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問題應該在兩個過程中考慮:
1.因為當只加F1時,物體沿勻速直線向東運動,所以向西滑動摩擦力為10N,去掉F1,加上F2,直到物體速度為0,物體速度方向保持不變,所以物體的滑動摩擦力仍然向西10N。
2.但從這一點開始,物體開始做勻速運動,直到速度為0,之後物體靜止不動,因為最大靜摩擦力大於滑動摩擦力,即最大靜摩擦力大於10n,而f2=10n方向向西,所以物體最終停了下來, 靜摩擦力為向東10n方向。
-
在樓上,讓我們弄清楚摩擦的定義和性質!
瞬時摩擦不變! 因為運動狀態沒有改變!
還是10牛,方向是西邊!!
否則,正如兩人所說,拉力和摩擦力抵消,加速度為零,物體不會永遠移動? 這顯然是荒謬的!
-
鄭重同意婁的意見!!
我沒有說其他同志物理學得不好,他們回答得好像他們是真的一樣。
我不會重複答案,只是仔細注意問題。 任何在學習物理時遇到過這種事情的人。
-
摩擦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摩擦也分為靜摩擦和滑動摩擦。 在這個問題中,物體是相對於地面運動的,所以它是一種滑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的大小為10n
滑動摩擦的大小取決於接觸面和正壓,去掉F1並用物體的初始運動方向代替F2或向東,接觸面和正壓不變,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仍然是西邊,大小仍然是10Nf Mo = 10n,向東。
-
摩擦力為10n,方向為東
-
大小為10n(等於拉力),方向為水平向東(與拉力方向相反)。
-
摩擦力為10n,方向為西。
-
1.摩擦。
1)定義:兩個物體在即將發生或已經相對運動時相互接觸。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稱為摩擦力。
2)物體之間發生摩擦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首先,物體相互接觸並受到擠壓。
二、接觸面不光滑。
第三,物體之間存在趨勢或相對運動。
2.滑動摩擦。
1)定義:乙個物體在另乙個物體表面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2)實驗研究哪些因素與滑動摩擦的大小有關:為什麼在實驗過程中使用彈簧秤拉動木塊來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因為彈簧刻度測量的是張力的大小,而不是摩擦力的大小。
當木塊勻速直線運動時,木塊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木板在木塊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根據兩種力平衡的條件,拉力的大小應等於摩擦力的大小。 因此,測量拉力的大小,即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大量實驗表明,滑動摩擦的大小僅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 壓力越大,滑動摩擦越大; 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越大。
3)滑動摩擦力是阻礙物體相互接觸的相對運動的力,不一定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也就是說,摩擦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以是使物體運動的驅動力,並且應該清楚,“相對運動”的障礙是以相互接觸的物體為參照。 “物體運動”可以基於其他物體。
例如,在實驗中,當將重物放在木塊上,並用彈簧秤拉動木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時,由於木塊在其上的靜摩擦力,重物隨木塊從靜止變為運動。 具體如下:
當塊體通過張力從靜止向前移動時,重物相對於塊向後滑動,塊體給重物乙個摩擦力,防止其向後滑動,並且該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因此,重物不會相對於木塊滑動,此時的摩擦力就是靜摩擦力。
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與物體之間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5)在研究實際問題時,為了簡化而經常使用“理想化”的實踐,例如乙個物體在另乙個物體的光滑表面上,這意味著如果兩個物體處於相對運動狀態,則它們之間沒有摩擦。
3.靜摩擦力。
