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高產秘訣,生薑高產栽培技術??

發布 三農 2024-03-07
1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1、嚴格選地。

    生薑適合種植在土壤深、土壤肥沃、有機質較多的壤土或沙壤土中,防止生薑瘟病的發生。

    二是不適合連作。

    連作容易發生姜瘟病,這是一種細菌性土傳病害,連作時病害一般較嚴重。

    3.消毒發芽。

    1)選擇完全成熟、肥大、無病、1-2個強芽的老薑作為種子姜,播種前需要消毒發芽,消毒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用1::200波爾多液將種子浸泡20分鐘,從而殺滅生薑表面的病菌。

    2)生薑滅菌後,取出晾乾2-3天,待生薑乾燥後再疊放,再用稻草或麻袋蓋住保溫發芽,期間溫度應保持在20-25°C之間,薑芽長到1cm即可播種。

    第四,適時播種。

    華南地區生薑的播種期為2月至3月,播種時生薑大小應為70-100克。

    五是合理密植。

    生薑的密度應在行距40cm左右,植株間距應為20-25cm。

    第六,施用充足的基礎肥。

    生薑對肥的抗性較強,且生長期很長,在種植時施用充足的基肥,每畝可施用豬糞3000-5000公斤,鉀肥20-30公斤作為基肥。

    7.科學的追肥。

    追肥應少量多次由輕到厚,當幼苗長到15cm時,施肥1次,長到30cm再追肥1次,後期可每20天左右施一次追肥1次,苗期主要施用氮肥,根莖膨大期應多施鉀肥。

    8.遮陽和冷卻。

    生薑是一種耐負的植物,但不耐強光和高溫,散射光有利於生長,適合與芋頭間作。

    延伸資料:姜瘟病又稱腐病或細菌性枯萎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薑塊,感染的薑塊初期有水漬,呈黃褐色,內部逐漸軟化腐爛,有積壓的髒白汁和臭味。

    防治方法:1、實施水旱輪作制,可有效控制姜瘟病在生薑幼苗中的傳播。

    2.如果條件允許,行間可以覆蓋秸稈或秸稈,以防止生薑瘟病的發生。

    3、選擇一些抗病性強的薑苗品種。

    4、雨後,應及時排乾田地,防止生薑被淹。

    5.將病苗周圍半公尺左右的所有幼苗全部挖出。 在土壤上撒上石灰,用乾淨的無菌物質掩埋洞穴。

    6、發現生薑瘟後及時噴灑。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一、選優品種,二、選用疏土,施用充足的基礎肥。 合理密植,加強肥水管理。

    第三,最好與高秸稈作物間作,進行適當的遮蔭,這樣有利於高產。

    四是加強病蟲害防治。

    以上就是高價值的秘訣。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您好,生薑高產的秘訣就是多澆水多施肥,這樣產量會更高,管理也更好。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我覺得生薑高產的秘訣是先在地里埋一定量的底肥,然後再種在這種沙質土壤裡,比如你的土壤太緊實,紅壤土不好,就是含沙量特別大的生薑能長得好,陽光充足, 並且溫度應該合適。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生薑(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生薑科生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 100厘公尺)的新鮮根莖。 品種有:玉峰姜、山東昌邑面姜、青州竹根姜、山農一號姜、青州小黃薑。

    別名包括薑根、辣雲、鉤指、秈稻、辣仔、鮮薑和蜂蜜燒姜。 生薑(乾薑)、軟木(薑皮)和葉子(薑葉)的根莖都可以用於醫學。

    中文名。 姜。

    外文名。 ginger

    別名。 薑皮、姜、薑根、辣雲。

    拉丁學名。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二名法。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廣西主產區大部分縣的年平均氣溫為18-19,7月平均氣溫為39。 1月平均氣溫為-4,為極端低溫; 一年無霜期超過330天。 年降雨量900-1300公釐,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

    生薑原產於熱帶常綠雨林的森林邊緣,形成適應略帶陰涼環境的習性,在春夏季芽微發芽的環境中能生長良好。 [3]

    他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不耐寒,怕溼,怕陽光直射。 不要連續工作。 建議選擇坡地和略微陰涼的地塊進行耕種。 建議將深、疏、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頂層改為重土。

    微觀特徵。 性狀鑑定,根莖不規則塊狀,略扁平,具指狀分枝,長4-18cm,粗1-3cm。 表面黃褐色或灰褐色,有節,枝梢有莖紋或芽。

    易碎,易斷裂,截面淡黃色,內皮有明顯的環狀紋,有散在的血管束。 它很香,有一種奇特的辛辣味道。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生薑產量高的秘訣是用紅糖薑水煮沸喝。

