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發布 教育 2024-07-26
1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敘事的六個要素是什麼。

    溫彥宇. 敘事寫作主要是以記住人物、敘事、場景和物體為基礎,寫人物。

    它是一種以體驗和事物的發展和變化為主要內容的文體形式。 敘事的六個要素。

    一般指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過程和結果。

    1.敘事的六要素。

    第乙個要素是清楚地寫出時間、年、月、日和小時。

    第二個元素是位置,寫下環境和事件發生的地方。

    第三個要素是人物,事物寫作中的人物。

    第四個要素是原因,為什麼會發生。

    第五個要素是過程,來龍去脈寫得一清二楚;

    第六個要素是結果,結局是好的。

    2 敘事寫作的五種表現形式。

    旁白:是表達時間過程的藝術。

    描述:這是展示空間形狀的藝術。

    論證:這是對意見進行推理的藝術。

    抒情:是表達和宣洩的藝術。

    描述:它是科學與實用性相結合的資訊藝術。

    3 敘事的五個序列。

    敘事:指按發生、發展、結束的順序寫成的敘述,因果關係非常清楚。

    倒敘:指把後面的事件寫在前面,把第乙個事件寫在後面。 先講結局,吸引讀者了解原因和過程。

    插曲。 意思是說,在敘述的過程中,需要插入一些其他相關的情節,然後繼續敘述後面的事件。 插曲一般不作為文章的中心。

    補充敘述:是指在正文中使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面提到的人或事做一些簡單的補充解釋。 使用補充敘述有助於更好地表達主題,使文章結構完整,文筆起伏不定,效果出乎意料。

    敘事(平面敘事):敘事是指對同時發生在不同地點的兩個或多個事件的敘述,也稱為平面敘事。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地點:這裡。

    事件原因:你問。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寫作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六個要素,我覺得相對而言,可以解釋清楚,通過結果的再現可以清楚原因。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寫一篇文章的6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顯示了原因和過程,結果主要是寫得清晰明了。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還有事件的因果關係。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1.六要素:事件的人物、時間、地點、原因、過程和結果。

    2.人稱:第一人稱(真實)、第二人稱(更親密)、第三人稱(更廣泛)。

    3.線索是:

    人(人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或對他們所做的)。

    物件(具有特殊意義的物件)。

    愛情線的作者。 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和感受的變化)。

    事件(中心事件)。

    時間線。 位置線。

    4.順序:敘事、倒敘、插敘、補充敘文、子敘詞(平面敘述)。

    5、劃分:根據事件的發展過程,對空間轉換、內容變化、人物、場景變化、情感變化、表情等進行劃分。

    的轉變。

    6.表達:敘述、描述(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等或正面、側面、細節)、論證、抒情、說明等。

    7、語言特點:生動、生動、具體。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四行開篇法是文章開頭常用的寫作方法,它直接簡單地解釋了故事開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為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做準備。 在文章開頭講解這四個要素,可以達到讓文章從一開始就吸引讀者的目的。

    這種方法是第一段或整個故事中第一段或全文的一部分,適合於以敘事為主的敘述,所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也被稱為敘事的四要素。

    **的四個要素。

    說到敘事的要素,一般說有“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原因、過程和結果。 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統稱為事件,成為敘事的“四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過去,中國教學界講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雖然可以把事物的發生、事物的發展、事物的結果加起來組成六要素,但總覺得比較冗長。

    從事中學語文教學40年的安徽省教師夏傳壽說,雖然之前一直教作曲,但後來做了一些修改並發表,第一次提出了敘事寫作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這是乙個小小的突破。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你在談論什麼? 房東?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幫我找乙個包含六個要素的段落,時間和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源,以及貫穿始終的十段,以及緊迫感和緊迫性!!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時間、地點、人、原因、過程、結果。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地點:中央大廳。