靜摩擦是由兩個彼此靜止的物體相互作用產生的。
4.滾動摩擦。
當乙個物體滾動而不滑動或有在另乙個物體表面滾動的趨勢時,由於兩個物體在接觸部分受壓變形而對滾動的阻礙作用稱為“滾動摩擦”。
-
1)當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處於相對運動狀態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有一種力阻礙了它們的相對運動,稱為摩擦力。摩擦本質上是由電磁力引起的。
2)物體之間發生摩擦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兩個物體相互接觸。
第二:兩個物體相互擠壓,變形並具有彈性力。
第三:兩個物體彼此相對移動或有相對移動的趨勢。
第四:兩個物體之間的接觸面粗糙。
這四個條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彈性的地方,不一定有摩擦。
但是,哪裡有摩擦,哪裡就一定有彈性。
摩擦力是一種接觸力和驅動力。
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是從主動力或主動先決條件入手,並進行力分析。
常用方法:假設方法——假設力存在的方法。
當你走在路上時,你的腳不會因為鞋底和地面之間的摩擦(靜摩擦)而在地面上打滑。 相反,當你在雪地、冰上或極滑的瓷磚上行走時,你會滑倒,因為你的鞋底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太小。 這種雙管齊下的經驗告訴我們,摩擦對於我們走路至關重要。
不僅在兩個物體之間相對運動的情況下,而且在相互接觸但沒有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之間也存在摩擦。 之所以能夠站在斜坡上而不滑下來,是因為你的鞋底與斜坡有足夠的摩擦力。 你之所以能夠用釘子將兩塊木板釘在一起,是因為釘子與木板有足夠的摩擦力。
事實上,只要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並且它們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就一定存在摩擦。
由此我們可以說,阻礙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相對運動的力(或阻礙其相對運動的趨勢)稱為摩擦力。
-
定義和解釋。
當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處於相對運動狀態或具有相對移動的趨勢時,它們沿接觸面的切向具有障礙相位。
對於滑動的效果,這種現象稱為摩擦; 這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稱為摩擦力。
摩擦力是電磁力的一種表現形式。 生。
力學: 1. 相互作用產生變形;
2。物體的微觀凸面和凹面產生相互的機械嚙合;
3。發生分子鍵合。
嚙合件相互犁耕的阻力和粘接接頭的剪下作用稱為摩擦力,是電磁力的作用。
靜摩擦。 --在外力作用下,如果只有相對滑動傾向,沒有發生相對滑動,那麼這種阻礙作用稱為靜摩擦,這種阻礙力稱為“靜摩擦”。 靜摩擦力不是乙個固定的值,它隨外力而變化,使物體從靜止變為運動的臨界值稱為最大靜摩擦力。 安靜。
摩擦力可以是零和最大靜摩擦之間的任意值,即零滑動摩擦。
--當乙個物體相對於另乙個物體滑動時,在其接觸面上產生的摩擦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還有通常不需要的滾動摩擦。
-
摩擦力是兩個不光滑的物體接觸並相對移動時發生的力,摩擦力是一種自然力,可以表現為阻力或運動。 你不能只說摩擦不好。
摩擦力可分為滑動摩擦、靜摩擦、滾動摩擦等。 詳見教科書!
-
摩擦的本質是電磁力。 摩擦力是由於接觸面的不平整而產生的,雙方的部分原子被困在對方的結構間隙中,相互吸引。 製造阻力。
靜摩擦力相對較大,因為兩者之間的接觸面較大。 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
摩擦力是當兩個表面相互運動或具有移動趨勢時施加在兩個表面上的物理力。 從廣義上講,物體在液體和氣體中移動時也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 作為乙個隱喻,摩擦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被用來描述阻礙進步的力量。
-
一般來說,在桌球運動中,摩擦力是指桌球表面與球拍接觸的厚度,在一定範圍內,摩擦力越薄,摩擦力越輕,摩擦力越厚,如果與球表面接觸過多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球將被抵消並造成不良後果!
