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合作原則的內容。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哲學家格里斯首先提出了合作原則。 他認為,在一切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說話者和聽者之間都存在著默契,對話的雙方在對話中都遵循一定的原則,他稱之為合作原則(CP)。 根據Grice的說法,人們在對話中總是相互合作,說話者和聽者都希望更好地了解對方。
Grice本人是一位哲學家,他為合作原則提出的四個標準是應用德國科學家康德的數量,質量,關係和模式四個哲學範疇(何兆雄,2000:166)。 合作原則是我們在對話中始終遵循的務實規則。
2.禮貌原則的內容。
合作原則只解釋了間接使用語言的人的對話意義和理解,但並沒有解釋為什麼人們會這樣做,而不是以直接的方式進行交流。 為了彌補Grice的合作原則,中國語言學家Lee Chéch(1983)提出了著名的禮貌原則(pp)。 “禮貌原則”不是Leech開創的。
禮貌現象早已被討論。 Leech 的“禮貌原則”包括六個子規則:策略、慷慨、讚美、謙遜、認可和同情。
Leech指出,禮貌原則可以“拯救”合作原則,兩者之間存在著互惠互利的關係,或者說是讓步和讓步的關係。 合作原則被考慮得更多一些,禮貌原則通常被認為更少,反之亦然。
禮貌原則包括以下六項準則:
1)機智格言:盡量少讓別人受苦,盡量讓別人受益。
2)慷慨格言:盡可能少地獲得,盡可能多地失去。
4)謙虛格言:盡可能少地讚美自己,盡可能貶低自己。
5)協議格言:最小化雙方之間的分歧,最大化雙方之間的協議。
6)同情格言:儘量減少雙方的怨恨,增加雙方的同情。
-
合作原則(也稱為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是口頭交流中的兩個重要原則。 合作原則是指在溝通過程中,雙方應盡最大努力合作,以實現共同目標。 禮貌原則強調取長補短,相互尊重,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人際關係。
然而,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人們有時會破壞這些原則。 其原因可能包括:
1.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有些人可能更關心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見,而不是對方的立場和需求。 這可能導致在溝通過程中缺乏理解、尊重和合作。
2.強烈的情緒和態度問題:當人們感到憤怒、沮喪或焦慮時,他們可能會在溝通過程中變得不耐煩、易怒甚至挑釁,這可能導致溝通不協調。
3.缺乏信任:有些人可能對他人懷有不信任和懷疑,這使他們難以合作和尊重彼此的觀點和意見。
4.社會壓力: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可能會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希望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和利益。 這可能導致他們更傾向於打破合作和禮貌的原則。
通常,人們經常在無意識或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違反合作或禮貌的原則,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及時道歉和糾正是很重要的。 此外,訓練情商、增強人際交往能力、表達技巧和溝通技巧,都有助於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
-
合作和禮貌的原則是雙方在口頭交流中應遵守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則。 禮貌原則經常與合作原則相交,經常出現誰優先的問題。 如果兩個原則之間存在衝突,演講者將根據當時的溝通情況決定突出哪個原則。
1.在更正式、更莊嚴的交流場合,合作原則會讓位於禮貌原則。 當雙方的溝通不深入時,就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準則之一,可以保證溝通的順利進行。
2. 在非正式場合,在雙方關係密切的情況下,禮貌原則將讓位於合作原則。 因為在朋友、熟人、地位平等的交往者之間,禮貌和禮貌從實用的角度來看是不自然的,會被認為是“虛假的”、“自命不凡的”。
-
合作原則要達到雙贏,禮貌原則要做到尊重,處理好兩者關係最重要的一點是公平平等。
-
答:禮貌原則由6個標準組成:尺子(1)策略標準,禪單(2)慷慨標準,(3)讚美標準,(4)謙虛標準,(5)認可標準,(6)同情標準。 省略示例。
[表格 1] 故事:熊讓路。
2008-12-10 14:35:09 |作者:DA1 ]這只熊胖乎乎的,力量很大。 >>>More
孩子和父母平等的爭論,不僅是互愛的體現,也有助於孩子建立信心,明辨是非,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把你的孩子看作是平等的。 我們尊重孩子,孩子也可以尊重我們,有些父母只希望孩子聽話,而不能有自己的意見或防衛,否則會大聲訓斥孩子。 >>>More
《安全生產法》的原則是:1、人身安全第一的原則; 2、預防為主的原則; 3、權利責任一致原則; 4、社會監督和綜合管理的原則; 5.依法從重處罰的原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