    院子 - 院子外面 - 河邊海灘。

    人物:“我”、三姐、弟弟、祖母。

    事情:看月亮-看月亮-討論月亮【鏡子裡看月亮,院子裡看月亮,杯子裡“喝月亮”,在河裡找月亮,眼睛裡看月亮,討論沙灘上的月亮〕。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無論敘述是寫物還是人,這六要素一般是指時間、地點、人物、原因、過程和結果。

    有人認為這種表述不恰當,普通的敘述往往出現在模糊的時間、地點,甚至沒有解釋。 其實這裡的“要素”在寫敘事時是必需的,孩子從小就在寫作業時一定要把這六個要素解釋清楚,至於文學的模糊性,是時代的產物,但這些基本的文體知識還是需要嚴格掌握的。

    第乙個要素是清楚地寫出時間、年、月、日和小時。

    第二個元素是位置,寫下環境和事件發生的地方。

    第三個要素是人物,事物寫作中的人物。

    第四個要素是原因,為什麼會發生。

    第五個要素是過程,來龍去脈寫得一清二楚;

    第六個要素是結果,結局是好的。

    延伸材料:敘事是一種以人物、敘事、場景、物為主要寫物,以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的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寫作形式。

    五種表達方式:敘述:是表達時間過程的藝術。

    描述:這是展示空間形狀的藝術。

    論證:這是對意見進行推理的藝術。

    抒情:是表達和宣洩的藝術。

    描述:它是科學與實用性相結合的資訊藝術。

    這五個表達需要背誦,這是寫好作文的基本技巧。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敘事的六要素。

    時間可以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也可以是一天中的任何時間,一切都發生在特定的時間,但這個時間不是你能準確描述的,例如:作文題目是“乙個夏日的早晨”,似乎在乙個普通的早晨,你可以寫出不同的情況。

    你可以寫那個陰雨綿綿的夏日早晨,也許是暴風雨,也許是微風和毛毛雨,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早晨; 你也可以寫陽光明媚的早晨,他給你帶來了一天的希望。 當然,你也可以寫下去年夏天的早晨,因為那天早上的事情對你的生活或學習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你也可以寫下以後的那個早晨,你可以寫下將來那天早上發生在你身上的快樂事情。

    所以,老師說時間不應該追求那個點,那就是讓你的心隨時在時間的隧道裡發現奇蹟。

    這個地方是敘述事件發生的地方,可以說是故事的載體。 有些可以從作文題目中確定地點,比如“校園裡的一天”、“社群中的奇事”等,這些地點是校園和社群。 但這些地點可以是不同的校區、幼兒園校區、小學校區、初高中校區,甚至是大學校區,社群範圍更廣,比如北京、上海、教育社群、清華名家等。

    在寫這些時,頭腦可以發散並擴大這個地方的範圍。 作文中出現了一些地方,比如中學課文《最後一課》,其中的位置出現在課文中,看完後發現這是發生在課堂上的事件。 因此,在撰寫論文時確定位置也很重要。

    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所有的故事都圍繞著人物展開。 而人物的心理面貌、形態、思想、特點等,都必須通過筆來表達。 比如,魏薇的文章《我的老師》通過幾件事,寫出了乙個既嚴格又仁慈的老師形象,讓我們對這位老師感到羨慕和深深的愛上。

    而有時候敘事中不止乙個人物,但主角應該是乙個,其他人物都是為主角而寫的,比如《鹿花堂》裡寫的大令二菱,還有小鬼子,這些人物都是為了土智老人的性格:自尊、自負、勇敢、又愛又恨。 在角色的設定中,優先順序應該明確。

    事件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導火索是什麼? 為什麼《最後一課》是最後一課? 因為戰爭失敗了,國家被占領了,他們不被允許教自己國家的語言,所以這一課成了他們的最後一課。

