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位址是指Internet協議位址,是IP位址的縮寫,IP位址是IP協議提供的統一位址格式,它為網際網絡上的每個網路和每個主機分配乙個邏輯位址,以掩蓋實體地址的差異。
IP是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即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線和通訊而設計的協議,在Internet中,它是一套可以使所有連線到網路的計算機網路相互通訊的規則,並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絡上通訊時應遵守的規則。 任何製造商生產的任何計算機系統都可以與網際網絡互連,只要它遵守 IP 協議。
IP位址是乙個32位的二進位數,通常分為四個八進位二進位數,IP位址通常用點十進位形式表示為ABCD。 其中 ABCD 是介於 0-255 之間的十進位整數。
IP位址是Internet上對主機進行定址的一種方式,也稱為網路協議位址,常見的IP位址分為IPv4和IPv6兩大類。
IP位址定址方案,即IP位址編譯方案,將IP位址空間分為A、B、C、D、E五類,其中A、B、C為基本類,D、E為組播和保留。
IP V4為四段數,每段最大255個,由於網際網絡的蓬勃發展,對IP位址的需求越來越大,使得IP位址的發放越來越嚴格。
IP 位址的分類。
D 類位址和 E 類位址,與主機位址和網路位址無關。
-
詳細說明 IP 位址的子網劃分。
-
IPv4 位址分為 A、B、C、D 和 E 類。
A類:,預設子網掩碼8,即。
其中,它是乙個環迴位址,用於本地環迴測試等目的);
B類:,預設紫璧正阻擋面罩16,即;
C類:,預設子網掩碼24,即;
D類:一般用於組播。
-
每個 IP 位址由 4 位小於 256 的數字組成,數字之間有乙個“.”“分開。 IP 位址為 32 位和 4 個位元組。
它以兩種格式呈現:二進位格式和十進位格式。 二進位格式是計算機認可的格式,十進位格式是從二進位格式“翻譯”而來的,主要是為了方便使用和掌握。
例如,十進位 IP 位址與二進位10000001 01100110 00000100 00001011相同。
網域名稱和IP位址是一對一的。
1)A類網路位址占用1個位元組(8位),最高位定義為0標識此類位址,其餘7位為實數網路位址。最後 3 個位元組(24 位)是主機位址,主機數為 2 24-2。 減去 2 就是全 0 和全 1,即在某個網路中,所有 0 個主機號都是網路位址,所有 1 個主機號都是廣播位址。
其他是主機位址。 範圍為:
2)B類網路位址占用兩個位元組(16位),最高的兩位定義為10來標識此類位址,其餘14位為實數網路位址。主機位址佔接下來的兩個位元組(16 位),主機數為 2 16-2。 範圍為:
3)C類網路位址占用3個位元組(24位),這是最通用的Internet位址。最高的三位 110 用於標識此類位址,其餘 21 位是真正的網路位址,因此 C 類位址支援 2 個 21-2 網路。 主機位址佔最後乙個位元組(8 位),每個網路最多可以有 2 個 8-2 個主機。
範圍為: 4) D 類位址相當新。其標識標頭為 1110,用於組播,例如用於路由器修改。 範圍為:
5) 對於 E 類位址,標識標頭為 1111。範圍為:
子網掩碼是乙個特殊的IP位址,用於指示IP位址的網號部分和主機號部分。 子網掩碼的格式與IP位址的格式相同,網號對應的所有部分均填寫為1,主機號對應的所有部分均填寫為0。 也就是說,子網掩碼表示 IP 位址的所有 1 個網路號和所有 0 個主機號。
-
01 IP位址主要分為A類、B類和C類、D類和E類。
02 首先,A類位址從0開始加擾,共有126個網段,這類位址主要分配給骨幹網進行重新分配。
03 B類位址,以10開頭,即前兩個必須是10,大約有16000多個網段,主要用於中型網路。
04 最後是C型位址,固定為前三位,固定為110,每個網段只能連線254臺主機。
05 D類和E類在該州不太常用,其中D類用於組播,E類僅用於試用。
-
A 類位址的第一組數字是 1,126。 (注意,數字 0 和 127 不是 A 類位址,數字 127 是為內部環迴功能保留的,數字 0 表示位址是本地主機,無法下發。 )
B 類位址的第一組數字是 128,191。
C 類位址的第一組數字是 192,223。
IP 位址是乙個 32 位二進位數,通常分為 4 個“8 位二進位數”(即 4 個位元組)。 IP 位址通常以“點十進位”的形式表示,其中 a、b、c、d 是介於 0 和 255 之間的十進位整數。
IP 位址是一種在 Internet 上對主機進行定址的方法,也稱為網路協議位址。 常見的 IP 位址分為兩類:IPv4 和 IPv6。
《計算機網路與通訊》的內容涵蓋了計算機網路和資料通訊的基本概念、原理、技術和應用,反映了資料通訊和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最新進展。 主要包括計算機網路概述、資料通訊基礎、網路架構、區域網、通訊網和廣域網、網路互聯技術、網際網絡、網路作業系統、網路管理與安全技術、網路綜合實驗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