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徒和居士有什麼區別?

發布 文化 2024-05-11
1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你所遇到的所有苦難,都是因果報應、生老病死造成的,沒有別的,所謂的**罪犯,也一樣。 沒有自我,也沒有相位。 雲彩開闊,月光皎潔,清澈舒適。

    世間苦不了,唯一的辦法就是修持佛法,尋求最終的解脫。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我能做些什麼來避免被定罪?

    身心定定,日子樂於給予......

    你做了什麼樣的壞事才被定罪?

    好色、自私、懈怠、無恥、欺騙、不純潔......

    遇到時,你是否應該冒著生命危險反抗。

    正直,正直,正直,......直立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這與你被判定為被小偷偷走的罪名是一樣的。 這是生活中必須面對的簡單問題。

    不可避免的。 但就像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小偷偷錢包一樣。 把錢包放在內兜裡會讓偷錢包變得更加困難,盡量把錢包放在對面,或者不要在臉上寫“有錢”字,或者自己在擁擠的地方走動,等等。

    我相信,如果你不想讓人們犯罪,你可以找到一些方法。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但不作惡是對的。 也許你在前世,或者前世,對女人很輕薄。 而世界報紙,報道到現在。 一因一果,現在種下的大部分因,今生可能都沒有結果。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在佛教中,信徒和居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代表著不同的佛教身份和角色。 談談伴奏。

    1.僧侶:信徒是選擇離開世俗生活並皈依佛教,接受特定戒律和實踐的僧侶或僧侶。

    信徒通常居住在寺廟或寺院中,致力於修行、學習佛法、發戒和為眾生服務。 他們經常像僧侶或尼姑一樣剃光頭發,穿著特定的僧袍或尼姑長袍。

    2.居士:居士是沒有成為僧尼,仍然過著世俗生活的普通家庭成員。

    居士可以成為佛教的追隨者,並通過皈依佛教的三寶(佛、法、僧)來表明他們對佛教的信仰和修行佛法的決心。 居士也可以參加佛教儀式和活動,學習佛法,練習正念和慈悲,並盡可能地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雖然信徒和居士在佛教修行中有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但佛教教義強調信徒和居士都可以通過佛法的修持和修持來追求智慧和解脫,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慈悲。 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願望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和路徑。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佛教徒分為兩類:僧侶和居士。 僧侶是僧侶,俗稱“僧侶”。 居士,即所有佛教學生,首先被音譯為Kaloyue(梵語:

    g hapati,Ba Blind Lai 語言:gahapati),後來以“外行”作為釋義,維馬拉雅外行是最有名的。居士也被稱為白衣(與僧袍相對)、好信徒等,男性被稱為 upāsaka,女性被稱為 upāsikā。

    因此,佛教信徒是乙個通用術語,包括僧侶和居士,而居士是指居士的尊稱。 居士這個詞,在佛教中是梵語的釋義,在印度,居士並不是佛神的特殊稱呼,不管你信不信佛,只要你是居士、長輩、一家之主、父母,你都可以稱為居士。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居士:在家學習佛法的人。 男居士叫優波賽,女居士叫優波依。 接受五戒,又稱五戒。 梁香.

    信徒:在家信佛的人。 信徒:在家信佛教的女人。 信徒們在悄悄地爭鬥,信徒一般不會接受五戒。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自從 2013 年我的一段戀情以失敗告終以來,我一直在反思。 尋找乙個有意義的答案。 為什麼他們相愛了三年,卻在最後一刻,快要拿到結婚證了,他們終於爆了。

    有人說這是命運,有人說這是你的分歧。 當然,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去了我們縣城的南門樓,那裡有一堆神仙老太太,個個都是有些本事的人。 但他們給我的答案感覺只有三個字。 “然後是雞蛋”。

    現在我要談談我所信仰的這個菩薩。

    據傳說,他的道場被稱為地藏王菩薩,位於安徽九華山腳下。 有一段關於他的經文。 這部經被稱為《地藏菩薩本灣經》,分為十三章。

    它闡明了世界上的一些災難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如何解決它們。 我還記得上面有一句話,讓人吃素不碰肉,因為經文說,現在不管我們吃什麼肉,都可能是前世或以後親戚的幻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這節經文】。 那段日子,我在建築工地上做飯,在隔壁的一家小餐館裡處理,然後我發誓再也不吃肉了。

