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返鄉的背景分析及影響因素

發布 三農 2024-05-28
1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近幾年農民工“回流”基本上是乙個積極良性的發展趨勢,造成這一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來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的多層次因素,如東部地區產業結構不斷公升級、勞動就業要求逐步提高、 以及東部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低梯度的中西部地區轉移,這些都是導致這一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這種“返鄉”可能在短期內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產生負面影響。 但從長遠來看,農民返鄉創業的浪潮正在洶湧澎湃,如果形勢有利,將導致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當地農村勞動力的就業。

    然而,當下的“農民工返鄉潮”,卻有著更大的無奈感。 畢竟,大多數農民工並不是主觀上選擇回老家的,而是在金融危機下因為企業倒閉而失業的。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這些農民工回到家鄉,當地**部門好好指導他們,在土地需求、金融貸款、就業諮詢和就業培訓等方面給予他們應有的支援,也許壞事會變成好事。

    對此,2008年10月第一次常務會議要求各地支援有條件、有能力的農民工回鄉創業,降低土地、收費、資訊、工商登記、納稅服務等門檻,做好金融服務,落實小額擔保貸款, 並按規定給予財務折扣。鼓勵返鄉農民工參與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伴隨著“農民工短缺”而來的,是農民工回鄉創業,越來越無法在城市獲得預期收益的農民工乾脆回到家鄉,利用多年積累的技能、知識和積累的經驗,自己創業。 從短期來看,它是金融危機的直接產物,將對農民的就業和收入產生負面影響,但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為經濟復甦後的下一波“農民工潮”的到來做好一切準備。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背景是:由於美國發行後的資本和貸款危機,投資銀行紛紛破產,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進而影響實體經濟和美歐等發達國家的需求,最終成為全球經濟危機。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發展迅速,出口帶動了中國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

    由於這些簡單加工企業依靠成本優勢生存和發展,面對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進口國的需求大幅下降。 在這些企業中,農民工是主體,農民工受影響最大。 這些依賴出口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破產,大量農民工將失去工作並返回農村。

    影響“三農”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程序中的關鍵因素,農民工問題是“三個農村問題”的延伸,解決農民工問題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大量農民工的回流,不僅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消費,從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同時,農民工的回流對社會冶金工作提出了挑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黨和第一黨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政策,如培訓、鼓勵農民工回鄉、加大對農業的支援力度等,但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很長時間,這必然會給一些返鄉農民工帶來困難。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可能阻止人們返回家鄉的因素包括:

    首先,缺乏職業機會。 許多地方的就業機會有限,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那裡可能沒有足夠的工作和職業發展機會。 這意味著人們可能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也無法獲得與其技能和經驗相匹配的報酬。

    二是生活設施不足。 在某些地區,生活設施可能並不完善,其中可能包括醫療、交通、教育等。 由於這些問題,人們可能會被阻止回家。

    第三,缺乏社交圈。 回家可能意味著離開熟悉的社交圈和朋友圈,這可能導致孤獨感和難以適應新環境。 這會使人們感到不舒服,不願意回家。

    第四,經濟因素。 對一些人來說,回國可能意味著生活水平降低和經濟機會的喪失。 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可能會發現在城市生活時更容易賺錢和保持財務穩定。

    第五,文化差異。 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存在文化差異,這可能導致人們感到不舒服或難以融入。 人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在農村生活,或者不願意接受當地的文化和價值觀。

    這些因素會阻礙人們返回家中工作和生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地區正在積極努力改善生活和經濟條件,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對於一些人來說,回家可能是乙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尤其是在城市生活變得更加忙碌和壓力的情況下。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專家總結了回國規模較小的五個原因:一是新興產業崛起,傳統產業被替代; 二是疫情反覆發生,人們進不城,不能回老家; 三是人口老齡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工數量逐漸減少; 第四,物價依舊是最好的,在城裡打工未必能賺錢; 五是鄉村振興,各地產業扶持,農村也能賺錢。

    現在新興產業很多,一些農民開始通過網際網絡賺錢,有才華的人可能會成為網路名人。 如果粉絲比較多,乙個月賺一萬元以上不成問題。 現在網際網絡是大勢所趨,有些人已經放棄了進城打工的想法。

    此外,疫情也對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城裡人出不去,農村人進不去。 一開始可能沒有任何問題,但一旦出現病例,就有可能無法回家過年。 進城總人數會下降,返城規模自然會減少。

    雖然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大多數人眼中,只有上學才能出人頭地。 好不容易出村後,大家都不再願意回老家了。 而原來去城裡打工的那批人,年紀**,都準備退休了。

