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壩建成後,三峽將擁有壯麗雄偉的名景。 永久性航海大樓的建設可以改善長江三峽的通航條件,從上海起航的萬噸級船隊可以通過永閘直達重慶。
三峽工程在旅遊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檀子嶺觀景台是三峽大壩工程旅遊的制高點,爬上檀子嶺,眺望遠方,三峽大壩工程的景觀一目了然,盡收全景。 三峽大壩工程施工現場,翻滾的海浪聲、沸騰的人聲、轟鳴的機器聲無不在耳邊,匯聚成一首熾熱澎湃的勞動交響樂。
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從宜昌到重慶綿延650公里的人工湖。 三峽大壩就像一條龍翱翔在河裡,又像一道美麗的彩虹躺在河面上。 群山綠水、小島、蜿蜒溪流、峽谷縱橫交錯,美麗的自然風光一定會讓人有參觀畫廊的感覺。
-
法新社、英國電視台4頻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半島電視台等20餘位中外記者正在報道三峽庫區,他們來到三峽大壩旁的中華鱘魚研究所,見證三峽大壩建成後中華鱘魚的“新生”。
中華鱘是長江特有的珍稀水生野生動物,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和沿海大陸架。 中華鱘可以長到五公尺長,重達1000斤,但它的性格很溫柔。 每年,數以千計的成年中華鱘從長江口逆流而上3000英里,到它們的家鄉金沙江產卵和孵化。 孵化出的魚苗會順流而下,回到海浬生活,迴圈不變。
葛洲壩、三峽大壩的相繼建設,切斷了中華鱘的繁殖回程通道,洄游繁殖的中華鱘數量開始減少。 為了防止中華鱘滅絕,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一直在圈養養養養中華鱘。 中華鱘魚研究所成立於1982年,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中華鱘保護的研究機構。
每年,我們從葛洲壩捕撈洄游野生中華鱘,運至中華鱘養殖和人工授精研究所,以保護和繁衍中華鱘,維護生態平衡。 該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劉登洪告訴記者。
湖北省宜昌市黃柏江新島研究所,在葛洲壩前捕獲的三條野生鱘魚正在休養。 10月25日,該研究所正式啟動了今年秋季中華鱘的養殖工作。 11月3日,在科研人員精心細緻的培育下,第一批中華鱘魚苗順利生產。
在乙個安靜的水池裡,記者看到了三條野生鱘魚:一位不久前一次產了50公斤卵的“英雄媽媽”正在安靜地休息,另外兩條鱘魚正在悠閒地游動。 在另乙個地方,幾隻人工繁育的第一代鱘魚也進入了成熟期,它們將在研究所孵化為第二代,屆時中華鱘的人工繁殖研究可以進入乙個新的階段。
據介紹,早在1984年,該研究所就成功地開展了中華鱘幼魚人工養殖試驗。 1988年,研究所掌握了中華鱘捕撈、貯藏、誘導、施肥、脫粘、孵化、暫養、養殖、放生一整套技術體系。 本世紀初,該研究所的活鱘卵採集技術成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經過20多年的研究,中國鱘魚研究所已經掌握了一套科學、規範、成熟的鱘人工養殖技術。 同時,該研究所不斷放生中華鱘幼苗,使其重新融入野外。
據中華鱘研究所統計,自1984年中華鱘首次養殖放生以來,該研究所已將470多萬尾大小不一的中華鱘放流到長江和珠江,使這些珍稀魚類仍能世代生活在長江中。
陪同此行的三峽辦表示,自三峽工程建設以來,中國已投入300億元有效保護周邊生態環境,中華鱘就是其中之一。 (完)。
-
三峽大壩於2006年5月20日竣工。
三峽大壩工程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建設,包括主樓和導流工程,全長約3335公尺,壩高185公尺。
經國防局批准,三峽水庫於2011年9月10日0時00分正式啟動第四次175公尺試驗蓄水,18日水庫水位已達到19:00。
2012年7月23日,三峽樞紐開通了7個深排洪洞。
抗旱性
在下游發生嚴重乾旱時,三峽可以加大排水力度,增加洩洪流量,使抗旱形勢得到有效緩解。 三峽工程總設計師、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表示,抗旱功能是三峽水利工程的一項新功能。
他說,三峽工程在設計時,只有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等功能。 補水功能是兼顧下游兩岸居民用水和生產用水量,同時也要滿足抗旱的需要。 這部分用水需求量比較大。
如今,歷時17年的三峽工程建設期已全面完工,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展現出雄偉的面貌。 特別令人欣慰的是,三峽建設者不僅創造了水電建設史上的多項世界紀錄,而且對已竣工的單元工程質量進行了控制。
-
三峽工程將分三期建設,這是因為三峽工程必須分三期建設。 施工引水是水利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工藝。 水利工程是在河流上進行的,這需要“切斷”河水,從而避開了河流中的建築工地,並從另一條渠道向下游流動。
三峽工程三斗坪大壩所在地有一中堡島,將長江分為大河和后河,大河幅寬900公尺,后河幅寬約300公尺,為河床分期改道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條件。 根據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批准的“明航道通航三期改道”建設方案,1993-1997年為專案籌備工程和一期工程。
籌建工程主要任務為:壩區徵地安置(含外部運輸和砂礫堆場)、場地平整、場內外交通工程(含西嶺長江大橋、壩區碼頭工程等)、供電、給水、排水、給風、通訊、倉儲等系統、房屋建設、 砂石、混凝土、製冷系統、綜合加工企業等。
一期工程主要任務為:填平一期土石圍堰,圍住中堡島和後河右岸,形成一期基坑,排乾水,開挖新花崗岩,修建混凝土導流通航明渠,長江水流和過往船隻仍通過河道。 導流渠和左岸臨時船閘建成後,拆除一期土石圍堰,進行三峽工程首次截流。
1997年11月8日,大壩攔河工程順利完成,標誌著工程一期工程的完成和二期工程的開工。
1998年至2003年,工程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在乾旱期完成土石圍堰二期上下游的填築,排乾圍堰圍河基坑內的水,開挖到鮮石, 澆築混凝土重力壩、左岸電廠、立式公升船機、左岸無溢流壩等壩段的洩洪,澆築水電廠,安裝第一批水力發電機,並在左岸建造永久船閘。長江流經導流明渠,過往船隻駛過導流明渠或臨時船閘。