    那時候我們人很多,每天點五六道菜,點肉難免,乙個大哥見我每天只吃肉褲子,就夾了一塊筷子肉給我,看著大哥的好意,我不忍心拒絕,把肉端到嘴邊, 剛咬了一口,左嘴突然一陣疼痛,我立刻想到這可能是菩薩對我的懲罰。牙痛了整整乙個星期。

    許了個願,又破了個念頭,痛苦就像打架一樣。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一般來說,佛教講的是超越今生的事物,是三世以上的因果之事。

    俗話說,萬物聚一,人歸一團,這種相互吸引的法則,依然是超越今生,在永生的法則。 所以,如果我的朋友信佛,可能意味著前世的每個人都差不多。

    在佛教中,集體業力和個人業力是有區別的。

    共同的業力意味著:每個人都能看到太陽、流水......

    個人業力是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他們吃吃自己。

    房東和他的朋友都在租來的房子裡看到了香菸,這不一定是普通的業力,但很可能是業力,也就是自己業力的表現。 為什麼?

    因為在佛教中,據說水的比喻,我們在人間看到這樣的水,我們都熟悉水; 然而,水在天道上,天人長得像玻璃,可以在上面滑冰; 在餓鬼道中,魔鬼看到水像火一樣熱。 那麼水的形態和功能是什麼呢? 它是不確定的,並根據不同的原因表現出來。

    就好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就算房東在夢裡見到朋友,第二天問他,他也不知道,因為他和你沒有同乙個夢,同乙個夢指的是共同的業力,不同的夢是業力。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如果可以安全出門,可以開啟窗戶試試,雖然無法解釋原因,但是我家裡也有同樣的情況,如果通風良好,就沒有了。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不要輕易懷疑你無法理解的東西,我們對世界的了解不如青蛙對天空的了解。 對於難以理解的,首先是崇敬。 其次,你不必深入挖掘。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阿彌陀佛!

    沒有人說佛法,儘管智慧無法理解它。

    誦經抄經文不等於“信佛”! 因為解決不了,做不到,所以用不上!

    如果不能遵循教誨,又如何能得到龍天善神的支援?

    雜修、盲修不能深入,就算是讀大經論,也沒用,因為心不對應!

    小時候做好事,心裡更真心,更福氣。 當你長大了,做好事的時候,心裡難免會有東西,祝福也就少了!

    強烈建議您專心學習,不要貪婪。 從一本《地藏經》開始,每天讀誦,同時參考淨空老夫子的《地藏經講義》,CD或書本都可以,這很重要,不要聽經,那絕對是“智慧雖然解決不了”,不僅解決不了, 但也是對真諦的誤解。

    能誦經聽經,能生正念,與正念一起,惡念自然會消退。 邪惡不會戰勝善良,乙個會比另乙個消失。

    祝願您能聽經,享受佛法的喜悅,消除業力,早日證得菩提!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我們有些情況差不多,我開始覺得SY不好(當時我不相信佛法),然後不管怎麼戒都戒不掉。後來,他的腰部出現了椎間盤突出。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才發現它與SY有關。

    後來,我慢慢明白了sy的危害。 我不幹了。 後來,我慢慢地接觸到了佛法。

    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我想,房東也想不通。就像一開始的我一樣,我覺得SY不好,但其實我並沒有深刻理解他的危害。 推薦去望望之海,壽康寶劍。 每天看,發電需要很長時間。

    佛教是教育,不是迷信。 你必須去做才能得到它,就像老師告訴你要做的一樣,你說你聽老師的話,你相信老師。 結果,老師讓我什麼都不做,你說你可以相信老師。

    老師說,如果你每天跑步,你的身體會慢慢好起來,你天天聽老師的話,沒有跑步的一天。 最後,你可以問老師為什麼根本沒有感覺到跑步的效果。

    我接觸佛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也是吃素的,每天都在學習,但恐怕離信佛的標準還差得很遠。 但在逐漸深化的過程中,我確實覺得一點點的提公升,一點點的落實,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好處。 我覺得佛法是真實的。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華嚴經》教導:佛陀! 什麼是摩訶薩的告白?

