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有時會與父母爭吵和衝突?

發布 心理 2024-03-02
1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因為那時我們還沒有能夠深刻體會到生活的壓力,還沒有經歷過面對社會的黑暗。

    當社會不公平、不公正、欺詐、虛榮、冷漠時,你會覺得社會不應該是這樣的,你會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些信任,你和家人之間的支點應該是親情,而不是金錢,當你對親人說出心聲時,你不應該被嘲笑和批評。 有時候,你會覺得社會缺乏正能量,你願意從自己做起,真誠待人,不出軌或出軌。

    但父母會認為,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壞人那麼多,如果你不欺騙人,如果你不耍花招,你就活不下去,你就無法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他們認為社會已經是這樣了,即使你孤身一人,你也無法改變這個社會,你只會成為被愚弄的物件, 被欺騙,被欺負。

    但你會想,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那麼這個社會就沒有希望了,因為這個社會不能靠乙個人的努力來改善,所以更重要的是從自己做起,不再默許社會的黑暗。 我無法控制別人,但我可以控制自己。

    於是,矛盾來了。

    這很簡單。 這種事情,不管是對是錯,爭論,爭論,毫無意義。

    至少,這對你這個家庭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當今社會的形式。

    你不必吵架,大家的想法不同,他們無法說服對方,吵架只會讓大家生氣和委屈,每次你談論這種話題,都應該果斷地轉移話題,讓時間證明這一切,也許你還能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也許你會慢慢認同這個社會的潛規則,認同父母的觀點, 但這些需要時間。

    我曾經去上班,我與世隔絕。 現在我做小生意,經常和父母吵架,鬧矛盾,賺錢不容易,我想,我還在死。

    當你融入社會的大染缸,卻依然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純潔,我想,我們應該能看到你。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因為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矛盾!

    而因為年齡差距,是非觀不同,價值取向不同,再加上年輕人衝動叛逆的心理,父母的渴望和父母渴望成為成龍,兩種心理的碰撞自然會引發火花和爭吵!

    嘿嘿,讓我們知道如何妥協和理解對方,讓一切都消失!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認為我們缺乏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我們永遠是不會長大的孩子; 我們和父母在生活態度、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模式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因為我們的年齡差距,我們的價值觀和觀念不同,所以我們的判斷也不同。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因為父母和孩子的時代不同,和父母有衝突是正常的,但作為子敏可憐的女兒和父母,大家要互相包容,不要想太多,正常人都會有矛盾,只是多關心不多,多少會累,選擇不在乎,會過得很簡單幸福的生活。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因為你有不同的想法,缺乏理解。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他們希望孩子聽話,按照父母的想法做事。 孩子對父母的期望是,父母要體諒我,讓我自由選擇。 一直渴望得到父母認可的孩子,往往相信父母的否定。

    因此,雙方都有不同的期望,溝通過程中產生的反應也會不同,雙方都想當然地認為對方會改變,當雙方都沒有改變時,問題就會出現。 為了與家長溝通,相互了解,有必要改進以下幾點:

    1.主動與家長溝通,溝通是良好關係的基礎。

    平時多和父母溝通自己的經歷,把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告訴父母,需要父母的幫助。 您還可以與父母分享您的成就並分享快樂的事情。 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2. 時刻認真傾聽,尊重父母的意見。

    雖然兩代人成長於不同的時代,但父母的經歷也是被生活磨練的經歷。 聽取父母的建議並尊重他們的意見。 即使你反對父母的建議,也最好不要生氣,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地和父母說話,聽聽父母的理由。

    3、多一些善解人意,體諒父母,犯錯主動向父母道歉。

    如果真的做錯了事,父母訓斥你,不要動不動就頂著父母說話,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理解父母的感受和困難。 即使有些事情可能不是你的錯,你遭受了很多委屈,也不要急於爭論。

    你要學會體諒父母,也許父母太累了,或者有煩惱,所以他們會生氣。 你可以改變時間和地點,再次與父母溝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多帶父母出差,開闊視野,增進關係。

    父母一輩子忙得不可開交,生活圈子小,心思也安於現狀,有時間和條件帶父母出去旅遊玩,讓父母多開眼界,和父母一起旅行,也有助於增進彼此的關係。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當我們進入青春期時,我們有自己的思想,我們開始獨立行動,我們希望我們的父母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對待我們。 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沒有長大的孩子,沒有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經驗。 他們對我們的愛沒有變,只是要求更高,我們會覺得父母在嘮叨,所以很容易產生衝突。

