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氏《春秋》原文及譯文如下:
1、持者為尊者,至尊者無敵。
摘自《呂氏春秋:第七次脫離風俗》。 扎根者最尊貴,最尊者無對手。
第二,尺子的木頭要有程式,寸的玉要有瑕疵。
摘自《呂氏春秋時期:解難》。 一英呎長的木頭會有結; 一寸見方的玉石都會有瑕疵。
3.好書生,傻瓜的長處彌補了短板。
錯誤:借用。 這句話的大意是,乙個善於學習的人,總是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 "
第四,如果你不知道,以為自己知道,你也會是百劫宗門。
出自《呂氏春秋:聽》。 宗:本,根。 完整的句子翻譯為:我不知道,但認為我知道,這是萬惡之源。
第五,知識的繁榮大於成為身體,成為身體大於學習。
出自《夢夏紀尊師》。 沒有什麼比修身心更重要的了,修身心最重要的莫過於學習。
第六,如果命運不容易,如果美與惡不可動搖,那麼德行和德行就不可能不可分割。
智者與下者的名聲,都是由自己的言行決定的,別人給不了,就像命運改變不了,美與惡也改變不了一樣。
第七,你知道嗎,你知道嗎。 路過的人的煩惱是不知道的,並認為他們知道。
翻譯]意識到你不知道就是要有智慧。犯錯者的罪惡在於他不知道,但認為他知道。
8、求根基,十年後就得; 尋求結局是徒勞的。
出自《呂春秋孝》。如果從根源做起,一定能在一段時間後取得成果。 從節日結束開始一定是徒勞的。
9、想贏的人要先贏自己,想說別人要先判斷自己,想了解別人的人要先了解自己。
摘自《呂氏春秋時期:先祖》。 要拉攏別人,首先要讓自己沒有缺點,要評判別人,要先讓自己沒有缺點,要了解別人,就要先了解自己。
10.所有的軍隊都想成為許多人,他們的心也想成為一體; 如果三軍聯合起來,他們將立於不敗之地。
摘自《呂氏春秋初亡》。 三軍:舊指上軍、中軍、下軍,或左軍、右軍,也指全軍。 所有軍隊都希望寡不敵眾,在意識形態上保持一致; 如果全軍團結一致,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
魯氏《春秋》全文及譯文。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約西元前239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編纂的雜著,又稱《呂蘭》。全書共12期,8篇評論,6篇論著,共12卷16篇文章,20多萬字。 它寫於西元前 239 年,秦國統一六國前夕。
呂氏春秋時期分為十二期、八篇評論、六篇論著,共二十六卷,百六十篇,二十多萬字。 內容混雜,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農家、縱橫、陰陽等各種思想流派,所以《漢書文藝編年史》等都列入雜篇。 內容雖然混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在編纂上也不是沒有理論,在內容上也不是沒有系統。
正如《公眾》一書所說:“世界上沒有純白的狐狸,但有純白的皮毛,白色被拿走了。 編纂《呂氏春秋經》的目的,顯然是要匯聚各家的精華,形成乙個家族的思想,即以道家思想為骨幹,把各派的學說融合在一起。
呂不韋認為,該書對各學派思想的處理方式完全基於客觀性,對所有思想流派都持公平態度,一視同仁。 因為“私見使眼瞎,私聽耳聾,自私的關心使心發瘋”。 如果這三個人都是自私和精緻的,那麼就沒有公開的智慧。
如果智慧不公平,福氣就會一天天衰落,災難就會興旺發達。 “(《呂氏春秋》序言)。
呂氏春秋十二紀是本書的主要目的,也是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春史》、《夏史》、《秋紀事》、《冬史》。 每個時期有5篇文章,共60篇文章。 本書以《法天地》為依據,而《十二歷》是象徵“大元”的諸天,所以這部分以十二月令為線索,結合材料。
《春紀》主要論述養生之道,《夏日紀事》論述教學原則和理論,《秋紀事》主要論述軍事問題,《冬季紀事》主要論述人的素質問題。 八篇評論,現在是 63 篇文章,顯然刪除了一篇。 內容從開創性入手,一直講做人之道、治國之道、如何認分事物、如何用人、做王。
呂氏《春秋》儲存了先秦時期各派、各派的不同學說,還記載了大量古代史聞、古人遺言、古籍和一些古代科學知識,其中許多是其他書籍所沒有的。
過去,《呂氏春秋》深受人們的好評。 司馬遷稱其為“天地萬物,古今萬物的備”。 在《報任》中,仁如甚至將其與《周義》、《春秋》、《漢語》、《離騷》等相提並論。
東漢高祿在評論時說,這是“大於諸子之權”。
《呂氏春秋》是秦國宰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籍百科全書般的名著,共八部、六篇論著、十二紀元,共二十多萬字。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約西元前239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編纂的雜著(儒家、法律、道家等),又稱呂嵐。 全書共12期,8篇評論,6篇論文,共12卷,160篇文章,20多萬字。 >>>More
呂氏的春秋是秦香呂不韋(? 西元前 235 年),這本書寫於西元前 239 年左右。 關於《呂氏春秋》一書的寫作過程,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在戰國時期,魏有心靈君、褚有春神君、趙有平元君、齊有夢衛君都以愛扶客而享譽全球。 >>>More
秦朝就是秦朝。
《呂氏春秋》又稱《呂嵐》,是秦襄呂不韋所著,收集了客人的著作。 分《十二編年史》《八評》《六論》三部分,共26卷160條,是雜家代表作之一。 >>>More
春秋時期:(從奴隸制向封建主義過渡,西元前475年中國進入封建社會)西元前7年初,齊桓被任命為丞相,實行“敬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