    通道和結果。

    既然出了事,他就必然會有一定的過程,就像下雨一樣,一定要穿過天空,烏雲密布,空氣潮濕,條件到了,雨自然就落了。 寫論文也是一樣,東西是發酵的,釀造的,最後會有結果的。 也以《魯花堂》為例,老人傷了孩子,於是他乙個人智取了鹿花堂的鬼子,最後贏了。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1. 清楚它是什麼以及要寫什麼樣的東西。 我們記住一些東西是為了寫出它的含義,以便人們在閱讀時可以受到啟發和教育。 因此,記住有意義的事情。

    生活中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被融入到新鮮、有趣和令人興奮的活動中,我們可以選擇其中的一些作為家庭作業材料寫下來。 這就要求做乙個有愛心的人,注重觀察和體驗生活,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有意義的事物,並寫下來,這樣既能練習寫作,又能提高思想理解力。 下面這批學生作業的作者就是這樣乙個有愛心的人,他把一件大家習以為常的瑣碎事情寫得生動活潑,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體驗其中的難度和樂趣。

    2.把六要素寫清楚完整。 事情是由人完成的,沒有人就沒有事情。 事情是由人們在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完成的。

    事情是矛盾的,總有原因的。 既然矛盾已經出現,就必須加以解決。 解決矛盾的過程,就是事物的“發展”和“過程”。

    這就是敘事的所謂“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過程和結果。 總的來說,“六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但要想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還需要重點關注。 研究的作者巧妙地簡單明瞭地提出了六要素,給人一種清爽自然的感覺。

    3. 寫下發生的事情作為重點。 總有乙個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或者說是原因、過程和結果。 在做筆記的文章中,不僅要清楚地寫出過程,還要關注事情的發展和過程。

    只有這樣,才能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才能把事情的意義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表達得清晰。 因此,要寫出一篇好的筆記文章,首先要清晰具體,其次要突出重點。 有了這兩個專案,事情就很容易了。

    該研究的作者以非常具體和詳細的方式寫了關於包餃子的過程。 拌麵、選韭菜、切韭菜都是準備工作,沒必要不寫,但一定要簡明扼要。 作者重點講述了包餃子的過程,可謂色澤濃郁,抓住了主要矛盾,寫下了解決辦法,可以說是非常完整和精彩。

    4.布置結構。 根據事情的特點,要考慮先寫什麼,後寫什麼,需要詳細寫什麼,哪些需要縮寫,前後如何銜接等等,不僅要有完整的結構,還要注意從頭到尾的呼應問題。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敘事一般包括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原因、過程和結果。

    敘事與時間的關係最為密切。 無論是人物活動的過程,還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都表現出一定的順序和連續性,即“過程”是在一定的時間條件下進行的。 陳述通常按時間順序排列。

    如果敘述有兩條以上的線索,你也可以按平行順序排列句子。 敘述通常不使用中心句。

    一般來說,要寫乙個以敘事為主的敘事,少要把“六要素”寫清楚,但並不是每篇文章都一定要寫“六要素”。 也可以有單獨的元素,有時這些元素不是字面上顯示的,而是隱含在文字中的。

    寫作過程中如何安排“六要素”? 可以說,沒有統一的格式。 更重要的是先說明時間、人物、地點,然後逐步寫下因緣、過程和結果。

    但有時也可以變化,應該根據寫作時的具體情況而定,不拘泥於一種格式。

相關回答
11個回答2024-07-26

1.寫作的主體。

寫作的主體,即進入寫作狀態的人,一般稱為作者。 就寫作的四要素而言,寫作主體無疑是寫作活動的主導要素,動人的詩歌、感人的文章必須誕生在他們手中。 >>>More

3個回答2024-07-26

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渡過長江

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百萬大軍。 >>>More

5個回答2024-07-26

管理沒有六個要素,只有七個管理要素。

管理的七個要素。 >>>More

15個回答2024-07-26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費用。

17個回答2024-07-26

會議通知的六個要素是:參會者、會議名稱、會議主題、會議時間、會議地點以及會議的其他要求。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