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後,美國對德國保持了拉攏的態度。
-
這是對西德的幫助,也是對東德的遏制。
-
不是很好,也不是很糟糕,因為二戰期間德國基本上和中國接觸不多。
-
二戰中德關係不好,當時德國不僅與中國關係不好,而且在與中國的戰爭中也支援日本。
-
這還不是最好的,只能說希特拉對中國的印象很好,亞洲本來就邀請中國作為侵略國。
-
1、綜合國力:兩國實力不相上下。 由於德國吞併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其整體實力並不遜色於美國,但德國缺乏和平發展的條件和足夠的時間消化被占領土。
2、戰爭初期:德國比美國更強大,因為二戰初期的德國不僅國力強,而且軍事實力強,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一。 德國擁有數千萬軍隊,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和空軍,以及強大的海軍。
3、戰爭後期:美國開始發揮自己的實力,在戰爭中展現出強勢的一面。 美國利用其巨大的工業能力和源源不斷的**彈藥來消耗德國。
-
看到樓上一群人吹噓德國最強,真是搞笑了,難道美國真的靠著一戰和二戰賺仗錢成為世界第一嗎?
二戰前五十年,即十八世紀末,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蘇聯等其他大國的總和! 二戰期間,美國出動了200艘航空母艦,控制著整個戰場的制空制海權。 **坦克、飛機的產量比德國大幾十倍!!
德國完全無法比擬,只能說日本被美國切斷資源後,還要去美國下水。
-
二戰期間,德國比美國強,當時美國的實力比日本強,但僅次於德國,太平洋戰役,轟炸日本四艘航母的不是美國,美國足以窒息,當時, 美日打得很辛苦,沒想到很輕鬆,美國打敗了日本,其實中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當時大量的日軍被中國牽制住了。
-
我只想說,既然美國這麼強大,為什麼小日本要控制整個太平洋。
-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德國作戰。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對手是德國和日本。 當時,日本、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分子組成協約國,妄圖稱霸世界,分裂世界。
為了抵抗協約國的侵略,美國、英國、中國、蘇聯等愛好和平的國家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協約國。 1941年,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後,德國履行了對美國宣戰的義務。 同年,美國向北非和英國派兵,開始與德國作戰。
他與英法聯軍發動諾曼第登陸,英法俄三軍擊敗德國法西斯,最終占領德國。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是否與德國作戰的更多資訊,請進入以檢視更多銷售內容。
-
德國和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兩個主要交戰國。 作為兩大陣營的老大,兩國都擁有強大的國力和強大的軍事實力。 但是,由於兩國各有優勢,沒有單打獨鬥的機會,很難比較兩國哪個更好,所以兩國哪個更強一直存在爭論。
那麼兩者哪個更強呢? 相信兩國實力與兩國實力相當,如果正面交鋒,前期德國勢必更強,後期美國更強。
-
在英法的壓力和希特拉的威脅下,1938年9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被劃分為德國軍區,成為《慕尼黑協定》,但德國並沒有放棄,並於1939年3月吞併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拉的目標是波蘭,1939年4月,希特拉發布了“永遠摧毀波蘭”的作戰計畫。 9月1日,德國出動50多個師、2000多輛坦克和2000多架飛機,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
英國和法國指望德國在擊敗波蘭後進攻蘇聯。 由於波蘭是英國和法國的盟友,因此對德國的宣戰實際上是不戰的宣戰。 當時德軍在西線只有23個師,而英法則有110個師的龐大兵力,卻沒有進攻,於是出現了所謂的“怪戰”、“坐戰”、“搞笑戰”。
事實上,德國和蘇聯已經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德軍進攻波蘭的同時,據內幕訊息,蘇聯也正式從東線進攻波蘭,蘇聯希望德國與資產階級、英法作戰。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拉很好地把握了英法蘇三國的心理,並從中鑽空子,繼續擴張,牟取利益 當然,我認為這是“第三帝國”興盛的主要原因,但我們在對波蘭的戰爭中也看到,除了這個原因, 另乙個重要原因是德軍本身的戰鬥力,不可否認的是,希特拉的“大炮,不是黃油”的口號是有其效果的,德軍士兵的裝備、戰鬥力、素質、戰略戰術,以及德軍王牌裝甲部隊,都處於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這無疑從對法國的戰爭中可以看出。
樓上的理論是什麼 當時美國最大的債務國是英國,其次是法國,也就是說,如果德國毀了英法,美國就會破產,當時資源緊張,美國靠賣軍發仕富,但當時, 戰爭還在繼續,不可能有全額現金支付,所以只能負債累累,二戰開始時,英法欠美國的債務是德國的20多倍(我記得這個數字,只多了一點點)也就是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所欠的饑荒還沒有還清 因此, 美國只能選擇站在英法一邊的立場。還有乙個事實是,希特拉的目標不是征服整個世界,至少他並沒有摧毀英國的意思。 否則,敦刻爾克不會給英國人機會,他的目標是奪取法國,穩定英國,摧毀蘇聯,從而將整個東歐變成自己的資源基地。 >>>More
首先,蘇聯擁有廣闊的土地和資源,有發展潛力。 而且,美蘇爭奪霸權,基本上蘇聯只在軍事上競爭,經濟無與倫比。 而且,蘇聯在與德國的戰爭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對先進**的研發有很大幫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