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所得稅繳納期限:按月或按季預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月或季度結束後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稅、預繳稅款。 其中,第四季度的稅款也應在季度結束後15天內預繳,然後在年底後45天內進行年度申報。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並設有兩個優惠稅率,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310萬元,稅率為27%,3萬元以下應納稅所得額為18%; 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稅率為15%。 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地方所得稅稅率為3%。 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外資企業相同,需要國家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微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應納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總收入-允許扣除額 納稅人每年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來彌補,如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可以逐年繼續補足, 但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
-
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應當按月或者按季提前繳納。 企業應當自當月或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提交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表,並提前繳納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提交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結清應繳稅款和退稅款。
企業提交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財務會計報告等相關材料。 如果總利潤為負數,則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
-
還需要檢視您的企業是否獲得批准和徵收或審計。
-
這四個月累計。
企業所得稅。
它基於應稅收入。
計算和支付後的稅收調整。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入+營業外收入。
主要業務成本 - 主要業務的稅費和附加費。
其他運營費用-運營費用-行政費用-財務費用-非運營費用。
2. 應納稅所得額=營業利潤+稅項調整增加-稅項調整減少額 3.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稅率。
-
這四個月累計。
企業所得稅是根據應納稅所得額(經稅調整後的利潤)計算和繳納的。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入+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費及附加費-其他業務費用-運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費用。
2. 應納稅所得額=營業利潤+稅項調整增加-稅項調整減少額 3.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稅率。
-
企業所得稅是在這四個月累計繳納的,然後在下個月還是當月繳納? --下個月付款。
-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根據《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按月或按季提前繳納,當月或季度結束後15日內預繳:終了後4個月內進行尾算,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 應納稅所得額的 33%
根據《細則》規定,企業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照納稅期實際金額預繳所得稅,按實際金額預繳所得稅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l2、l4或者按照稅務機關批准的其他方法預繳所得稅。 據此,預繳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
月度(季度)預扣所得稅 = 月度(季度)應稅收入的 33%
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按月(季度)提前繳納,年底後在規定期限內結清繳納,多出部分退還,補差部分。 計算方法如下:
年應繳納所得稅 = 年應納稅所得額的 33%
最終結算中應繳納(退還)的所得稅金額=全年應繳納的所得稅總額——每個月(季度)預繳的所得稅總額。
納稅人未能提供完整、準確的收入、成本、費用證明,未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應當核實應納稅所得額。 在這種悶悶不樂的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
企業所得稅額=經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稅所得額的33%
根據上述計算公式,企業節稅的基本步驟:
首先,計畫確定收入金額,並盡可能排除某些專案的收入。
其次,計畫確定成本、費用和損失的金額,並盡可能包括某些專案的成本、費用和損失。
第三,要正確計算和確定企業的總利潤,並盡可能減少。
第四,只要補償金額不超過5年,應納稅所得額越多越少,對節稅越有利。
第五,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六,計算國外稅收抵免金額,盡可能多地抵免,抵免越多,應繳稅款越少。
第七,計算應納所得稅額,並盡可能與較低的優惠稅率掛鉤,在一定額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的情況下,稅率越低,越有利於節稅。 以上步驟一般結合企業的賬簿,根據企業對收入、成本、費用和損失的處理方法進行。 調整符合稅收規則的那些。
即根據企業賬面利潤計算的調整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額。 這樣,公司收入的計算轉化為賬面利潤的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調整賬面利潤並不一定意味著公司的賬面必須進行調整。 申報應納稅所得額時,從賬面利潤中增加(減去)差額就足夠了。
-
【法律分析】中歌企業所得稅按年徵收,按月或按季提前繳納,並在年末結算時繳納。 1.按月或按季預繳稅款的,企業應當自當月或季度末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並提前繳納稅款。
2.一般情況下,企業應當自年終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並結清應納稅和應退稅的最終結算和結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 企業每個納稅年度的總收入,應當是扣除非應納稅所得額、免稅所得額、各種扣除額和以前年度允許補足的虧損後的應納稅所得額。
-
法律分析:企業所得稅按年徵收,按月或按季預繳,年終結算,多部分退還,不足部分補足。 1.
按月或按季預繳稅款的,企業應當自月末或季末未繳稅款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並提前繳納稅款。 2.一般情況下,企業應當自當年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提交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並結清應納稅額的最終結算和結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 企業各納稅年度總收入為扣除非應納稅所得額、免稅所得額、前年度各項扣除額和損失後允許補足的應納稅額。
企業所得稅稅率是企業應納稅額與稅基之間的數量關係或比率,也是衡量乙個國家企業所得稅負擔水平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所得稅法的核心。 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為25%。 對於符合條件的小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為20%。 >>>More
財政部近日出台了兩大企業所得稅處理政策,擴大了企業利潤空間,彌補了新企業所得稅法的空白,明確了企業改制中涉及的企業所得稅的具體處理。 以下網站將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併購稅務新時代 5月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改制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為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後企業改制清算提供了框架指導。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