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朝的考試制度是什麼

發布 教育 2024-08-15
4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6

    唐朝時期,科舉考試主要包括儒家經典、明典、金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常設科目,以及第一部史、三史、開元禮、通子、道教等非常規科目,以及各科目所學的專業課程。 還有乙個在皇帝特別主持下舉行的制度。

    考試方式有五種:口試、經試、莫易、提問、詩歌。 《經》是唐朝考試中的重要專案,所有科目都必須張貼《經》。 方法是考官從經文中取出任何一行單詞,並在一張紙上用三個單詞覆蓋它們,以便考生可以閱讀或書寫所涵蓋的單詞。

    Moyi 是指考官從經文中提出一些問題,並要求考生用書的原文以書面形式回答這些問題,而無需解釋。 問題是考生提出當時政治、經濟、軍事、生產等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考生發表意見。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隋朝確立了科舉制度的總體結構,唐朝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隋朝陽帝三年(607年)四月,詔令規定,文武有事者,可以“孝、有識”、“德大”、“義義”、“清廉”、“強直”、“無情”、“學優”、“文美”、“才智謀略”、“傲強強”等10項科舉。 第二門課題是金石和“試行策略”,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正式誕生。

    唐朝的皇帝繼承了隋朝流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 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為兩類:正規科目和系統科目。

    正規課程有修才、明經、金石、君實、明法、明子、明算等50餘門科目。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目不被重視。 君史等科目不常舉行,秀才是一門臣民,在唐代初期要求很高,後來逐漸被拋棄。

    因此,《明經》和《晉氏》這兩門學科成為唐代常規科目的主要科目(《晉氏考試政策》和《詩文》、《明經考政》和《經意》; 前者難,後者容易)。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考試制度,唐代科舉制度的建立,考生和考試程式。

    科舉考試之初,由官考官外郎主持,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因主考官與考生矛盾,引發科舉管理改革,主考官由官考官外郎(從六級)調到禮部士郎(四年級)。 科舉考試的權威性、嚴肅性和魅力隨著考官品味的提高而增加。 此外,由於科舉考試在禮部和官部,禮官兩個部門在選拔和任用人才方面起著相互監督和制約的作用。

    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是“學徒”,即在官立學校和地方政府學校學習的學生。 通過期中、月、季、年考試的學生,可以參加禮部主辦的考試,即省級考試。 陳冬元的《中國科舉時代的教育》和劉海峰的《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的綜合》都闡述了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的關係。

    唐代學校與科舉考試的關係圖。

    二是鄉貢,即沒進校,已經進州縣的人。 學者們對州縣自薦叫“解”,每年秋天舉行的州試叫“解試”。 至於具體情況,五代王定寶在《唐家言》第一卷《相功》中獨家介紹。

    考生(生土、相公)每年隆冬(農曆十一月)在尚書省報考,需提交姓名、三代簡歷及擔保人(擔保人)。 經戶部審查後,移交給禮部。 禮部每年春末(農曆三月)組織一次考試,稱為省考。

    省考合格者,還要參加官部放行考試,官部考核合格者,可授予官職。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唐朝實行的行政制度是三省六部的制度。

    三省六部: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一套組織良好的官部制度。

    它建立於隋朝,從那時起直到清朝末年,六部制基本沒有變化。 三省指中州、門下省、尚書省,六識改革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官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業部。 每個部門有四個部門,共24個部門。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不斷演變,直到隋朝才整齊地統一為三省六部,主要負責政府法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查和執行。 不同時空時期的統治者都做了一些有利於加強權力集中的調整和補充。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8-15

優點是我們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地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對於那些分數相對較好的學生)。 非常貧困的學生除外。 只要你學習更認真,就能對考試更滿意。 >>>More

12個回答2024-08-15

1:中五學生(17歲,18歲)參加SPM。 一般來說,考試是在年底的11月進行的。 一般來說,該名單將在次年4月發布。 >>>More

3個回答2024-08-15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麼? 你知道嗎。

10個回答2024-08-15

我國現行的分配體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按勞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More

6個回答2024-08-15

我感覺不到,唐朝以前還有兩個字的名字,比如司馬相如、魏無忌、霍奎,比如齊桓公(小白只是乙個名字,乙個雙字,金文公崇兒也只是乙個名字,吳王陸,陸還只是乙個名字)。 唐代以後,單字名很多,如李白、杜甫、魯遊、蘇軾、韓愈、歐陽秀、朱棣、......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