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路在佛教之國很有名(9)。

發布 文化 2024-07-21
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通往天竺的路,充滿了難以想象的艱辛。

    一路上雖然沒有白骨靈和盤泗洞,沒有牛妖王和火焰山,沒有鬼鬼九八難,但有無盡的沙漠黃沙,有無人居住的戈壁沙漠,有查卡、官員抓捕的麻煩,有缺水缺糧的危險, 和迷失方向。

    這一切,足以把他埋在乙個沒人知道的地方,或者迫使他後悔,回到東方。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阻擋玄奘的腳步。

    早在踏出長安的那一刻,玄奘就已經發出了絕對勝利的巨集偉誓言——此行不求財利,不求名聲,卻是至高無上的法則。

    不去天竺,就不回東邊。

    死在西方比活在東方好? 這就是信心的力量。

    正是這種簡單而偉大的信念,使他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和危險,甚至面對死亡的威脅,頑強地走向自己生命的聖地。

    玄奘大師在梵文方面造詣深厚,學術態度極其嚴謹,因此他所翻譯的巨著佛經在辨別和分析人名、準確理解經文含義、制定譯文風格、糾正舊譯錯誤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開創了漢語翻譯史的新紀元。

    因此,後世稱他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譯家,與前秦的庫瑪羅什、蕭亮的真諦、開元時代的不空一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四人中,其他三人都是外來僧人:庫瑪羅什的祖籍是天竺,出生在貴子,真正意義上是西天竺人,北空是北天竺人,只有玄奘是唯一的中國人。

    梁啟超說:“自古以來,不僅中國人翻譯過外國書籍,而且沒有人翻譯得比他更多或更好,即使比較世界各地的人,恐怕也沒有人翻譯的書比他多。 ”

    法相宗的創造者是玄奘,最好翻譯最多的佛經是玄奘,最崇尚佛教的就是玄奘。 中國的激進佛教,還是只有乙個人作為代表,恐怕除了玄奘之外,很難找到第二個。 ”

    只有偉大的時代才能誕生如此偉大的人物。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中文名:玄奘。

    又名:Tang Seng.

    性別:男。

    年代:唐朝。

    國籍:漢族。

    生卒年:602 664

    傳記。 玄奘(602 664),俗稱三藏大師,俗稱唐僧,姓陳,唐代洛州師(河南偁師市偃師鎮)人。 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官員。 玄奘30多歲的時候,在佛教界已經很有名氣了。

    隨著知識的增長,他深深感到各派的理論各不相同,很難得出明確的結論,於是決定前往天竺探源。

    唐太宗真官三年(公元629年),玄奘前往天竺。 後來,他取回了經文,並受到皇帝的接見。 他的事蹟被吳承恩改編,寫進了中國四大經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廣為流傳了幾千年。

    玄奘是一位僧侶,他前往佛教發源地印度學習經文。 他在16年的時間裡從中國出發,行程64,000公里,途經阿富汗、克什公尺爾和印度北部。

    玄奘行到中亞戈壁沙漠邊緣,向西行進到撒馬爾罕,然後轉向南方,越過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 在印度,他作為佛教老師受到歡迎。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險,差點喪命。 危險來自惡劣的天氣和高山。 玄奘曾經喝泉水,差點被箭射死。 他後來被囚禁在印度北部的塔克西拉王國。 為了逃命,他差點凍死。

    玄奘的旅行是秘密進行的,因為當時的皇帝不允許中國人出國旅行。 後來,當玄奘回到中國時,皇帝命令他寫乙份旅行報告。 這項工作佔據了他餘生的大部分時間。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玄奘向西行進。 中國]胡昆斌.

    銘文:玄奘西行,從長安出發,到天竺佛那裡學經。 一路走來,他一生死九次,執著於佛經,歷經九百八十一次困難,一生獻給佛經。 摘自[當代]小慧。 玄奘向西行進。

    為了天下百姓,唐朝興旺發達。

    我穿著長袍,手裡拿著一根錫杖和乙個碗。

    告別長安,向西方學習。

    我牽著我的馬穿過沙漠。

    這是十萬八千英里。

    世界上再也沒有《西遊記》。

    菩提心照亮萬千人心。

    我與佛陀發生了關係,並告別了長安。

    去西天,獲得《大乘大藏經》。

    乙個信念,玄奘向西走去。

    生而死,不屈不撓。

    半輩子的苦難都是由真相賦予的。

    南方沒有阿彌陀佛,南方也沒有阿彌陀佛。

    菩提心照亮萬千人心。

    為了獲得真經,我去西方學習經文。

    這是 108,000 英里,世界上沒有西方之旅。

    這是 108,000 英里,世界上沒有西方之旅。

相關回答
15個回答2024-07-21

我先發過誓,如果我不去天竺,我就再也不回東方了。 你現在來哪兒了? 死在西方總比活在東方好。 >>>More

10個回答2024-07-21

唐玄奘在歷史上的西遊歷程,不僅為中國佛教文化做出了傑出貢獻,也為中印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 唐玄奘不僅將印度的佛經翻譯成中文,還將中國著名的哲學《老子》翻譯成梵文,從而促進了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 >>>More

10個回答2024-07-21

玄奘學經已經17年了。 27歲的玄奘混在逃離饑荒的人群中,開始了他從西方學習經文的壯舉。 >>>More

27個回答2024-07-21

中國幅員遼闊,豐富多彩,美味獨特的食材令人眼花繚亂,這些我們國家的頂級食材,不知道大家聽說過嗎? >>>More

21個回答2024-07-21

由於孫子兵法包含了對各種戰術策略、作戰計畫等的詳細描述,非常全面,因此被稱為世界上第一本軍事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