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是去看心理醫生或吃中藥

發布 心理 2024-05-11
2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既然已經是精神疾病了,我覺得還是去看心理醫生比較好,因為心理醫生可以幫助患者找到導火索,有效解決問題。

    精神科醫生**精神疾病比較好,但是,有時精神疾病會引起身體疾病,我認為如果有病症,可以按照精神科醫生**的方法,結合中醫,治標治根源。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心臟病也需要心臟內科醫生,你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但精神科醫生是你自己。

    我不認為你有精神疾病,但你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心情不好。 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都這麼快,這種情況的人很多,這根本不是病,有意識地調整一下也沒關係:真正從心理上想一想,不管是什麼,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剩下的瑣碎事情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做, 沒有太多的約束。

    這樣,你會感到舒適,你不會覺得自己有精神病。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心臟病也需要心臟藥物,而最根本、最安全、最無處方的藥物就在心臟裡。

    氣質在心靈上投下陰影,對身體產生影響。 性情發作可導致情緒障礙,從而導致氣血逆轉。 氣血顛倒,會引起機體經絡和五臟六腑功能失調,使機體出現疾病。

    如果僅以氣血為單位進行藥物或其他醫療手段的干預,顯然根本問題無法解決。 因為心理陰影尚未清除,氣質隨時可能被啟用。 這樣一來,即使使用藥物暫時糾正了經脈內臟氣和血液操作的偏差,也仍然無法避免氣質投下的心理陰影對身體經絡內臟氣和血液操作造成的新的傷害。

    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看看我們長期忽視的頭腦。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乙個成功的中醫師=乙個西醫師+乙個心理學家。 中醫的觀點是,引起情緒問題的是身體,情緒也會導致疾病。 看中藥還行,但很難找到好的中藥。

    無論你選擇什麼,你都必須記住永遠不要相信巫術或醫學。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心臟病應該用心治療,關鍵是要找到乙個真正聰明的心理學家。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中醫沒用,你得找心理醫生。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這個不是絕對的。 一般來說,如果情況嚴重,建議採取雙管齊下的方法。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你好。 心臟病必須由心臟病醫生治療,藥物治標不治本,存在依賴性和***。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一般來說,中醫是不允許看精神疾病的,中醫在我國是一種傳統的治療方法,中醫的病法很多,而且特別有效,但精神疾病還沒有發展起來。 如果你有精神疾病,可以去看心理醫生,雖然中醫看不到精神疾病,但現在有專門的心理諮詢師,他們也受過專業訓練,有一定的專業知識。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誰說你看不下去? “心臟病也需要心臟藥物”,這種直擊問題本質的超前理論,不經過深入調查和探索就能提出來嗎?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其實中醫看不了精神疾病,精神疾病需要去專業的心理諮詢,然後才能去最好的地方。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我們中醫平時講的主要事情就是治療身體疾病,如果你有精神疾病,可以去找專門的心理醫生。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中醫可以看精神疾病,有很多人看過,效果很好,遇到對的醫生,就能找到對的處方。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中醫講究開對藥,而精神疾病是心理問題,是思維問題,不是中醫的範疇,所以中醫不能看精神疾病。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當然,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需要藥物**,因為為了能夠控制疾病的發作,否則患者會非常痛苦。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我個人認為,有精神疾病的人一定是需要用藥**的,畢竟很多疾病對人的身體影響太大,不得不吃這樣的藥**。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是的,精神疾病不一定都有心理原因,也有生理原因,生理因素都是因為神經遞質濃度低會影響人們的正常情緒,而很多**精神疾病藥物的主要原理是增加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濃度,而**與心理學**較好的藥物更好。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需要藥物治療,有些藥物可能對抑鬱症有好處。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你好,有中醫,也有很多精神科醫生。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應該有。 在中醫中,有七種情緒和六種慾望,喜、怒、憂、憂、恐、怕,如果乙個人過度悲傷、擔心、害怕,就容易心煩意亂。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中醫認為,心靈和身體不是。

    2.身心的源泉,即身體狀態與心理活動和情緒有直接的關係,並相互影響。

    除了與自身心理直接相關外,還可能是由於身體失衡,進而影響他們的心理活動。 打通經絡,打通心思,可以有效控制情緒,使人的心情好轉。

    同樣的好心情會改善人們的身體狀態,使人放鬆和快樂。 過多的負面情緒很容易傷害身體。 人不能總是處於自我封閉,或者長期抑鬱的環境中,否則身體會越來越差,只有走出來,傳達更多的正能量,和開朗、樂觀、活躍的人在一起,人們的身心才能一起得到改善。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心理疾病——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恐懼症等諸多症狀是西醫的名稱,中醫將上述症狀歸納為情緒病。 強迫症、自閉症、焦慮症、恐懼症。

  23.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感謝邀請,精神科醫生,精神疾病,兩者都非常廣泛。 心理學家包括諮詢師、精神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所謂的精神疾病的範圍要廣泛得多。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對於心理學家來說,一般的情緒問題可以自己解決,而對於心理學家來說,改善自己的人格體系,鍛鍊思維、情緒和行為都是必要的要素。 因此,從我個人在心理學行業的經驗來看,心理學家對消極和積極的心理感受都抱有相對平和的態度。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精神科醫生不一定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因為許多所謂的精神疾病不僅是心因性的,而且是生理和環境的。 不是所有的從業者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心理師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如嚴重的心理問題、神經質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及時向上級尋求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心理學家來說,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諮詢師或病人負責!

    雖然心理學家在自我意識方面會比普通人更敏感,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客觀地分析出來,這會導致思維出現一些偏差,自然不可能獲得良好的自癒能力。 因此,在這個時候,心理學家也需要別人的幫助。

    希望我的對你有幫助。

相關回答
5個回答2024-05-11

如何培養快樂的心。

作為人類出版史上第二暢銷書,卡內基的《幸福生活》為我們提供了培養快樂心靈的秘訣。 他認為“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動,你就能感到快樂”,並提出了“只為今天”的建議: >>>More

8個回答2024-05-11

心理學家和心理諮詢師這兩個職業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心理學家基本上是醫學背景,需要拿到執業醫師的資格和精神科的執業資格,出來後基本上就坐在醫院裡,有開處方和放行的權利,他們的用藥方法一般是按照藥理學規定的; 心理諮詢專業沒有限制,當然是心理學系最好的,一般本科學歷,心理學系的大專畢業,經過培訓,可以參加勞動部認證的心理諮詢師考試,拿到證後成為心理諮詢師。 這類人一般的就業渠道是學校、心理診所、心理健康理療中心等場所,沒有開藥的權力,第一種手段主要是誘導。 >>>More

5個回答2024-05-11

如果你只是想虐待低階的人,想蹂躪別人,以顯示威望,那你就錯了。 因為你給自己施加了壓力,所以有時壓力不是很大,就像你不能表現得那麼好。 人有一點成就的時候,很容易急於取得成就,所以要有正當的心態,輕鬆玩遊戲。 >>>More

8個回答2024-05-11

建議去正規醫院看心理醫生。

14個回答2024-05-11

家庭暴力。 它不一定都是精神疾病。

但許多家庭暴力是由精神疾病引起的。 例如,患有妄想受害、施虐受虐和躁狂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