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需 論黑格爾的悲劇觀 2000字

發布 文化 2024-04-01
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黑格爾的悲劇觀:黑格爾強調悲劇的必然性。 從他的哲學觀點來看,他認為悲劇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悲劇衝突的雙方都有自己合理的理由,即每一方都有存在的理由,但這兩方不可能同時存在,其中一方必須滅亡和失敗,因此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某種理想的實現,就是同它的對立理想發生衝突,破壞它,破壞它,破壞它,而實現這個對立的理想,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所以它們是片面的、抽象的、完全非理性的。 這是乙個兩難境地,其中必須以犧牲另乙個為代價來實現乙個。 悲劇的解決方案是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的毀滅或痛苦。

    從他個人的角度來看,他的犧牲似乎是無辜的,但從整個世界秩序的角度來看,他的犧牲是罪有應得的,足以維護永恆的正義。 雖然他個人被摧毀了,但他所代表的理想並沒有因此而被摧毀。 因此,悲慘的結局雖然是一場災難和苦難,但它仍然是和解和永恆正義的勝利。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亞里斯多德和黑格爾的悲劇理論雖然博大精深,但只能規範特定時期的悲劇實踐,尤其是黑格爾的悲劇概念,只是從他龐大的哲學體系和非常個別的戲劇實踐中推導出來的,面對複雜的悲劇情境,他的理論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脆弱性和侷限性。 以道德為核心的悲劇精神,必然會與後來的悲劇觀發生衝突,但這種衝突不是對黑格爾的否定,而是發展和進一步推進。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亞里斯多德還是黑格爾,他們的悲劇理論的共同取向都在於“善”,即他們傾向於倫理學,無論是亞里斯多德的“過錯論”還是黑格爾的“衝突論”,都是基於倫理和道德的,即悲劇所傳達的對人類存在價值的關注。

    儘管自黑格爾以來的現代西方悲劇越來越突破古典悲劇的倫理秩序和框架,但從其理論中揭示的對人類存在真實性的終極關注的基本價值取向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是得到了更多的推動和重視。 亞里斯多德說,悲劇是嚴重的。 他所謂的嚴肅性,實質上是對人類存在真實性的終極關注; 黑格爾對悲劇的道德秩序的肯定,也揭示了人的終極價值在悲劇中的地位。

    他們所關心的道德倫理核心,無非是善良、美德、忠誠、高貴、愛,以及人類自古以來所追求和嚮往的其他美好理想,包括自由、和諧、社會、生命之美、安寧。 從亞里斯多德到黑格爾形成的西方古典悲劇的本質和核心,在現代西方悲劇實踐的發展中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深化,並轉移到存在主義層面對人類價值和尊嚴的深入思考。 布拉德利在為黑格爾辯護的同時也承認,並非每一場悲劇都表現出道德力量的衝突。

    他指出,當死亡注定悲劇英雄失敗時,悲劇英雄反而會表現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偉大和高尚的個性。 就這樣,我們見證了悲劇人物的隕落,我們的安慰不是來自對宇宙道德結構的重申,而是來自我們切實意識到的人性的偉大。

    事實上,布拉德利在這裡已經擴充套件和修正了黑格爾對悲劇的定義。 奧康納在《悲劇的氣候》中也否認沒有充分強調“人的力量”的戲劇是悲劇。 在《現代性格》中,克魯認為,“相信人類的偉大”是寫悲劇的必要條件。

    悲劇作家不必相信上帝,但他必須相信人。

相關回答
6個回答2024-04-01

邏輯是黑格爾哲學的靈魂和核心,是黑格爾哲學觀點的基本規定,是黑格爾的思維方式和體系的框架。 概念論是邏輯學的靈魂和核心,是邏輯學目的和基本觀點的明確確立,是邏輯思維方式的具體規定和整個黑格爾哲學的框架。 黑格爾把概念看作是存在的本質,把存在看作是概念的外化,把真善合一的世界看作是概念放棄其外在化的結果,從概念本身的辯證運動中推導出解釋世界的主客體關係模式和主觀性原則。 >>>More

5個回答2024-04-01

1、乙個國家有一群人,讓陸沛仰望星空,他們有希望。 >>>More

12個回答2024-04-01

首先,你對這個問題的表述不是很正確,所以康德也是唯心主義的,為什麼康德批評形上學。 >>>More

19個回答2024-04-01

房東好像不喜歡玩細胞,所以看起來精靈不錯,把密碼和密碼都寫出來,不玩就給我,反正我想要,不然你其實就是在支援細胞。

2個回答2024-04-01

一次生活,你可以專門應對現實生活。

一輩子,我有心住在台北的老房子裡陪爸爸婆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