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齊玄王“見牛不見羊”的故事說的是什麼樣的人性哲學?

發布 心理 2024-05-05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為了解決乙個問題,乙個新的問題出現了。 這套理論確實很不合理,甚至還有點職業歧視的味道。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孟子在這裡為我們指出了乙個道德價值觀問題及其實踐動機

    當時,孟子為了勸說齊玄王實行仁政,特意提到了齊玄王以羊換牛的事蹟,並特別稱讚他,說齊玄王是個有良知的好同志,實行仁政大有前途。 經過一番鋪墊後,孟子提到人心有不忍,眼睜睜看著別人的生命落在眼前,所以乙個盡職盡責的君子應該遠離廚房,畢竟整天宰殺小動物容易讓自己麻木不仁。

    這種行為不是以現代西方功利主義和康德道義論規範為指導的理性化的產物相反,它源於內心固有的仁慈的道德本能和道德直覺。

    雖然齊玄王所處的戰爭殺戮時代,決定了仁慈和鎮壓的命運。 但是的,善良作為一種道德本能與道德習慣不同。 道德習慣可以通過外部環境的改變和行為的重複來培養或消除

    然而,善良可以被環境的變化所壓制,無法消除。 在適當的外部指導下,它將受到刺激。

    孟子對齊玄王的乙個舉動提出了乙個有趣的想法,那就是君子離做飯很遠。 很多人不理解孟子提出的這個概念,乾脆直接誹謗孟子既狡辯又虛偽。 在這裡,孟子向我們指出了乙個倫理價值及其實踐動機的問題。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為了避免或糾正乙個錯誤,無意中犯了另乙個錯誤; 為了解決乙個問題,乙個新的問題出現了。 雖然後者的危害似乎要小一些——就像牛羊大小的差異,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但總是有點笑五十步,百步,本質上沒有區別,做不好會弄巧成拙。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據說,為了解決乙個問題,就會產生乙個新問題。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對牛羊的殘忍其實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像聖母一樣愛世界上所有的人。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本質上沒有區別,如果你沒有做對,你可能會弄巧成拙,就像拉斯卡薩斯神父做壞事是出於好意一樣!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知道如何靈活是件好事,但靈活性的結果仍然是一樣的,沒有多大意義。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孟子向我們指出了倫理價值及其實踐動機的問題。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是相反的嗎? 你有沒有讓牛走開,用羊代替它們? 《孟子》第一部梁慧王說:“君子也是野獸,見命,不忍心看死; 聽到它的聲音,我不忍心吃它的肉。 是一位在很遠的地方做飯的紳士。 ”

    典故的名字是君子元庫。 你去看看。

相關回答
2個回答2024-05-05

以上摘錄自《孟子》,本文暫無譯文,以下皆為隨筆 孟子 遊祁 早在齊威王統治時期(西元前356-320年在位),孟子就訪問了齊國。 齊威王一心想在中原稱霸,對孟子這樣反對兼併戰爭、主張實行仁政的儒家學者不感興趣,所以沒有任命孟子。 齊玄王(約西元前350年,約西元前301年,約50歲)時,孟子再次來到齊國,齊玄王也把孟子當作客人和禮節,所以孟子中的對話記載很多。 >>>More

20個回答2024-05-05

孟子先於荀子。

孟子生於西元前372年左右,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僅次於孔子。 >>>More

6個回答2024-05-05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乙個人,當時王室開始衰落,禮節制度開始崩潰,孔子提出的思想主要是恢復舊的禮樂制度,他的思想是以“仁”為核心,從個人出發,然後延伸到周邊地區乃至整個國家。 >>>More

4個回答2024-05-05

恆媚冷冷的指著千夫,低著頭,甘願做一頭牛的兒子。

5個回答2024-05-05

交朋友重要的是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