2002年11月6日,對三峽工程進行了第二次攔截。 攔截成功後,將碾壓混凝土圍堰修復至導流明渠高程140公尺,長江水從洩洪壩段底部的22個導流底孔排出,船舶通過臨時船閘。 2003年6月1日,三峽水庫開始蓄水,6月中旬蓄水至135公尺,永久水閘開始開啟,10月,第一批機組開始發電。
從2004年到2009年,工程階段的第三階段,主要任務是:完成右岸廠房壩段和右岸無溢流壩段的混凝土澆築和相應的金屬結構安裝,右岸電廠,左岸、右岸電站全部26臺機組的安裝, 所有輸變電工程,完成垂直公升船機,拆除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及下游土石圍堰,堵塞洩洪壩段導流底孔河床。
-
2006年5月20日,全長約2308公尺三峽大壩全線建成,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大壩於1992年當選為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員。
施工獲批,1994年正式開工建設,2003年6月1日下午開工儲水發電,2009年竣工。 三峽水電站。
大壩高程185公尺,蓄水高程175公尺,水庫長2335公尺,總投資1億元,安裝單機容量70萬千瓦水電機組32臺。
三峽電站最後一台水電機組於2012年7月4日投產,這意味著裝機容量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於2012年7月4日成為全球最大的水電站和清潔能源。
生產基地。 <>
三峽大壩的作用:
建成後,三峽大壩每年將提供約1000億千瓦時的電力。
發電有效解決了電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可以自由調節水位,控制下游地區的用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水資源的利用。
三峽大壩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運效益,為內陸和沿海連線提供了便利,同時三峽大壩建成後是國家5A級景區。
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
建造三峽大壩的目的是:防洪、發電、航運、水產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 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綜合效益最大的水利工程,在防汛和航運方面發揮著巨大效益。
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了乙個600公里長的水庫,用於分階段蓄水,成為世界上罕見的新景觀。
專案建成後,水庫正常蓄水水位175公尺,防洪庫容積1億立方公尺,水庫總容積達393億立方公尺,可充分發揮其在長江中下游防洪系統中的關鍵骨幹作用, 並將大幅改善長江上宜昌至重慶660公里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充分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乙個巨型電站都無法比擬的。
三峽水庫執行時,防洪庫容量為1億立方公尺,水庫每秒可減少洪峰流量27000-33000立方公尺,是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水庫將把水還給西南重要城市重慶,航程里程將提高660公里,年單程通航能力從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 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第乙個改善航運條件的關鍵工程,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當之無愧的工程。
-
三峽水庫建在宜昌,是長江上中游的分界線。
長江上游落差大,流量快,發電能量大。 長江作為中國最大的河流,水量大而穩定,有利於發電。 三峽地區地質構造穩定(不易發生**、滑坡等自然災害。
三峽大壩的建設。
這個龐大的工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峽大壩的選址最初包括南京關、太平溪、三斗坪等多個候選壩址。 三斗坪大壩的最終選址位於葛洲壩水電站。
上游38公里,地勢開闊,地質條件堅硬花崗岩,強度小。
河中有一沙洲,將長江一分為二,左側約900公尺寬大江和河岸上的小山丘檀子嶺,右側寬約300公尺厚厚,可為分期施工提供便利。
-
三峽大壩。
建成後,為長江流域防洪發電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僅將靖江段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而且基本緩解了上游對武漢市、洞庭湖區和江漢平原的洪水。
威脅。 三峽電站關閉。
平均約為1000億千瓦時。
年發電量相當於每年節約煤炭5000萬噸,大大減少了空氣汙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排放。 然而,對於三峽大壩的建設,一直有正面和負面的意見。
由於庫區泥沙堆積帶來的問題,大壩下河流的侵蝕、遷移、生態環境、文物、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等的影響也很明顯。 因此,如何科學地總結三峽大壩的得失,也是科學界的一項重大而艱鉅的任務。
地球陸地上的大量儲水,海洋中水的相對減少,必然會產生地球原有重心的位移,因此,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速度必然會發生變化,三峽大壩可能會對地球的自轉中心產生影響, 但世界上還有不少像三峽這樣的水利工程,三峽蓄水連前十都進不了,乙個三峽水庫也掀不起地球上任何“風浪”。 >>>More
大家好。 大量的水蒸氣在三峽大壩上空蒸發,因為水蒸氣太多,形成壓力,向四面八方擴散,這些水蒸氣把重慶和四川上空的雲層全部吹走。 這導致萬里無雲,導致沒有下雨,天氣炎熱。 >>>More
在三峽的700裡範圍內,兩岸都是連綿不斷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 懸崖峭壁,峭壁遮住了天空和太陽,直到中午和午夜才看到太陽和月亮。 >>>More
翻譯:每天早晨陽光明媚,寒風凜冽,樹林和山澗中一片冷寂,高處常有猿猴生長,猿猴的聲音很清脆,在山谷中都能聽到,清脆的聲音不斷熄滅。 >>>More
說到三峽,每個中國人都會想到長江三峽,但當你問中國有多少個三峽時,很多人都會驚嘆不已? 事實上,中國有九個三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