-
三個重要力的摩擦力——靜摩擦力。
-
摩擦有三種型別:靜摩擦、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 滑動摩擦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度的大小和壓力的大小有關。 壓力越大,物體的接觸面越粗糙,產生的滑動摩擦力越大。
-
解:(1)在4 6 s內,GB=27 N,A和B均勻速運動,A向左滑行的距離為S3=4 m
A 受到水平繩的拉力 F3 = (GB+G) 2= NWF3 = F3S3 = 74 J
2) 在 2 4 秒內,重力 GB = 50 N,向左滑動距離 S2 = 2 MB 下降距離 H2 = S2 2 = 1 m
wgb=gbh2=50 j
功率 p= wgb t2= 25 w
3)在0 2 s內,A和B均為靜止狀態,GB=20 N,水平吊繩組的拉力F1=(GB+G) 2=15 N
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靜摩擦力,f1=f1=15 n由力的平衡條件得到
在 4 6 s 中,力的平衡條件從標題中獲得 f3 = f3 = n,並且 a 在 2 6 s 內經歷的滑動摩擦的大小沒有變化。
因此,a 在 2 4 s 內經歷的滑動摩擦有大有小,f2=f3= n
-
不,根據雙力平衡的條件,當物體以勻速沿直線運動時,摩擦=推力,一旦物體不以勻速直線運動(改變方向或加速度),摩擦力與推力無關。
此外,當所使用的力不推動物體時,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根據兩種力平衡的條件,摩擦力等於推力。
然而,摩擦力和推力總是兩個方向相反的力,不一定大小相同。
-
摩擦發生的條件是兩個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當ab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b之間就有摩擦,大小為f=n,即摩擦係數,n為互壓。
什麼時候 b 之間沒有摩擦? 當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ab之間就沒有摩擦力,例如,當ab和斜面一起自由落體時,三者都處於失重狀態,ab之間沒有摩擦力,例如,當ab和斜面在外層空間中僅受到垂直於斜面的引力時, B 之間沒有摩擦。 例如,如果將 b 放置在水平面上,則 b 之間沒有摩擦。
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確定是否存在相對運動的傾向,我的思維方式是:
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時,當它們相對靜止時,如果沒有摩擦,則上述物體的合力不為0,則存在靜摩擦力,如果沒有摩擦力,則上述物體的合力為0,則沒有靜摩擦力,兩個物體相對滑動, 當彼此之間有壓力(或支撐力)時,就會產生摩擦。
-
增加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有兩層含義:一是物體受到水平力時,可以增加地面提供的靜摩擦力的最大值,該力等於該力的大小,方向相反,這就是為什麼壓力越緊的原因, 推動物體所需的力越大;其次,它可以增加物體滑動時地面提供的阻力(滑動摩擦力)。 水平方向的壓力越大,壁體提供靜摩擦的能力就越大,壁體提供的靜摩擦力只需要與物體的重力平衡,因此靜摩擦力保持不變。
問題3:重力與質量成正比,所以當重力和壓力相等(水平放置等)時,重力與f=n的最大靜摩擦力成正比,也就是你說的力,結論是有效的。
不難弄清楚這一點。
在直拉的情況下,拉力f1=umg=f用於達到臨界狀態,其中u為臨界靜摩擦係數,m為水泥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f為最大靜摩擦力。 >>>More
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摩擦所做的負功。 力作用在運動物體上,如果力不分解運動方向上的投影,則不做功,如果存在一致的投影方向,則做正功,如果存在相反的投影方向,則做負功。 而且摩擦力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是做負功的,也可以說是運動物體克服了摩擦力做功。 >>>More
滾動摩擦的產生是由物體與平面接觸點處的變形引起的。 物體在重力作用下被壓入支承面,同時也因壓縮而變形,因此在向前滾動時,其前面的支承面被抬起,使面向物體的支撐的彈力n的作用點從最低點向前移動, 所以彈性力N和重力G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形成乙個阻礙滾動的力耦矩,這就是滾動摩擦。滾動摩擦的大小是用耦合力矩來衡量的,與正壓成正比,成比例係數稱為滾動摩擦係數δ,它在數值上等價於滾動物體質心的力臂的彈性力,因此具有長度的維度; 它與滾動物體和承載面的材料、硬度等因素有關,與半徑無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