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早教有什麼區別,國外早教的缺點

發布 教育 2024-04-12
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當我們的父母忙於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時,國外的父母正在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當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忙著背誦古詩時,國外的孩子正在按照正式要求做小科學實驗。

    當我們的學生在各種複雜而抽象的文字遊戲、數學遊戲和思維遊戲中絞盡腦汁時,外國學生正在撰寫研究**,進行社會調查,學習機械操作。 簡而言之,當我們在狹隘的已知圈子中掙扎時,人們在廣闊的未知世界中發展出必要的綜合素養。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

    國外基礎教育的課程是應用、實踐、創新、生活知識和職業技能;

    中國的課程以書本、理論、積累、抽象知識和應試技巧為主。

    國外教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了解職業和生活;

    中國的教育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應試、書本、社會等級和生存競爭。

    從對比中不難看出,中外兒童的能力差距正在逐漸擴大和擴大。 準確地說,中外博士生在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方面的差距從幼兒期就開始了,在中小學逐漸擴大。

    比較的過程讓我們眼前一亮:

    國外的孩子在最幻想的時候受到讚賞並發展他們的想象力;

    當他們最善於表達時,他們被鼓勵發展他們的表達技巧;

    我接受過培訓,在我最喜歡的時候發展我的動手技能;

    在我最好奇的時候,我有機會去探索。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中國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視“教學”,而國外的教育則非常重視讓孩子自主探索,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教育是有選擇性的。 西方的學校有很多選擇,學校可以選擇私立、公立或專業。 除此之外,很多西校的課外活動也非常有趣,比如參加自己喜歡的運動,去圖書館看自己喜歡的書,去戶外實習。

    這些課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也可以幫助他們在未來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

    教育的側重點不同,西方的重點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他們的教育是讓孩子有創造力和思考能力,並鼓勵他們創造和發明一些新事物。

    缺點是教育不平等。 因為很多有錢的外國人可以上私立學校,接受高質量的教育,但經濟條件差的家庭只能選擇去公立學校,教育不平等的情況時有發生。

    西方公立學校的教師素質有限。 學校的教師素質參差不齊,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很多學生還是有沒有書本的可能,因為學校設施不完善,可能沒有圖書館或操場,所以學生不能在圖書館看書或在操場上奔跑,這些問題在沒有國外的學校裡依然存在。 在美國,普通家庭在高昂的教育成本面前只能接受較差的學校教育,只有階級水平高的家庭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因此教育水平的嚴重失衡可能導致國外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國外早期教育的發展趨勢是以嬰兒為導向,注重成長等。

    在早期教育過程中,壽比馬克先堅持以嬰為本,以嬰幼兒為中心,維護嬰幼兒尊嚴,尊重和保障嬰幼兒權利; 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擴大0-3歲早教覆蓋面,提高教育質量。

    關注每一位嬰幼兒的成長,尤其對弱勢嬰幼兒表現出難得的關愛。 早教的所有工作都圍繞著嬰幼兒成長的需求,各種形式的早教服務已經從被動地適應教育服務使用者的需求轉變為主動滿足冰雹教育服務使用者的需求,並積極為服務使用者提供及時、有針對性、持續的貼心服務。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期是人類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 幼兒是學習口語的最佳年齡,年齡在2-3歲之間; 外語學習最遲不應超過4-5歲,因為此時孩子不會用自己的漢語學習外語; 5-5歲半是掌握數字概念的最佳年齡。 6歲是發展體型和方向感知的最佳年齡。

    1964年,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出版了《人類特徵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發展假說:5歲之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 國內知名心理學家郝斌老師曾說過:

    幼兒教育是整個人生教育的出發點,其教育目標應是保證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為繼續教育奠定基礎。 因此,早教行業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是0-6歲。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中西教育的區別如下:

    首先,教育理念不同。

    國內學生往往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和良好的數學基礎,但國外高等教育需要學生參與、實踐和創造,很多課程都安排了案例研究和討論的時間,以及案例分析、演示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國外教育體系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與他人的溝通能力,交流等社會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但國內學生更注重考試成績和自我發展和提公升,團隊協作意識不強。

    二是培訓目標不同。

    國外高等教育高度重視資訊素養能力標準,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通過各種渠道搜尋資訊,確定切實全面的計畫,有序地自我吸收知識。

