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一號是我國的探月衛星。 Luna Spacecraft 1 是印度的。
嫦娥一號已成功使用。 月球太空飛行器1號正處於準備階段,將於明年4月9日左右準備進入太空。
任務基本相似。
近年來,印度在美國的支援下,一直與中國作對。 我們祝願印度的A-3月球飛船1號在西方的清晨到來。
-
月球1號是印度的,嫦娥1號是中國的。 月球1號飛船尚未建成。 這幾年,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乙個強國,一直叫囂著要有所作為。
航天也是如此。 但印度總是吵吵嚷嚷,什麼也沒出來。 我個人認為,印度只能算是二流的太空強國。
-
嫦娥一號是中國的探月衛星(軌道)。
月球1號飛船是印度的(軌道)。
我還聽說它要撞上月球表面。
-
月球一號飛船是登月的第二步,嫦娥一號是登月的第一步,前者是登月,後者是在月球同步軌道上拍幾張照片來測試資料。
-
前者是可以載人的宇宙飛船,後者是衛星,是前者探索路徑。
-
月球一號是指太空飛行器,嫦娥一號是指衛星。
-
這是一樣的,只是後者有乙個好聽的名字。
-
從一開始,人類探月計畫就與祖先的神話和故事緊密相連。 美國載人月球探測計畫被命名為“阿波羅”——這是乙個古希臘傳說,其中太陽神駕駛一輛馬拉戰車在天空中飛馳。 他們使用的運載火箭被稱為“土星5號”——“土星”這個詞是希臘神話中土星神的名字。
日本將其月球探測車命名為“輝夜姬”,即日本的月亮女神。 因此,當中國人自己準備進行月球探測時,這個計畫無疑被命名為“嫦娥計畫”。探月工程總司令欒恩杰告訴記者,這是中國第一次用神話來命名航天專案。
“嫦娥到月亮”是幾千年來流傳最廣的中華民族美麗神話。 以“嫦娥”命名中國的登月工程,可以賦予它更多的歷史和人文氣息,一聽就知道是中國人,對海內外華人有很強的號召力,說明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工程。
-
嫦娥一號花了兩年時間從地球到月球。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公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任務,擊中月球表面預定位置。
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第三個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核心技術和自主智財權的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備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之一。
-
14天後進入月球軌道不能簡單地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除以速度。 衛星在進入月球軌道之前需要經過地球軌道的四次變化,在月球軌道上需要經歷三次軌道變化才能進入最終軌道。
-
從西昌號起飛到遙遠月球上的“工作站”到來,嫦娥一號衛星的總飛行距離將超過100萬公里。 100萬公里的長途飛行將需要嫦娥一號衛星支付大約13天18小時的飛行時間。
-
還沒有。
ps:嫦娥嫦娥專案。
根據我國對探月工程的規劃,整個探月工程分為三個階段,一期工程為“軌道”,二期工程為“墜落”,2017年工程三期為“返航”。
在外界看來,嫦娥一號衛星的發射,其實只是中國整個探月計畫的前奏。 雖然國防科工委才啟動了“嫦娥計畫”和“探月計畫”的第一階段,計畫的第二、三階段尚未正式建立,但沒有人懷疑它們已經“準備飛行”。
繼2007年4月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後,嫦娥二期工程即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據悉,從2009年到2015年,我國將進入嫦娥專案二期,屆時將進行兩到三次軟著陸巡查,其中2012年向月球表面發射軟著陸器的計畫已基本確定,根據這一計畫,軟著陸器將搭載攝像機和各種探測儀器的月球車, 在月球表面巡查,收集基礎資料,建立月球基地。目前,我國基本上具備了完成這項任務的技術、物力和經濟實力。
據悉,計畫二期使用的月球車將採用國家招標的方式進行評選,國內已有10餘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參與競爭。
之後,中國將進行2017年“嫦娥計畫三號”行動,該行動將發射月球軟著陸器,不僅可以收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樣本,還可以通過返回艙返回地球。 在這個階段,太空機械人將發揮重要作用,在衛星維護和空間科學實驗等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為盡快落實機械人登月計畫,國家已經成立了第乙個空間機械人專業研究院,即國家高技術空間機械人工程研究中心,目前空間機械人已進入研發階段。
一些專家認為,在太空中,太空人是一種極其昂貴的資源,在條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用機械人代替太空人的一些工作會更安全、更經濟。
嫦娥專案三期工程完成後,中國將進入載人登月階段,屆時中國載人登月計畫將全部浮出水面。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載人登月計畫將成為“嫦娥計畫”的第四階段。 在專案的這個階段,中國將如何讓人類登上月球?
根據中國科學家的設計,中國計畫的方法是先用運載火箭將太空飛行器送入地球軌道,然後太空飛行器自行進入月球軌道,釋放著陸艙,降落在月球表面,太空人將登陸月球。 活動完成後,太空人返回著陸艙,飛離月球,與在月球軌道上等待的太空飛行器重新對接,從而結束了登月過程。
撞擊月球是國際航天界結束月球探測器“任務”的常見方式。 歐陽子源院士說。 “與其因為燃料耗盡而讓月球飛船墜落月球,不如選擇撞月的方式,這樣也可以為人類對月球的了解增加一些資料積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