  7.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你需要乙個合適的種植環境,乙個合適的空氣溫度,乙個適合刷牙的氣候,這是生薑的一大秘訣。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生薑高產且隱秘,藥物太多。

  9.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1、選地、整地、播種: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 整地施肥,選取優良品種,切成小塊種植,種植施足肥,澆水徹底,種植後埋入地下,再噴施新的高脂膜土壤表面,可保護水分防水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土層壓實,窒息與病蟲害隔離, 提高發芽率。

    2、施肥、澆水、除草:生薑需要大量施肥,應及時追肥。 為了促進嫩姜根莖的伸長和品質的提高,土壤栽培與澆水相結合,可以保持水分,栽培和除草(主要通過人工除草),噴灑新的高脂肪膜大大提高了施肥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不怕日曬和蒸發,可以調節肥料和水分的吸收, 並防止乾旱和降雨。

    3、生長期:生薑應達到高產和優良品質,將果實噴灑在葉面,使地下果實養分輸送管道更厚,提高果實膨大活力,果實表面光滑,果形強,達到高產和提質。

    4.病蟲害的防治:蟲害有玉公尺螟,病害主要是生薑病,即生薑病,主要針對葉片和根莖的危害,病害最嚴重的是高溫時期,防治方法:實行輪作和留茬,選擇無病生薑, 施用鉀肥,保持合理水分,在病發前及時噴灑靶向藥物,以防殺滅,並施用新的高脂膜,鞏固殺滅效果。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生薑採用傳統方法栽培,產量低,效率低。 如果採用“六變”新技術,生薑產量可翻倍,具體操作工藝如下:

    1.將東西線改為南北線。 首先挖地,平整,開啟南北溝。 放置生薑種子時,將原有的隨機放料改為東西向放料,將生薑芽集中在內槽中心,生薑扇面由東向西拉伸,地面上的主莖和葉由東向西分布。

    生薑的主莖葉可以對發芽較晚的生薑和大姜的嫩芽進行遮蔭遮蔭,既有利於促進生薑的正常生長,又節省了工時。

    2.將單排大壟改為雙排平脊。 平脊雙行種植,小行距為25-27厘公尺,大行距為51-53厘公尺。 播種時,先開深溝; 播種後,中間有溝紋和脊,覆蓋土壤,應達到土層的厚度,這樣生薑在生長中期就不需要弄髒了。

    3、改為稀植為密植。 傳統上種植的生薑在 5,500 平方公尺的 6,000 平方公尺的密度上種植了 6,000 至 6,000 株植物。 根據生薑耐蔭性特點,密度可提高到10000株667平方公尺,株距為14-16cm,為高產奠定了基礎。

    4、改為集中施肥為深耕。 傳統的施肥方法是將肥料集中在播種溝中,或將尚未在高溫下腐爛的豬糞和牛糞施放在生薑上,容易造成浪費或對芽的損害。 新方法是將已經腐化的豬糞、牛糞等有機肥撒入土壤中,將土壤翻成20-25cm深,將土壤耙細,然後開溝放置種子,最後施用少量複合肥。

    5、中期土壤耕作改為無土。 傳統做法是在生薑生長的中間,通過耕種和鋤草,行間深溝,然後打破壟耕土,使原播溝成為壟的後部,原有的壟後形成土壤耕作溝,這往往會造成生薑傷根或使苗木死亡,從而降低產量。 新的栽培方法只需要在播種時或播種後20天內在大行之間開溝,並將兩側的土壤覆蓋到壟上,這樣可以避免生長中期對根部的土壤損害。

    6.將處理方式改為綜合防控。 生薑的主要病蟲害有姜瘟病、姜葉枯病、猿葉甲蟲、彎跳甲蟲、條紋蛀蟲等。 過去,病蟲害先發現後施用**,往往難以保證療效,因此應改為以防控為基礎的綜合治理。

    人工控制。 播種前,將留在土壤中的殘葉曬乾燒掉,既可以打掃田地,又可以減少昆蟲和病原菌的數量。 藥物防控。

    生薑瘟病和姜葉枯病可以用波爾多液體噴霧劑控制。 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倒入2000倍的40%抗菌劑。 使用5%磷化氫EC1000倍液體噴霧,防治猿葉蟲、彎跳甲蟲等害蟲。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生薑對土壤不嚴格,無論沙質土壤、壤土、粘土均可種植生薑; 它可以種植在土壤之間。 生薑:一種需要大量肥料的經濟作物,所需肥料量因苗期、旺盛生長期(發芽期)和成熟期(根莖擴張期)而異。