    年紀大的不想去城裡,年紀小的不想回家。 城市物價高,農民工進城很難攢錢,除了照顧食物和住房或自己開店的工作。 與其在城裡打工,不如在村里掙錢,也陪孩子老人。

    目前,國家扶持農村發展,一些普通的小城鎮和鄉村並不比整個城市差。隨著經濟增長的好轉,有可能在農村找到合適的工作。 進城和不進城,賺的錢差不多,大家一定會呆在家裡。

    返鄉的浪潮不會消失,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規模會逐漸變小。 這是時代潮流,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專家說,城市處於衰退狀態,現在農村前途光明,現在疫情特別嚴重,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專家們對這種情況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解釋了當前回返潮的原因,也解釋了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因為大多數農民都喜歡在家鄉工作,而且他們的家鄉發展得很好,所以這就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因為現在農村發展比較好,很多人不願意去城裡打工,所以回老家的浪潮不算太大。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背景是:1、當前工農、城鄉收入差距過大; 2、國家忽視農村發展,片面推行城鎮化; 3、現在的社會過於物質化,全民道德底線進一步降低,一切看錢的觀念都傳播到了社會; 4、國家對農村人口和農村教育的貼片支援明顯不足,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潛在農民工數量龐大; 5、政府在處理經濟發展和社會矛盾方面,在政策和方向上犯了錯誤,片面追求誇大資料; 6、我國官僚體制和績效考核制度存在的問題; 7、生活、教育、醫療費用迅速上漲,納稅就是國家人,福利、補貼、醫療,是百姓私事。 ——農民工出現的背景。

    回國背景:1、家庭意識; 2、傳統團圓意識; 3.心理舒緩意識; 4、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與混亂,只有家庭才能依靠;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已有480萬農民工回鄉創業。 這群人創辦的企業中,80%以上是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產業融合專案,54%採用網際網絡等現代手段。

    報告顯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往往是小微企業實體,就像毛細血管一樣,可以深入到最偏遠的角落,對就業收入、扶貧繁榮有很強的驅動力。

    專家表示,從時代發展大勢來看,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整體進入了以產業為農業補充農業和城鄉發展的新階段,大量沿海產業向內陸農村轉移, 使中西部農村地區有了產業基礎,隨著精準扶貧在全國的普及,大量人力物力湧入農村,不僅為農民工返鄉提供了就業機會,也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

    同時,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產業融合專案的出現,使農村更好地融入全國發展,城鄉之間暢通的資訊物流網路,使農村優質資源與城市消費市場有效銜接成為可能。

    當回歸家鄉成為創業就業的更好選擇時,不僅是經濟發展向農村的延伸,更是闔家團聚的溫暖,是當地文化的回歸!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農民工返鄉熱潮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一是在海外經濟疲軟和歐美國家經濟低迷的影響下,產業結構發生了全面調整。 這種調整影響了一些地方企業,導致企業就業率下降,因此這些農民工不得不逐步返回家鄉。 ”

    此外,也是因為整個產業結構的轉移。 在勞動力成本和土地增加的背景下,許多企業開始逐步向中西部地區遷移,但在轉移過程中,原區域的就業率會下降,而中西部地區的就業率會上公升。 於是,一些企業的行業出現了T型結構。

    以江西為例,2008年,大批農民工陸續回老家,因為在產業轉移過程中,大量企業遷往江西。 ”

    第三,一些農民工在原來的地方工作後,技能和經驗有所提高,因此他們回到家鄉尋找新的就業機會。 ”

相關回答
8個回答2024-05-28

能做什麼,農民工改變不了現實,是環境,改變太難了。

10個回答2024-05-28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視為工傷: >>>More

6個回答2024-05-28

工傷問題:我看了一下《工傷保險條例》和《工傷認定辦法》,有一整套的措施。 只需按照上面的說明操作即可。 >>>More

9個回答2024-05-28

簽訂的勞動合同首先應在不違反國家勞動法規定的前提下有效合法。 你籤的農民工勞動合同工傷賠償規定明顯與勞動法不符,所以不合法。

5個回答2024-05-28

2006年3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了《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年第5號)。 《意見》分為充分認識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大意義、做好農民工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加大解決農民工低工資拖欠問題力度、依法規範農民工勞動管理、 做好農民工就業服務和培訓工作,積極穩妥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切實為農民工提供相關公共服務,完善農民工權益保障機制,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就近就業轉移。加強和改進對農民工工作的領導,分10部分4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