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歷史上的事件年表(14世紀 - 現代)。
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年表(古代 - 現代)。
基礎知識總結:300 條中國歷史基本知識。
中國歷史的整理。
-
高中歷史時間表和要點如下。
1.高中歷史主要分為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大類。 中國史又分為中國古代史、近代史和近代史。
2.世界史又分為古代世界史、近代世界史和近代世界史。 前秦時期主要包括夏、商、周,在秦朝,西漢和東漢。之後,有魏、晉、南北朝、隋唐、遼、宋、夏、晉、元、明、清。
3、文化儒學的發展與演變: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派思想的現象,包括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老子、莊子的思想,以及韓非子、墨子的思想。 漢初的黃老芝,漢武帝時期的新儒家思想,宋明時期(成竺學、陸王新學),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李震、王浮之、顧延武、黃宗羲)。
4.四大發明,漢字、書法、國畫、《詩經》、楚辭、漢夫、唐詩、宋辭、元曲、明清、京劇。 歷史所有以真實形式被記住和儲存的事件都構成歷史記錄。 歷史話語的任務是確定最有助於產生對過去的準確敘述的**。
5、中國歷史,從夏朝算起,距今已有近4100年的歷史; 距中國第乙個統一王朝秦朝約2241年。
-
如下:
1.夏朝。 1.成立於西元前2070年。
2.中國古代第一國家政權。
3.政治制度的特徵:公共權力對整個社會的出現。
公共權力:國家機器一般是指立法、行政、司法等國家和社會公共機構行使的權力,具有國家的基本特徵。
第二,商朝。 1.始建於西元前1600年。
2、主要政治體系:內外服務體系。 內府是指商王直轄的地區; 外府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
3、商朝政治制度特點(政權特點):以商朝部落為中高心的內外聯合; 神權(在文化上與甲骨文有關); 商朝國王對他們的臣民的控制有限。
3.西周。 1.西元前1046年,周武王即位。
2、基本政治制度:封建制度(政治)、父權制(家族血緣)、禮儀制度(維持封建和父權制的工具)。
封建制度的目的:鞏固周王朝的統治。
父權制的目的:鞏固封建制度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政、中產階級、土地繼承等方面的矛盾。
如何學習高中歷史?
2.結構:是知識的分類和總結,也可以說是書中的模組。 要總結一下需要聯動很多課的知識點,也是最容易把考試用的材料放在一起的地方。
3.對事件的整體把握。 培養歷史感。 你可以從多讀書和讀好書開始。
閱讀歷史書籍時,您可以將它們與其他學科的書籍進行比較。 在閱讀的時候,我們不應該一維地閱讀,而是要刻意地以立體的方式理解文字,有方向感和時間感。
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所謂的“中國自然經濟”,它是指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不受外界影響的經濟。 所以它應該是相對於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經濟或殖民地經濟而言的。 因此,對於經濟來說,不能用“解體”來修飾,更不能一下子解體,解體應該描述乙個真實群體或概念群體的意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