    國內學生往往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和良好的答題能力,但美國的高等教育要求學生參與、實踐和創造,很多課程都安排了案例研究和討論的時間,以及案例分析、演示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第三,激勵措施不同。

    在中文教育中,表揚和批評是常用的教育方法,老師喜歡用橫向比較的方法,比如用小紅筆、小紅旗、排名表等,鼓勵孩子看誰表現好。

    而美國的老師一般不表揚也不批評孩子,而是關注孩子自身的垂直發展,避免將孩子相互比較。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您認為外語在海外教育中的特點是什麼? 你們都知道這些並注意了嗎? 讓我們來看看。

    海外教育中的外語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 乙個是海外,大多數人出國是因為有可能去海外學習一門外語。 但這需要長期留在海外,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的,還需要經濟支援。

    雖然海外的水平比較高。 這是為了更好的學習,人們選擇出國學習一門外語。 另乙個原因是,中國的大學很多,但大學的型別不一樣,參差不齊或統一,沒有專業的、非常專業的學習氛圍。

    這時,小組需要出國深造,學習一門外語的特點。 所以,如果你想學好一門外語,可以選擇出國看看,但國內也有更好的學院和大學,這需要你的努力。

    海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國外的師範教育理念也與中國不同。 中國已經從注重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向培養兒童的綜合能力。 這些都是吸收國外教育的特點,海外英語教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外大學在氛圍上以英式授課,甚至建築風格都是哥德式的。 因為他們專注於英語的日常交流,所以在中國學習語言或漢語組合不是很徹底。

    所以學一門外語不是學校的原因,也不是老師的原因,主要是氛圍的原因。 將語言知識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於語言的綜合運用和學習。 因此,如果學生想學好一門外語,就必須始終用外語交流,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介紹:"學習彼此的長處"中西兩國的教育差異也可以相互滲透,這是不變的真理。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中國學生羨慕自己的課堂,覺得課堂熱鬧,不像中國那樣沉悶。 即使是美國年齡較大的學生,在課堂上也不會讓教室死氣沉沉。 教師通常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知識(當然,不僅是老師專業的專業知識,還有其他專業的知識)讓學生理清和掌握,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解釋。

    比如我們學校的外院,現在就是乙個"rich"教學,那是來自國外的東西。 聽說這種教學方式在美國很普遍,學生在這種教學思維的影響下會變得非常活躍和大膽,從中會學到很多東西,但對於我們中國學生來說,這簡直是一種折磨。 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我們深受孔子教育思想影響的12年,完全不適合表現形式豐富、活動生動的教學形式。

    我們已經習慣了"老師站著,學生坐著"教學方法,並取代了"學生站著,老師坐著"方式,你會感到非常不舒服。

    這其實就是中西教育的區別,仔細想想,要改變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因為國家不同,性質不同,觀念不同。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中國依舊看分數,國外看能力

相關回答
14個回答2024-04-12

各種早期教育機構。

幼兒園和社群從事0-3歲嬰幼兒教育的教師。 >>>More

8個回答2024-04-12

聾啞兒童的訓練方法包括聲樂訓練、模仿動作、言語表達訓練、生活自理訓練等方法,聾啞兒童有先天性,也有後天習得,要及時做好孩子的訓練,讓聾啞兒童過上正常的生活。 發生訓練:家長可以在家和聾啞孩子聊天,講故事等方式對他們的發聲訓練,教一些簡單的發音,堅持每天聽聾啞孩子說話,讓他們用手摸著喉嚨感受發生時的振動,並模仿動作手勢,聾啞孩子表達自己的思想工具, 手語和口語一起使用,幫助與外界交流,家長可以用手勢變化來模擬影象或音節,然後耐心訓練,達到與正常孩子相同的溝通,三、言語表達訓練: >>>More

3個回答2024-04-12

現在的家長們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希望孩子在幼兒時期能夠更加聰明,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當寶寶剛好有一點覺悟的時候,學習能力還不錯,那麼如何教育寶寶從0歲到3歲呢? >>>More

9個回答2024-04-12

有句話說得好:三歲是人生的注定,我想只有盡早掌握孩子的習慣和人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未來! 如果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後期就已經定下來,或者已經養成了壞習慣,再改變就來不及了!

14個回答2024-04-12

思維和語言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