    這位菩薩相信一切法的空性,一切法無,一切法無甘,無一切法,無法無分,無量無量,無無 在一切法的無能中,在一切法的無能中。”

    《華嚴經》:人若想知,三界諸佛應觀法界,凡唯心造。

    《金剛經》打破了這個階段:所有的方式都像夢和泡泡,如露水和電,應該這樣看待。

    《華嚴經》成佛:“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這樣解決,諸佛總會現現於眼前。

    《寶經:大王》。 一切法無生。

    這是陀羅尼門。 為什麼。 這個名字是陀羅尼曼。

    在這一切的佛法中。 沒有移動,沒有搖晃。 沒有接受或接受。

    它被稱為陀羅尼曼。 王。 所有的律法都是不朽的。

    是陀羅尼曼。 為什麼。 不朽是陀羅尼。

    在所有法律的中間,沒有移動或搖晃。 沒有外賣,沒有贈品,也沒有贈品。 《華嚴經》教導:

    佛! 當乙個人開悟時,他的身體裡看到所有眾生都開悟了,甚至所有眾生都進入了涅槃,所有這些都是一樣的,即所謂的“無性”。 ’”

    “又說:”佛陀! 摩訶薩應該知道,他的心中總有一位佛陀證悟。 為什麼。

    諸佛不會離開這個心而開悟。 若是其自身的心,一切眾生的心也是一樣的,皆有覺悟,彷彿已證得,無邊無際,無處不離,無休止,無妄為。 佛!

    摩訶薩摩訶薩應該這樣開悟。 《華嚴經》第十二部:“觀摩一切佛法。

    它就像乙個夢,它像電,它就像乙個聲音。 菩薩摩訶薩。 這就是觀眾。

    不那麼方便。 獲得諸佛的所有功德。 長樂觀察到,沒有兩個階段。

    有乙個地方。 在心靈的開始,就達到了開悟。 了解一切法的真性。

    有足夠的智慧,身體不會被他開悟。 ”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因為對因果的恐懼,想著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多少是墮入三道的因緣,從而產生了停止貪婪此生的願望,並且知道即使你在來世可以轉生為人或天人, 你將不得不接受你所種下的事業的業力,然後來世就沒有保證了。

    佛陀告訴我們,這些問題只有脫離六界才能解決。 同時,生命短暫,所以要抓緊時間修行,否則在生命的盡頭,因為善緣很少,我們就無法人道地生活,轉世時間長了,修行佛法就困難了。

    至於你現在的心境,就像乙個總是很忙的人,你並不覺得機器的噪音很大,但是當你冷靜下來時,你會發現這些聲音難以忍受,隨著你練習的深入,這些問題會逐漸消失。

    關於無神論,佛陀也是無神論,因為有神論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有一位主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由這位主人控制,他控制著這個世界的一切。 佛陀說,萬物皆是因緣聚合的產物,沒有自性。 也就是說,這樣一位佔主導地位的佛陀是不承認的。

    佛陀是教導我們走出輪迴不再受苦的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崇拜佛陀是為了記住佛陀教給我們的。 它與有神論的崇拜不同。

    希望大家先了解一些佛教的基本知識,對你們正確認識佛教有幫助。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恐懼意味著你不壞,不要太在意,念《地藏菩薩經》還你怨恨的債主,它會慢慢好起來的,不用害怕,過去造的惡業已經過去了,未來也不會矯揉造作,懺悔過去造的惡業, 《地藏菩薩經》對消除業力有很好的效果,通常會釋放更多的奉獻精神給怨恨的債主。它會慢慢好起來的。

相關回答
15個回答2024-05-11

du。佛教的矛盾擺在那裡,幾千年來沒有人完善,這充分證明了佛教理論的荒謬性。 >>>More

14個回答2024-05-11

當你想練習時,你可以坐下來練習,但前提是你要放下包袱。 >>>More

3個回答2024-05-11

雖然從大乘佛教的角度來看,小乘不是終極佛法,但要學習大乘,還是要以小乘戒律、定力、智慧為依據的,不僅如此,就道論而言,中國佛教相當於五乘的階梯:人的第一乘, 佛學要先從做人做人入手,凡人倫理,該注意的事情,必須一一做,才能達到善惡境界,止步於至善境界。通過人類的昇華,可以達到下一輛車的高階修行,天生就是從人類的無上完美中誕生的。 >>>More

17個回答2024-05-11

文化主題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文化。 道教是一種循規蹈矩的文化。 佛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文化。

8個回答2024-05-11

一、本質不同

道教:在創立之初,就符合“掛鍋助天下”的目標,可以說是救天下,或者說是救人,道教的目標一直是成就道和飛公升,非常重視修煉,這讓我們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