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2+h2o-->h2co3
h2co3-->h+
hco3-hco3---h+co3
因為在水溶液中電離2,3的電離有乙個電離平衡常數,可以查表,可以計算出電離兩步中電離氫離子的總量,而且因為石蕊溶液有一定的指示範圍,所以需要一定濃度的H+才能改變它的顏色, 而在上述反應中,電離的H+沒有足夠的濃度,所以不能使指示劑產生明顯的顏色變化,所以二氧化碳雖然是酸性氣體,但其水溶液是極強的酸性,所以不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指示劑能變色的原理是它所含的物質與H離子反應形成有色物質,因為H離子的濃度低,生成的物質較少,所以看起來顏色沒有變化。
-
它一定是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酸,二氧化碳只是一種酸性氣體,還不是酸,只有溶於水後才能變成紅色,生成碳酸。
-
二氧化碳熔融產生少量碳酸 碳酸是一種弱酸。
如果只溶於水,就不會變色,所以不是耐水的原因,自然不能證明是碳酸使石蕊變色,也不能證明二氧化碳是酸性的。
-
二氧化碳溶於水形成碳酸,揮發性強,一旦形成碳酸,又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
只有當它溶於水形成碳酸時,它才能變成紅色。
-
紫色石蕊。 供試品溶液變紅是因為紫色石蕊在CO2 H2O加熱後又恢復了紫色,原因是:H2CO3(加熱)CO2 H2O加入活性炭中。
由於活性炭對石蕊分子的吸附,溶液逐漸變得無色透明。
-
解題思路:根據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鹽滲漏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進行分析;
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二氧化碳與水結合生成碳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汁在測試前變紅。
所以選擇 d 評論:
本問題的主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考點評:本題考察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和指示劑的變色,酸使石蕊變紅,石蕊變紅
-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2+H2O=H2CO3;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紫色石蕊遇酸或遇鹼會變色,遇酸時變紅,遇鹼性變藍,所以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所以答案是:
-
正確的 二氧化碳氣體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因為CO2與水反應生成酸,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變紅。
co2 + h2o==h2co3
-
將二氧化碳通入舊石蕊試液中,然後加熱溶液後,出現的現象是:()飢餓。
a.變紅。
b.首先它變得腐爛和嫉妒紅色,然後是紫色(正確答案)。
c.它先變紅,然後變無色。
d.它首先變成藍色,然後變成紫色。
-
然後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其現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因為二氧化碳與水結合形成碳酸,反應的字面表達是:二氧化碳+水碳酸然後加熱,觀察到的現象是紅色褪色並恢復紫色, 表示碳酸不穩定,反應文字表示式為:
碳酸二氧化碳+水
因此,答案是: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二氧化碳+水碳酸,紅色褪色後恢復紫色,二氧化碳碳酸鹽+水
-
在我看來,二氧化碳能夠使石蕊溶液變紅。
下面我們來看看石蕊變色的機制。
Limus是一種弱有機酸,相對分子量為3300,在酸鹼溶液的不同作用下改變其共軛結構並改變顏色。 也就是說,在溶液中,隨著溶液的酸度和鹼度的變化,其分子結構發生變化,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變化:
在酸性溶液中,分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使溶液呈紅色; (由於 [h+] 的增加,平衡向左移動)。
在鹼性溶液中,石蕊水解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產生的酸離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因此溶液呈藍色; (由於 [oh-] 的增加,平衡向右移動)。
在中性溶液中,分子和酸離子共存,產生紫色。 ([hz]=[z-])
-
CO2是一種酸性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鹽H2CO3,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CO2不能把“幹”紫色石蕊“試紙”變成紅色(因為沒有水,也不能產生碳酸)。
將C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試液”變紅(注意區分上面的“紫色”、“試紙”和“試液”)。
二氧化碳的化學式為:CO2。 二氧化碳分子由兩個氧原子和乙個碳原子通過共價鍵組成,常溫下為無色無味氣體,密度大於空氣,易溶於水,不支援燃燒,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More
Ca(OH)2+CO2=CaCO3 (沉澱) + H2O2CaCO3+CO2+2H2O=2Ca2+ +4(HCO3)- 分離在上面,合成乙個是底部: >>>More
二氧化碳之所以被稱為“溫室氣體”,是因為它具有隔熱作用,強烈吸收地面發出的紅外長波輻射,並通過光化學反應將熱能釋放到大氣中。 >>>More
在我國,焊接作業需要有執照,焊工是屬於准入類的工作型別,在技術人員的專業資格中,81類工作中只有5種屬於准入類,焊工就是其中之一,而實際情況是,大多數行業從業者都是無證作業。 隨著技術的不斷標準化和行業的相關要求,越來越多的人想拿焊接證書,證書的優勢還是很大的,首先,證書和非證書的工資差別很大,往往能夠達到兩倍以上或更高的水平。 因此,短期焊工培訓問題自然成為從業者關注的問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