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曾經與儒家思想平起平坐,但在秦漢時期,為什麼逐漸消失?

發布 體育 2024-07-15
2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首先,墨家的思想已經不適合當時的國情,其次,當時的統治者更加尊重儒家思想。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因為在漢代時期,國家提倡儒家思想,使墨家沒有任何發展的機會。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因為漢武帝崇尚儒家思想,所以當時的人都去學儒家思想,所以墨家家族逐漸消失。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隨著王朝的發展,孔子著名的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陸續出現,但墨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卻少之又少,最終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內在原因是實用性大於理論,難以繼承,強調科學技術與時代需要脫節,也削弱了其理論創新性,影響了傳承,被主流學校所排斥,不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墨家家主自有愛恨恨情,自怨自通,手藝不傳承。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這是因為發展的原因,不同的朝代需要不同的發展方式,墨家的一些思想不符合封建政治,所以是孤獨的。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就整個墨家思想而言,我只根據題材和我自己的想象傾向寫了12%。 基於這些內容,我不能說墨家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任。 原因相當囉嗦,我們先談談結論:

    好訊息是,現代將有兩個“美洲”。 東方是超級羅馬,西方是小羅馬。 但麻煩的是,古代可能有兩種宗教裁判所,一種是天主教的,另一種是墨教的。

    至於思辨的科學精神和產業,呵呵,不管有沒有墨家,我們的科學都很發達。 反對他們自己發展各種學科和科學的時間表。 這很複雜。

    我不能寫帖子。 <>

    有興趣的90-00以後,可以問知乎科技史,任何乙個理科哲學專業。 不要找80後以後出生的中老年人和自以為聰明的人,他們不能保證答案。 為了避免說我在迴避這個問題,我只引用牟宗三的一段短文來說明來龍去脈(引用並不意味著我同意牟宗三先生的其他學術觀點):

    五四運動前後,講中國思想的人都看上了墨子,想用墨子翻筋斗。 沒什麼好說的了。 既沒有興趣,也沒有理解。

    在最初的中國學術思想中,幾乎沒有什麼適合西方哲學體系的東西。 <>

    當時,人們認為只有墨子更接近美國的實驗主義。 其實,真正的墨家精神,他們也做不到。 他接著談到了筆墨之爭。

    所以蓋石包含了一點膚淺的物理知識,但也包含了一點唯名論和認識論。 雖然這些理論極其膚淺、模糊,不容易理解,但在先秦諸侯的心目中,僅憑這些就足以吸引那些嚐過西方科學哲學滋味的中國學者。 因此,對墨子的研究其實是墨家的爭論,一時間流行起來。

    研究詞語的貶義,糾正注釋,並比較和附加它們。 事實上,我們無法從這裡找到真正的科學精神和邏輯尺度。 <>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我覺得今天的世界可能特別混亂,因為墨家和儒家的差距非常大,可以說是兩極分化的。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我覺得現在世界上應該有兩個宗門,而且這兩個宗門還在爭鬥,人民和睦相處。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那麼世界現在可能分裂成兩派,兩派就會對立起來,社會氣氛就不會那麼平和了。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墨家相信,沒有天命,人類可以改變環境,成為自己的主人。 這其實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獨立自由意識。 儒家非常蔑視體力勞動者,而墨家則植根於勞動者。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墨家顯然更具前瞻性和開放性,對社會的促進作用會更大。 儒家思想本身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因此,很多人說,如果墨家打敗了儒家,那麼今天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將達到無法企及的高度。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現在世界將分為兩派,一派是墨家派,一派是儒家派,然後兩者互不相容,今天就不會有文化繁榮。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當今世界會有這樣的對抗,會有很多人向這兩所學校學習。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秦漢社會的主要“聲音”階級已經成為乙個新的封建階級。 墨家的大部分成員都是底層人士,這樣一來,根本就沒有機會發聲,就會受到各個上層階級的壓迫和打壓。 面對一連串的挫折,竹簡的組織基礎瓦解,所以秦漢之後,墨家學派逐漸衰落,最終消失。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首先,在秦始皇時期,秦始皇做了焚書坑儒家的行徑,所以銷毀書生和書籍非常重要。 其次,到了漢代,有董鍾書要用儒家推翻百家思想的思想,於是墨學等學派逐漸退出。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因為自從漢武帝廢黜儒家思想以來,除了儒家思想之外,其餘各派要麼迅速衰落,要麼與儒家思想相結合,勉強生存。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秦漢之後墨家學派的迅速衰落,是由於當時的政治制度,而當時的政治制度與墨家學派的一些觀點相衝突,所以墨家學派在秦漢之後迅速衰落。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因為他們的題材比較低調。 只有血親親近的族人弘揚自己的教誨,不向天下人收弟子孫,所以在漢朝,他們除人而利。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由於漢朝奉行尊重儒家思想的學說,其他思想流派早已被隱藏起來。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以武力奪取天地的秦始皇重視法家思想,墨家不得不為崛起的法家讓路,法家遭受了很大的衝擊。

    到了漢武帝時代,董鍾書主張“廢百家,唯獨尊重儒家”,儒家成為正統,於是墨家雪上加霜,逐漸消失。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7-15

由於墨家追求的目標過於理想化,因此在當時不可能被廣泛採用。 說到古往今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聖師孔子不該屈服,還有誰應該屈服;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也是中國歷朝統治者所倡導的“官方主流思想”。 >>>More

9個回答2024-07-15

儒家代表奴隸主階級,墨家代表平民百姓。

24個回答2024-07-15

在百子中,墨家在春秋和戰國時期與儒家思想並稱為兩大書生。 <> >>>More

9個回答2024-07-15

墨家學說與儒家思想的相似之處是:修身養性、德行性、親情。 >>>More

4個回答2024-07-15

道教教義以老莊的自然天觀和道家觀為基礎,強調人們在思想和行為上要效法“道”,“生而無,為無憂,長而不殺”。 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治”和“不賢,使百姓不爭”。 在倫理上,它主張“絕對仁愛棄義”,認為“丈夫的忠是混沌和混亂中的第一位”,這與儒墨理論明顯相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