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問題需要不同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組成,這意味著它們不會被重複使用。
從題幹可以看出,H+大於物質是酸,從給定的陰離子來看,它只能是SO4 2(因為Oh-,HCO3-和H+不能大量共存,而H+溶液H+由H+和Cl組成--應該相當於物質B的引入為H2SO4
根據C必須含有Cl-的知識,已知A可以與其他物質一起沉澱,因此它必須含有Ba2+,那麼陰離子只能是OH-,而C中的陽離子可以是Mg2+。
所以 A 是 BACL2, B 是 H2SO4, C 是 MGCL2, D 是 NH4HCO3. 所以結論是不正確的
-
這道題是2011年四川省高中入學考試中的一道題,答案是D; 分析:只有Baso4、BaCO3和Mg(OH)2能形成白色沉澱,所以A只能是BA(OH)2;溶液B中的C(h)>表示B為硫酸; 丙烯酸溶液。
AgNO3溶液中存在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物,說明C為MgCl2,故Ding為NH4HCO3。
答案:d
-
這四種物質是:
答:鋇(OH)2B:H2SO4C:MGCL2 D:NH4HCO3,所以術語D是錯誤的。
-
離子的測試方法如下:
1.碳酸根離子:稀鹽酸。 當碳酸根離子遇到稀鹽酸時,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當產生氣體時,證明被測物質中含有碳酸根離子。
2.氯離子:硝酸銀和稀硝酸。 銀離子會與氯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銀,形成沉澱,但由於碳酸銀也不溶於水,因此使用稀硝酸,在不產生氣體時,證明被測物質含有氯離子。
3.銀離子:氯化鈉。 銀離子與氯離子結合形成氯化銀形成沉澱。
4.氫氧根離子:酸鹼指示劑,無色酚酞。 如果酚酞變紅,則被測物質含有氫氧根離子。
5.亞鐵離子:溶液中呈淺綠色,即被測物質中含有亞鐵離子。
6.銅離子:氫氧化鈉。 銅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形成氫氧化銅,產生藍色沉澱。
7.銨離子:使用鹼和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 銨離子與鹼反應生成鹼性氨氣,使石蕊試紙變藍。
8.鋇離子:稀硫酸。 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結合形成硫酸鋇,形成沉澱。 <>
9.亞鐵離子:在溶液中滴加K Fe(CN),生成藍色沉澱; 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該溶液不呈紅色,然後加入新的氯化水,溶液變為紅色。
10.鐵離子:將KSCN溶液滴加到溶液中進行反應,溶液變成血紅色; 將NaOH溶液滴加到溶液中,生成紅棕色沉澱。
-
陽離子測試是化學中的基礎知識點,如果不能掌握好,很容易失分。
陽離子的檢測方法
1、火焰顏色反應:Na+:黃色; K+: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看到); ca2+:磚紅色;
2. H+:H+酸性。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時,潤濕時,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3、NH4+:在供試液中加強鹼(NaOH)加熱,產生氣體,使濕紅石蕊試紙變藍;
nh4++oh-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4.Fe3+:血紅色KSN或NH4SCN溶液:Fe3++SCN-==Fe(SCN)]2+;通過NaOH溶液紅褐色沉澱:
fe3++3oh-==fe(oh)3↓
5.Fe2+:遇到NaOH溶液時,生成白色沉澱,在空氣中迅速轉化為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沉澱
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在供試品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無明顯變化,再加氯水使血稿中出現紅色:2Fe2++Cl2==2Fe3++2Cl-; fe3++scn-==fe(scn)]2+
6.Mg2+:在NaOH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澱,過量的NaOH沉澱不溶:Mg2++2OH-==mg(OH)2,但沉澱物可溶於NH4Cl溶液;
7.Al3+:NaOH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澱(適量),過量沉澱溶解NaOH溶液: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8.Cu2+:在NaOH溶液中生成藍色沉澱,受熱變成黑色沉澱:Cu2++2OH-==Cu(OH)2; cu(oh)2cuo+h2o
9.Ba2+:在稀H2SO4或硫酸鹽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澱,稀Hno3沉澱不溶:Ba2++SO42-==BaSO4
10、AG+: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澱,迅速變成褐色沉澱,溶於氨AG++OH-==AGoh;
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稀 HCl 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然後用稀 HNO3 生成白色沉澱:AG+ +Cl-==AGCL
1.催化燃燒。
催化燃燒氣體感測器利用催化燃燒的熱效應原理,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可燃氣體在檢測元件的載體面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無焰燃燒,並輸出與可燃氣體濃度成正比的電訊號。 通過測量鉑絲電阻變化的大小,可以知道易燃氣體的濃度。 主要用於可燃氣體的檢測,輸出訊號線性好,指標可靠,價格便宜,與其他非易燃氣體無交叉感染。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