    我們和父母之間的年齡差距是造成代溝的直接原因,而代溝的本質是年齡背後的多重代際差異。

    希望兒子成為龍,是全世界父母的共同願望。 我們與父母的衝突往往是基於父母對我們的高期望和嚴格要求。 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格”,反映了父母對我們的愛。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大多數孩子不會和父母吵架,因為父母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孩子著想,所以不會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和父母吵架,但是生活中總會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正常時光。 那為什麼要和父母吵架呢?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讓我們來談談它。 <>

    有時候我討厭自己,我所處的環境總是羨慕別人所擁有的,認為我的父母不如別人,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也是很消極的,因為當我們一起討論時,會有一些比較,那麼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指責你的父母沒有給自己提供足夠的環境和條件, 如果這種情況越來越多,那麼你的內心就會開始責怪父母,當你遇到一些小事時,你會點燃心中的憤怒,你會和父母吵架,但其實長大後,我發現那是很幼稚的,因為能夠在乙個家庭中快樂地成長,也是一種幸福。<>

    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代溝,價值觀會不一樣,父母總是想給孩子自己認為好的,但是他們不考慮孩子會不會喜歡,所以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應該結婚生子, 但是他們想打架,所以不同的價值觀會導致爭吵。而這個代溝非常大,我們很難打破,如果我們盲目地跟在一邊,那麼我們必須適應接受才能改變,所以我們應該找到與父母的共同點,努力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

    父母會把孩子當寶貝,父母也會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忍耐,也會為孩子傷心,所以每次調查的源頭可能都是因為意見不同,所以會固執地希望對方接受他們的想法。 父母和孩子是世間最親密的關係,一種特殊的存在,這種血緣關係,會讓父子之間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因此,可以減少爭吵的次數,多了解父母的脾氣,耐心觀察父母的好噁,多了解,少吵架。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我當然會,通常是因為相親,他們想讓我去相親,而我不想去。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我要和他們吵架,我要和他們吵架,因為我不想結婚,他們總是催促我結婚。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肯定是和我爸媽吵架的,我小時候父母不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不准玩遊戲和看電視,我想玩。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第。 1.孩子沒有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不允許任何人虐待父母,說父母的壞話。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全部。

    但如果父母吵得久了,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孩子唯一的依靠就是父母,但父母總是吵架打架。 在吵架的時候,難免會說一些激進的話,這些話,表面上可能對孩子沒有影響,但實際上,這些話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乙個長期在爭吵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沒有安全感。 所以為了孩子,請不要吵架。

    第。 2.孩子的性格缺陷。

    父母之間長期的爭吵會導致孩子變得內向和孤僻。 經常生活在這種家庭氛圍中的孩子,往往自卑、敏感、懦弱,很多時候也受到父母的影響,變得非常易怒,甚至暴力。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因為小事和另一半吵架。

    所以為了孩子,請不要吵架。

    第三,不願意與他人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榜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之間長期的爭吵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信任社會人,不願意與他人溝通。 在工作中,我不想與他人合作和分享,在生活中,我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溝通。

    長大後,我只會對另一半挑剔、好吵,甚至暴力。

    所以愛孩子,請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就像我們夫妻一樣,要吵架,要等到孩子睡著了,或者孩子不在家的時候。 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爭吵都是因為瑣碎的事情,我當時忍了下來,等我冷靜下來,才發現都是小事。

相關回答
3個回答2024-03-02

你還年輕,對吧?

性幻想、性夢、性衝動,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根本沒有必要為之感到羞恥。 當人們成熟的時候,隨著身體的成熟,性器官的成熟,開始對性產生好奇是完全正常的,每個人都是這樣。 只是我們中國人在性教育上已經很久沒有文明了,所以很多年輕人會對自己的性問題感到羞愧和猶豫。 >>>More

25個回答2024-03-02

NDS自動關閉與抽認卡無關,這是主機的問題。 >>>More

15個回答2024-03-02

內氣在五臟六腑中運轉是一件好事

20個回答2024-03-02

人有喜有悲,月有雲,有晴天。

如果只有快樂而沒有悲傷,那麼恐怕只有智障人士才有可能做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