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知道光速是乙個固定值,是3 10(到8次方)ms,也就是每秒30萬公里,光速是最大速度,這是乙個不可逾越的速度。
我們也知道,光是由電磁波物質形成的一種物質現象。
光與聲音具有相同的都卜勒效應,即當光源離我們很遠時,光譜線會紅移(波長變長,頻率變小,能量減小),反之紫移(波長變短,頻率變大,能量變大)。 這種效應在天文學中被廣泛使用,是測量天體運動速度的唯一方法。 我們已經實現了超音速飛行,我們一定能夠實現超光速飛行,但是,超光速不會帶我們回到過去,只會以更快的速度飛向目標。
沒有任何現象表明光速會違背物理學原理。 量子物質的運動規律和物理規律與原子和分子物質不同,因為量子物質是以電磁場能量作為運動的驅動力,而原子物質和分子物質則依靠外力作為運動的驅動力,兩者有著根本的不同。 但是以光速運動的量子並不違反物理定律,這完全可以用電磁場理論來解釋。
星光以光速行進數百億光年到達地球,它不是回到過去或停留在過去,而是直接到達地球。 在天文學中,我們觀察到了超光速現象,這表明超光速是一種真實的物理現象。
光速是多少? 光速是相對於光源的光速。 相對於觀察者,以光速運動的物體發出的另乙個物體(或光)的速度應該更快,這樣才能實現比光速更快的運動。
這種理解並不違背物理學原理。
當我們了解能量的本質時,就不難理解並實現超光速運動。
至於我們能不能看到過去,我覺得是有可能的,如果時間可以摺疊......
-
我看過過去,我可以用數位相機,其實我任何時候看到的都是我所看到的過去。
-
我認為光是可以超越的。
只是還不能超越,但一些科學家發現了超越現象,這只是一種現象。
從理論上講,時間會減慢到接近光速的速度。
超過光速,時間就會倒流。
-
因為光速不會改變定律。
隨著速度的變化,時間的速度也必須隨之變化,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光速。 假設一旦速度超過光速,那麼時間的流速就會為負,這樣理論上時間就可以倒流了。
所謂速度是用時間來衡量的,所以光速只有在不浪費時間的情況下才能繼續保持下去。 換句話說,如果達到光速,時間流逝的速度將變為零。 在這一點上,時間靜止了。
只有在這種零時間狀態下,它才能與光子並肩飛行。 當時間為正時,我們無法趕上光子,不是光子變快了,而是我們的速度變慢了,時間值越大,我們的速度就越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光速保持不變。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首先在牛頓的經典力學和麥克斯韋的經典電磁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四維時空”的概念,認為時間和空間不是絕對的,但絕對是其中之一——時空,在時空中運動的觀眾可以建立“自己的”參照系,定義“自己的”時空(即 “3+1分解”的四維時空),不同觀眾定義的時空可以不同。
具體來說,在閔的時空中:如果乙個慣性觀察者 (g) 相對於另乙個慣性觀察者 (g'),然後他們定義時間(t vs. t') 和空間 (AND) 滿足洛倫茲變換。在這種變換關係下,我們可以推導出“尺子收縮”和“鐘形慢速”的影響,詳見狹義相對論文章。
因為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沒有高速運動的觀察和經驗,所以時空的絕對觀無疑是古代科學技術層面的真理,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更新了人們的世界觀,為廣義相對論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類別: 教育, 科學, >> 科學與技術.
分析:如果我們能走得比光速快,那就意味著你能趕上光速。 當一束光在1000年前出現時,而你現在以1500倍的光速行進,這意味著你可以趕上1000年前出現的光。
我們知道,所有資訊都可以用光來儲存,例如影象。 當你看到來自太陽的光時,你看到了太陽; 當你捕捉到星團的光線時,你會看到星團的大小。 以同樣的方式:
當你看到1000年前從地球上發出的光時,你會看到1000年前地球上發生的事情,這被稱為第四維度。
例如,現在我們的哈勃望遠鏡可以接收到一束光,這是某個星雲的大小。 這個星雲距離我們6500光年,所以它實際上發生在6500年前,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6500年前。
明白了? 我認為它應該更受歡迎:)
這很正常,人會進步和成長,會有這種感覺,說明這個人比過去有了進步和變化,也許題主還沒有到這個年齡,所以你會感到好奇,成長中一般都有中二。 >>>More
放大鏡是由凸透鏡製成的,當我們使用放大鏡時,物體往往更接近放大鏡,即小於凸透鏡的焦距,因此它變成了乙個直立放大的虛擬影象,如果放大鏡在物體和光幕之間移動, 它可以在適當的位置在光幕上形成倒置和縮小的真實影象 由於凸透鏡具有會聚光的效果,因此無法成為倒置放大的真實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