    在苗期,植株小,生長緩慢,所需肥料量僅佔肥料總需求量的10%左右。

    在旺盛的生長期(萌發期),所需肥料量最大,約佔80%。 生薑是一種喜鉀作物,對氮和鉀的需求量很大,而對磷的需求量很小,只有氮肥的十分之一。 因此,整個生育期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如下。

    此外,生薑對鈣、鎂也有一定的需求,對生薑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對於矽、硼、鋅等許多微量元素,需求量較小。 生薑的生長需要在有機肥和微生物肥料充足的基礎上,合理配施氮、磷、鉀等常量元素肥料,並補充鈣、鎂、鋅、硼、矽等中微量元素。

    生薑缺乏症的常見症狀及預防措施。

    1.缺鉀:症狀:生長緩慢,節間短,葉面積減少,小葉排列緊密,與葉柄形成小角度,葉面粗糙,皺紋向下捲曲。

    早葉深綠色,後期變黃,後變褐,葉色由葉尖和葉緣變為整片葉,俗稱“金邊”,下部老葉幹脫落,塊莖內部為藍色。

    控制措施:高鉀水溶肥和葉面肥和輔料磷酸二氫鉀噴灑,保證中後期的**鉀。

    2.缺鈣:症狀:幼葉邊緣出現淺綠色條紋,葉片收縮; 在嚴重的情況下,頂芽死亡,側芽成簇向外生長。 容易形成一堆小塊莖,缺鈣會導致塊莖分裂。 防治措施:對缺鈣土壤,葉面噴施鈣肥。

    3.缺鋅:症狀:生薑缺鋅生長受抑制,節間短,植株型別短,頂葉直立,葉小,葉面有灰至古銅色不規則斑點,葉緣捲曲。

    在嚴重的情況下,葉柄和莖上會出現褐色斑點或斑塊。 防治措施:在植物生長期可葉面噴施鋅。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生薑生長季節長,需要大量的肥料,並且在不同的時間需要不同的養分,因此可以通過施肥配方來提高產量和質量。

    1、基肥充足:薑根弱,分布淺,重基肥是高產的關鍵。 整地前,每畝撒優質腐雞糞2500 5000公斤,施肥後犁地。

    2.合適的追肥:生薑在生長期應根據植物的需要合理施肥。 第一次,輕輕施用“強力苗肥”。

    植株在苗期生長量小,但生長期較長,通常在苗高25-30厘公尺,用1-2枝條先追肥時,可進行澆水,在植株表面噴灑新的高脂肪膜,可防止病原體的侵染, 提高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保護幼苗茁壯成長。

    3.第二次重新施用“分肥”(或“分枝肥”、“翻肥”等)。 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秋前後,薑苗處於“三竺期”,對肥料和水分的需求增加,因此應結合生薑田除草進行追肥,並噴施浸料,使地下果實養分輸送管道更厚,提高果實的膨大和活力, 果實表面光滑,果實形狀健壯。

    4、天氣乾燥時每10天左右灌溉一次,高溫季節早晚澆水; 大雨過後立即排水,使溝渠暢通。 生薑喜歡涼爽濕潤,不耐高溫和強光,天氣炎熱時,需要搭棚遮蔭,8月上半月,生薑植株的頂部要敲掉,每7-8天打1次,連續打2-3次; 8月下旬,姜枝葉已經茂盛,此時可以將姜棚移走。 採收前3天澆最後一滴水,使生薑在濕潤的土壤中採摘,有利於貯藏。

    它通常在 10 月中下旬收穫,在第一次霜凍到來之前。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3-07

生薑去除不了眼袋,而且對眼睛很辣......

12個回答2024-03-07

在種植生薑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選擇它的種子,只有選擇好種子,我們才能更願意發芽。 選擇種子時,一定要選擇有發芽點的飽滿圓潤的種子,然後浸泡在水中。 >>>More

5個回答2024-03-07

您好,晚上用姜水泡腳的主要作用是保暖和活化經絡,還可以幫助消除疲勞和虛弱,促進足部和身體許多部位的血液迴圈,提高身體的出汗排毒功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的作用。 單獨泡腳的效果並不明顯,所以一定要控制飲食,低脂低熱量,不吃零食,少多吃飯,多吃水果蔬菜,經常運動。 我希望我的建議對您有所幫助。

8個回答2024-03-07

感覺不是很靠譜,我還是帶著痘疤去醫院做醫美。

4個回答2024-03-07

育苗期追肥以輕質和輕質肥料為主; 追肥兩次後,第一次是從6月初到7月上旬,此時是孫江旺的長期,是生薑肥吸收的高峰期,每畝複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 第二次是在9月初和10月上旬,當時姜塊莖迅速膨脹,每畝施用複合肥30公斤,氯化鉀10公斤。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