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用教科書教學而不是用教科書教學”的思想。

發布 教育 2024-07-10
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在教學中,有必要“活”在教材上。

    新課程提倡教師“使用教科書”,而不是簡單地“教教科書”。 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擇更好的內容對教材進行深加工,設計生動多彩的課,充分有效地啟用教材知識,形成具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 既要有簡明扼要、講問題的能力,又要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的能力。

    1)教材不等於教材,教材大於教材。教學內容範圍靈活廣泛,既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的材料就可以作為學習內容。 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教匠”的表現,而“用教科書教學”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態度。

    2)充分利用教材,創造自由空間。過去,教與學是建立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的,教師很難創造性地理解和開發教材,但現在他們可以自己“改變”教材。 教材包含許多內容供學生猜測和想象,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欄目,供學生自由閱讀和學習課題。 我把這些知識轉化為課外學習和研究資料,要求學生通過探究、調查、閱讀相關書籍、網際網絡諮詢等多種渠道收集相關知識資料,並以書面形式列印出來,供全班同學閱讀。 這不僅鍛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教材”只是教學中的死教法,不能用來利用教材,而“用教材”就是說教材不過是範例,要生動地使用和運用,要以教材為出發點,拓寬延伸。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隨著教學改革,出現了許多新詞,如:“教材”和“用教科書教”。 我個人理解:

    兩者的區別在於教材使用的靈活性,即“教材教”是指教師在教材的使用上要靈活、有創意。 那麼,您如何實現這一願景呢?

    1.教材的處理。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一些實際的修改。 變更通常有以下策略:新增、刪除、替換、合併和建立。

    在我的實際教學中,我更多地使用它們:增加、合併和站立。

    1).顧名思義,“增加”是指增加一些相關內容,在學習平行和垂直時,教科書只給出了垂直線的繪製方法,平行線的繪製方法的相關內容可以根據陵墓的實際情況進行新增。

    2).崔雲淼教授的《有效教學》認為,“合作”是不同知識點或不同學科內容的整合,尺子埋藏在教學中,我通常將相似的知識點合併在一起進行學習,例如《讀寫一億以內的數字》和《讀寫一億以上的數字》第4版, 讀數、寫數、求近似數的方法完全相同,可以組合起來一起學習,既節省了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的總結總結能力。

    3).站立是指打破教科書的單元結構,建立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整體框架。 例如:

    我班在教學時指出,可以鋪設為矩形或正方形的地磚邊長的最大或最小範圍,於是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並增加了一堂課進行練習,讓同學們對五年級才出現的知識點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二,對內容的控制。

    教材的處理只能代表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判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也取決於教師對所講內容的控制以及課程的巧妙程度。

    3. 不同學科的“教材”

    這裡還應該指出的是,不同的學科在上述兩個方面之間會有不同的權衡。 例如,在處理教科書時,中文科目可以根據要掌握的內容重點選擇增刪教材; 在數學方面,在處理教科書時,應該更加關注知識的結構和連貫性。

    總之,教學是一門活生生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實踐。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答::(1)這句話是正確的。(二)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師“用教科書授課”,而不是單純的“教教科書”。

    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和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擇更好的內容,對教材進行深度加工,設計生動多彩的課,充分有效地啟用教學渣滓的知識。 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教師必須在課程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 教師不應只是課程的執行者,更應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教師要形成較強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為教師發揮主體作用、靈活使用教材提供廣闊的世界。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用教科書幫你鞏固知識,如果你教教科書,就相當於給每個人一本,讓他們自己學!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首先,教材和用教科書教學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 前者是“書”思想的體現,後者是“人文主義”思想的體現。 教材,信奉“以教科書為中心的理論”和“以知識為基礎的理論”,典型特點是:

    教科書裡有什麼,我們教什麼; 教科書說什麼,我們如何教; 教教科書有多難,我們教有多難 用教科書來教,是回歸“人的標準”,教學內容不侷限於教科書,而是立足於人類發展的需要。 其次,教材和用教科書教學,反映了對教科書的兩種不同看法。 前者將教科書視為“獨特的書”,是獨一無二的,而後者則將教科書視為“典範”,是可選的。 不僅如此,前者還把教科書看作是“死書”,是封閉的、權威的、固化的東西,而後者則把教科書看作是“活的書”,是開放的,與新鮮生活有關,可以重新開發。

    第三,教材教學和用教科書教學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教學行為。 前者的典型行為特徵是:把教科書當成“物”,把學生當成“容器”,把教師當“搬運工”,教學過程是教師把教科書的“物”搬進學生的“容器”的過程,所以“灌輸”是主要的教學方式。

    後者不是,而是把教材當成教學資源,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參與學習的過程,所以“自主建設”是教學的主旋律。

    此外,教科書教學和教科書教學反映了兩種不同的理論基礎。 行為主義教育理論是前者的主要基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是後者的重要“支持者”。 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教師必須切實貫徹“教材教學”,要深入學習建構主義等教育理論,牢固樹立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育理念、課程觀、教材觀、知識觀、教與學觀。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從字面上看:“教材”,即(教師)教材(論內容)給(學生); “用教科書教學”,即用教科書(教科書上的內容)教(對學生)。 除了語法略有變化外,表達的含義沒有太大區別。

    從當行的“概念”層面來看,什麼是“教材”,可能是那種“教死書、死教書、教死書”;什麼是“教科書教學”,可能是那種以教科書為材料,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調整、重組教科書的教科書。 在我看來,這樣的概念純粹是文字遊戲,關鍵在於你如何理解它。 在我眼中,“教材”有三個境界:教材的思想、精神、靈魂,這是最高境界; 根據教材的設計意圖,將教材作為更高境界進行教學,將教材上的知識、方法、技能作為一般境界進行教學。

    顯然,“用教科書教學”的概念早已被列入“教材”的最高層次。 “教材教”理念的提出和倡導,無非是提醒教師不要相信教材,不要把教材當成神聖的目的,不要過分崇拜教材,要根據“教”和“學”的實際來調整教材,......簡而言之,就是“教材的使用”。 “用教科書教書,不教教科書”的“新概念”,實際上是“用教科書”,用教科書,通過“用教科書”讓學生“學會生活”。

    這個概念更簡潔,更實用,更容易為教師理解和掌握。 也許,這樣的說法有點“過時”,有點“老套”! 無論是教書還是用教科書,都要先把握教科書,這是“用教科書”的前提。

    因此,教師學習和理解教科書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用教科書教學的問題:隨意刪減和改編教科書,是不可取的。 因此,要研究教科書,把握教科書的設計意圖,了解其在小學階段的地位,正面和背面的關係,以及要達到的目標......這是每位教師在教學前的必修課。

    二是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用好教材”的保證。 處理教材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教師也應該有不趕時髦、學習新潮流的能力,“用教材”不僅僅是隨情而已。三是要深刻認識學生的內在需求,這是“用教材”的立足點和根本目標,即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

    無論如何“用教科書”,關鍵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沒有這個前提,“用教科書”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永遠無法把握“用教科書”的“精神”。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7-10

如何教孩子使用筷子?

1.氣氛要濃厚。 >>>More

3個回答2024-07-10

團體諮詢的侷限性如下1.私隱和保密問題:在團體諮詢中,個人可能需要分享個人資訊和問題,這可能會對個人私隱構成一定的威脅。 >>>More

3個回答2024-07-10

最重要的是你對英語感興趣! 要打基礎,專業詞彙基礎打好後,聽、說、讀、寫,一定要練就練,一定要用來交流,所以要多說和練讀,才能練出語調感,總之,可以說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還是興趣,要多說多練。

26個回答2024-07-10

有利於實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有利於縮小差距,實現教育區域協調發展。 >>>More

10個回答2024-07-10

幼兒園是實施托兒教育的機構,要貫徹托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要做好幼兒園托育工作,就必須樹立科學的育兒理念。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