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為什麼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

發布 科學 2024-07-14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一般而言,人們認為地球大氣層的演化大致經歷了三個過程:原始大氣層、次生大氣層和現在大氣層。

    最初,在地球形成過程中,它繞著太陽運動,同時吸收軌道上的塵埃和氣體。 當地球表面逐漸凝結成固態時,它被一層大氣層包圍,這就是原始大氣層,其主要成分是氫和氦。

    由於地殼仍然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火山噴出的氣體形成了地球的次生大氣。 其成分主要是甲烷和氫氣,帶有一些氨和水蒸氣,但仍然沒有氧氣。

    氧氣的形成是現代大氣形成的主要指標,其形成過程與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和發展密切相關。 最早的生命出現在太陽紫外線輻射無法觸及的深水中,然後逐漸轉移到淺水,然後發育成葉綠體,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成為大氣中氧氣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氧氣的增加在高海拔地區形成臭氧層,吸收紫外線,有利於地球上植物的快速繁殖和發育,大大增加了地球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經過數十億年後形成了現在的大氣層。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地球剛形成時,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氫氣、氨氣和水蒸氣,但經過十億年左右的化學和生物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變化,今天的大氣成分主要是氮氣和氧氣。

    隨著地球的成形,在高溫下緩慢冷卻,大量的氣泡與水蒸氣混合,形成渾濁的大氣層。 這些雲中的大多數後來形成了雨滴,雨滴繼續落下,形成了第一批海洋。 大雨過後,隨著雲層的消散,太陽光線有更多的機會到達大氣層的底部,因此大氣中的甲烷和氨被陽光分解,過程中釋放的大部分氫氣由於自身的輕盈而逃逸到太空中,留下了二氧化碳和氮氣。

    直到大約35億年前,地球才有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始生物(古生代藍綠藻),自從這些生物存在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被氧氣所取代,其中一些氧氣被釋放到高海拔地區,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臭氧層。 後來,生物進化成一群有呼吸的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不斷相互替代,蹺蹺板,直到大約10億年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比例才逐漸演變成類似於現在大氣成分的模式。

    因此,一般來說,今天的大氣中主要含有氮氣、氧氣、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地球形成之初,二氧化碳、甲烷、氫氣、氨氣和水蒸氣是大氣中的主要氣體,而這些變化是由地球冷卻引起的一系列化學變化引起的,後來又出現了光合作用和呼吸生物。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地球的大氣層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數千公里的大氣層,當時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

    隨著離地高度的增加,氣體的密度越來越稀薄。 探空火箭在3 000公里的高度仍然發現了稀薄的大氣層,據推測,大氣層的上限可能延伸到離地面約6 400公里的地方。

    大氣的質量約為6000萬億噸,幾乎是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 按大氣中各種氣體的體積分數,其主要成分包括:氮氣78%、氧氣21%、氬氣、二氧化碳氖,此外還有水蒸氣和灰塵。

    從地表向上,大氣通常分為五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逸層。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數以百萬計的事物能夠在地球之巔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們星球周圍稀薄的大氣層! 那麼,我們星球的大氣層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們星球的大氣層既不像金星那麼密集,也不像土星那麼稀薄!

相關回答
6個回答2024-07-14

大氣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大氣層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數千公里的大氣層,當時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 隨著離地高度的增加,氣體的密度越來越稀薄。 探空火箭在3 000公里的高度仍然發現了稀薄的大氣層,據推測,大氣層的上限可能延伸到離地面約6 400公里的地方。 >>>More

8個回答2024-07-14

錯! 溫度很高!

根據不同高度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大氣一般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逸散層五層。 >>>More

5個回答2024-07-14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看看我的。

對流層的頂部在-90左右,平流層向上的溫度也在慢慢下降,最低到-110,然後因為大氣太稀薄,空氣分子被陽光激發,產生高速運動,使溫度公升高,通常高達3000度,但是因為這裡的分子很少, 通常的感知溫度概念不再適用。 >>>More

9個回答2024-07-14

地球的大氣層。

從地表垂直向上,大氣通常分為 5 層:對流層。 >>>More

24個回答2024-07-14

要想飛出地球大氣層,就要突破地球的引力,也就是物理學中學到的飛行物體的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 按照這個原理,如果生物能超過這個速度,就可以飛出去! 然而,還沒有發現這樣的生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