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發布 社會 2024-03-24
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成年人。 成年人是完全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年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計**的,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年滿十六周歲但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計**,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年齡在十六周歲以上的自然人,能夠依靠自己的勞動收入,維持當地人民的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勞動所得為主要生計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指年滿十八周歲,能夠獨立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人。 可以獨立訂立合同、處分財產等,享有充分的民事權利和義務。

    能夠承擔民事責任: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獨立承擔因自身行為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未成年人或成年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可能會限制或剝奪他們的部分或全部民事行為能力。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什麼區別?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因年齡、智力等原因,不能完全獨立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人。 他們需要在法定**的監護下執行相關法律行為。 另一方面,缺乏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指因精神疾病、智力障礙或者其他原因,完全不能獨立行使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

    他們需要由法人處理法律事務。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指年滿十八周歲,能夠獨立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人。 可以獨立訂立合同、處分財產等,享有充分的民事權利和義務。 在開展相關法律活動時,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其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 年滿18周歲的自然人為成年人。 未滿18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相關回答
4個回答2024-03-24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能夠獨立進行民事行為能力,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於民事行為能力有限的人,可以從事與其年齡和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認清自身行為的精神病人,屬於民事行為能力有限的人,可以從事與其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行為。 >>>More

5個回答2024-03-24

1.刑事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違反刑法,應當或者必須接受刑罰的行為。 它具有以下特點: >>>More

10個回答2024-03-24

(一)由缺乏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實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依法獨立進行民事行為能力的; 3.一方使用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另一方做出違背其真實意圖的行為;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方利益的;5. 違反法律或公共利益的; 6、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畫的; 7.以合法形式隱瞞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一開始就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6個回答2024-03-24

有下列侵權行為之一的,應根據情況承擔制止侵權、消除影響、正式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或者銷毀侵權複製品,並可以處以罰款; 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複製品的材料、工具、裝置等;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More

8個回答2024-03-24

《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通過意向書建立、變更或者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具有法律約束力,是以確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為目的的合法民事行為。 民法行為由民法總則採用,民事法行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為,具有明示性和目的性,排除事實行為; 同時,民事法律行為是具有合法性的合法行為,不包括無效的民事行為、可變更和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以及效力不確定的民事行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