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冥王星目前是一顆矮行星。 很久以前,大家可能都知道太陽系的九大行星,這九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後來科學家發現冥王星似乎並不符合行星的特徵,於是冥王星被移除和降級,於是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冥王星距離太陽約70公里,太陽光到達冥王星需要5個小時,這是乙個很長的時間。 同時,這也意味著冥王星很冷,它的晝夜溫度基本相同,它位於太陽系的冷區之外,而冥王星因為它的軌道和黃道非常一致,質量和距離也一致,最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冥王星命名為第九顆行星。
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科學家們發現了幾個與冥王星相似的天體,而且它們的大小一般都比冥王星大,這個天體就是厄里斯,同時觀察其他行星,你會發現它們都有自己的衛星,雖然冥王星有衛星, 它們的質量太小,不具備行星的這種特徵。
最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5年世界天文學大會上一致投票決定將冥王星移除,並將其降級為矮行星,天文學家後來決定必須重新定義第九行星。 但是當天文學家發現塞德娜時,這個決定被取消了,太陽系變成了八顆行星。
但還是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太陽系中還有第九顆行星,而且可能非常大,但是因為它不發光,所以在浩瀚的太陽系中,就像大海撈針一樣。 行星9之所以被認為存在,是因為太陽系太大了,直徑為2光年,以光速飛出太陽系需要2年時間。
很顯然,科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對9號行星的搜尋,發現9號行星的國際競賽也很多,但目前沒有乙個候選者符合9號行星的特徵,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在實驗室裡模擬地球的環境和軌道。 至於發現它,目前還只是乙個幻想。
-
主要是因為冥王星特別小。 而且,冥王星的這個軌跡引數與太陽的軌跡引數完全不同,因此被排除在外。 它也不符合這個星球的要求。
-
這是因為在研究了行星之後,人們發現冥王星太小了。 不足以成為九大行星。
-
由於冥王星離地球很遠,而且相對較小,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冥王星不屬於行星系列。
-
事實上,答案直到2006年才出現,這意味著在此之前,太陽系中有超過八顆行星。 在這一點上,很多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對吧? 不可能的。
我們怎麼還能對21世紀的行星數量感到困惑? 甚至證實2006年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 好吧,這也不是真的,因為在 1930 年之前,人們知道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
直到今天的主角,冥王星,最初的九大行星之一,被引入,並在1930年被人類確認。 因此,冥王星從1930年到2006年,在太陽系中占有76年。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要把一位76歲的行星趕出前九名呢?
<>也許你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因為冥王星不再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它不符合行星的定義,所以一些熱心的讀者在網上查詢了這個定義。 你看,行星的定義是這樣說的。 規則。
該物體必須繞太陽執行。 這個物體必須有足夠的質量使其引力超過其固體應力並達到流體靜力平衡,這意味著它具有球形。 這個物體有足夠的引力來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區域(沒有質量超過它允許的物體)。
對於冥王星來說,前兩個是正確的,但第三個是有問題的。 結果發現,冥王星的軌道與其他八顆行星的軌道明顯不同,軌道和黃道之間的傾角很大(17度),並且由於它的近日點比海王星的近日點短,因此它周期性地位於海王星的軌道內; 除此之外,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區域還有許多較小的天體,包括乙個叫做厄里斯的天體,它甚至比冥王星還要大。 很明顯,冥王星不能被稱為行星。
然而,請注意,雖然冥王星顯然不符合行星的定義,但這個定義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是的,在2006年,坦率地說,提出了行星的新定義(或太陽系中物體的明確分類),將冥王星從行星列表中刪除。
在新的定義中,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 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克服固體應力,以實現流體靜力平衡形狀(近球形); 可以清空其軌道附近區域的天體被稱為“行星”,就目前的觀測而言,只有八顆行星符合這些定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