部。

    14時07分,一枚魚雷也擊中了右舷150號艦的肋骨。 14時12分,“大和”號左舷的中尾又被兩枚魚雷擊中,船體傾斜了16-18度。 由於右舷噴射排水區已經注滿水,因此有必要繼續注滿機械室、休息室和鍋爐房。

    14時15分,大和號左舷又打雷,航速逐漸降至7節。 船長被迫下令棄船。 14時23分,“大和”號艦突然出現大型主炮彈藥庫**,埋在海底,全艦官兵2498人(連同司令部共計2767人)僅獲救269人(另有7名總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以南50海浬, 德之島西北200海浬,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以往,日本人很少能迅速被打敗,去赴宴最後一頓飯時,被一群美機打死。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被美國人的海軍航空兵擊沉。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在幾艘美國航空母艦艦隊和數百架飛機的圍困下,它遭到嚴重破壞並最終沉沒。 這都是航空母艦的功勞,如果沒有航空母艦,戰列艦就不會被淘汰。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日本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早期,航空母艦由於超時長度等原因多為多層甲板,第一層甲板一般用於飛機著陸,第二層甲板一般為起飛甲板,有些航母為三層結構(早期的赤城),存在諸多缺點,如艦橋不能布置在第一層甲板上方, 大型飛機無法起降,上層甲板結構不足,全船重心不穩定。

    許多國家的早期航空母艦就是這種情況,例如英國的憤怒。

    封閉式機庫的布局根據不同國家的實際需要而有所不同,如英國海軍經常在海況較差的北海作戰,因此多採用封閉式機庫,其優點是適航性好,缺點損壞時難以處理,機庫內積聚的可燃氣體難以排出。 美國和日本的大多數航空母艦都使用非封閉機庫,機庫中受損的飛機可以直接推入海中。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1 起源於西方,Z 代表好運、勝利和正義。 在哥倫布第二次向西航行期間,他自費籌集資金為他的探險購買船隻。 當他起航時,他的船懸掛著Z旗。

    “Z”旗是日本海軍的戰時動員旗,其含義是“帝國的興衰,此舉,希望全體官兵努力”。 ”

    2 你說的懸空甲板是真的,美國也有很多這樣的設計,原因很簡單,戰時建造和設計一艘全新的航空母艦既費時又費力,日美會把一些巡洋艦和驅逐艦改裝成航空母艦,以應對日益緊張的戰爭, 並在甲板上建造乙個飛行甲板,當然它很小,這些航空母艦除了船體相對狹窄外,與普通航空母艦相似。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他們是即興創作的。

    現在做可以,現在也沒關係,航母也不難。

    只是很多人把簡單的問題當成困難的問題。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第二個問題是,二戰期間的航母確實是這樣的,其實很多航母都是由巡洋艦戰列艦改裝而成的,也就是說,飛行甲板支撐在船體上,中間有乙個機庫。 美國只有某一類航空母艦採用閉合式船首,也就是船頭,其他部位也是敞開的。 主要原因是這樣更輕量化,結構簡單。

    但是,抗風浪能力相對較差。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前首次公升起了Z形旗幟,旗幟口號是“帝國的興衰,此舉,希望所有士兵都努力工作”。 “Z是英文字母表的最後乙個字母,這意味著沒有回頭路。

    巡洋艦赤城號和戰列艦加賀號首次改裝成航空母艦與現代航空母艦有很大不同,因為當時沒有“航空母艦應該是什麼樣子”這樣的東西。 本來赤城和加賀有三層甲板,頂層甲板用於著陸,中層甲板用於飛機起飛,下層甲板用於主炮(加農炮巨艦學說),但事實證明,三層甲板不實用,所以頂層甲板向前延伸,底部豎立著架子, 它成為現代航空母艦的外觀。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第乙個問題:看圖片。

    第二:當時,航空母艦剛剛出現,各個方面都在探索中。 所以形狀有點奇怪。

    赤城使用開放式機庫,可以攜帶多架飛機。 還有赤城號是在戰列艦的基礎上改裝的,有的是在戰列艦的基礎上改裝的。 所以它被新增到戰列艦的頂部,所以它看起來更胖。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一,是的,是日本海軍參戰時公升起的旗幟,鼓舞了士氣,至於起源,還不是很清楚。

    其次,當時日本的航母甲板是木頭做的,當時的航母技術自然是比不上現在的,其他國家也不是很清楚,並不是所有的日本航母都是這種結構的,“赤城”號和“加賀”號就是這樣,因為它們本來就不是準備做成航母的, 而是巨型戰列艦,後來因為大戰爆發前與美國的海軍軍備競賽,暫時改裝成航空母艦,上面有飛行甲板,而當時日本海軍在大戰初期最先進的兩艘航空母艦是“香河”號和“醉河”號, 他們看不到這個結構,但由於當時航母建造的技術條件,它並沒有完全封閉。

相關回答
17個回答2024-02-28

有時候我們真的覺得很奇怪,日本作為乙個小國,乙個二戰戰敗國,超越德國,成為西方第二。 >>>More

8個回答2024-02-28

德國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 日本早就計畫進攻美國,德國也知道,但一直以來,德國都極力反對日本進攻美國,因為美國當時參戰,很可能直接扭轉原本偏袒他們的戰爭局面, 而且,當時的日本並沒有按計畫乙個月內征服中國,東亞的戰局還不明朗,如果美國捲入其中,必然會遭受敵人的傷害,因此德國在這方面一直反對日本偷襲美國。然而,當時的日本天皇似乎已經看到了戰爭的失敗,對戰爭失去了信心,所以以他們的民族性格,他們不得不戰鬥到死。 >>>More

11個回答2024-02-28

你想知道什麼樣的合同?

7個回答2024-02-28

就像隆美爾一樣,他是政治的受害者。

12個回答2024-02-28

因為日本沒有入侵中國。

基本上整個亞洲都有日本侵略者的痕跡。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