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學之父”是指法國著名化學家拉瓦錫(1743-1794)。 經過反覆實驗,他提出了燃燒是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論,有力地駁斥了物質因含有燃素而燃燒的錯誤觀點,從而使化學作為一門科學走上了正軌。 因此,他贏得了“現代化學之父”的美譽。
-
現代化學之父 - 拉瓦錫 拉瓦錫是法國化學家。 他於 1743 年 8 月 26 日出生於巴黎,1794 年 5 月 8 日卒於巴黎。 他於 1763 年獲得法學學士學位。
-
是的,這是高中化學教科書中的李比希。
-
德國化學家李力對化學的主要貢獻不亞於瑙銀熙
a.研究了異構體。
b.吉森學校的建立。
c.發現元素溴。
d.釩元素的發現。
正確答案:ab
-
尤斯圖斯·馮·李比希(1803年5月12日生於德國達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卒於德國慕尼黑)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最重要的貢獻是農業和生物化學,他創立了有機化學。 因此,他被稱為“化學之父”。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他發明了現代以實驗室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並因此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教育家之一。
他發現了氮對植物營養的重要性,這就是為什麼他也被稱為“肥料工業之父”。
1824年,他完成了一系列雷酸化合物的研究。 此時,韋勒正在研究氰化物。 他們各自的文章同時發表在Gelussac編輯的期刊上,他指出兩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這是化學家們第一次發現不同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異構體”一詞由此誕生。 同時,他也藉此機會與韋勒成為了終生的密友。 從那一年起,他開始在乙個名叫吉森的小鎮的一所大學任教,率先為學生建立了乙個綜合實驗室。
李比希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有機化學。
-
真正的“有機化學之父”。
它是德國化學家李比希韋勒的好朋友。
李比希在法國學習。
他於 1823 年從 Wühler 獨立。
分離出氰酸。
化學家格魯薩克認為這兩種物質的分子式是相同的。 因此,他們開創了異構體。
並導致了結構化學的產生。
在德國,李比希跟隨伍勒學習化學。 他們主要研究有機肥料,由於他們的出色工作,德國已成為有機化學領域肥料研究的世界中心。
李比希不僅做了自己的研究,還覆蓋了世界。
他與Wüller一起呼籲一群年輕學者組成乙個充滿活力的研究社群。
從1824年起,李比希在吉森大學任教。 結果,吉森大學成為德國的化學中心。 李比希為學生開設了乙個實驗室,非常受歡迎。 他舉世聞名,使原本默默無聞的吉森大學和吉森市聞名於歐洲。
Wühler與李比希一起發展了群體學說。 他們認為,有機化合物都是基於穩定的基團,而這些基團是一系列化合物中不變的部分,甚至可以相互取代或被簡單的物質所取代。
李比希還影響了德國化學家凱庫勒。 最初學習建築學的凱庫勒在李比希的影響下轉向化學,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提出了“親和力”。
價值“理論。 後來,四價碳理論得到強調,為有機化學結構理論奠定了基礎。
李比希也是第乙個嘗試化肥的人。
前來給土地施肥的人們,雖然沒有成功,但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李比希最大的貢獻是有機化學的定量分析。 從各種元素的含量推導出元素的結構,並推導出化學式。
這對朋友在科學發展史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
李比希·尤斯圖斯·馮·李比希(1803 年 5 月 12 日出生於德國達姆施塔特,1873 年 4 月 18 日卒於德國慕尼黑)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最重要的貢獻是農業和生物化學,他創立了有機化學。 因此,他被稱為“有機化學之父”。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他發明了現代以實驗室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並因此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教育家之一。
他發現了氮對植物營養的重要性,這就是為什麼他也被稱為“肥料工業之父”。
-
李比希,德國化學家,出生於達姆施塔特。
年輕時,他在一家藥房當學徒。 他畢業於埃爾朗根大學,獲得雷電汞形式的博士學位。
在經典化學方面,李比希對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都有貢獻,他發現了異氰酸的異構體,改進了有機物中碳和氫的定量分析方法,製備了氯仿、三氯乙醛、肌酸等,提出了“有機根理論”和“均質理論”; 他與Wühler一起發現了“苯乙醯基”,並提出了“化合物基團”的概念; 他創造了“李比希球”等化學儀器,並是第乙個在大學建立化學實驗室的人。
在生物化學和農業化學方面,李比希研究了發酵和腐敗的化學原理,將化學應用於農業生產,並提出了植物礦物質營養理論。 通過對植物灰分的分析發現,含鉀、含磷的鹽對農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教“耕種”。
有一天,李比希走到城郊的田野裡,彎下腰仔細檢查莊稼和土壤。 乙個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奇怪地看著這個書生模樣的城裡人,問道:“先生,你知道怎麼種莊稼嗎? ”
嗯,我知道的不多,我只是想學習。 “利比格。 他接著問:“你覺得今年的收成會好嗎? ”
這句不經意的話,觸動了農民的心,他憂心忡忡地嘆了口氣,說:“我們年年種莊稼,地里越來越貧瘠,怎麼能指望豐收呢? 這片土地即將被遺棄。 ”
如果能給土地增加一些養分,莊稼豈不是很豐富嗎? 李比希喃喃自語,彷彿在對農民說。
先生,你不明白。 我們的莊稼幾代人都這樣耕種,你的話會開玩笑的。 農夫有些好笑地說。
李比格不在乎他是否在開玩笑。
耕地到底缺什麼? 我需要知道什麼才能種植農作物? 李比希問自己。
為了找出答案,中尉開始了大量的實驗。 在他的實驗中,他發現氮、磷和鉀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
世界上第一批化肥終於被生產出來。 然而,當肥料浸泡在雨水中時,它會滲入土壤的深層,但植物不會吸收養分,作物也不會顯著增加。
於是,他們開始了新的探索。 這一次,李比希將鉀和磷酸鹽晶體合成為一種不溶於水的肥料。
最後,在一片貧瘠的田野上,李比希和他的助手將白色晶體與粘土和岩鹽混合,將它們塗在土壤上,然後種植莊稼。 過了一會兒,農民們驚奇地發現,這片被遺棄的“貧瘠土地”奇蹟般地長出了綠色的莊稼,而且越來越強壯。 轉眼間,收穫季節又迎來了。
貧瘠的土地“比農民在好田裡種的莊稼還好收”。
從此,化肥就成了農民的寶貝。
19世紀初,道爾頓創立了現代原子理論。 現代原子理論對當時的化學知識和理論提供了合理的解釋,成為解釋化學現象的統一理論。 >>>More
錢學森,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出生於浙江杭州,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鐵道機械工程系。 >>>More
湖南省武岡市。
武岡縣素有“銅雁之鄉”之稱。 該縣地理位置優越,水系發達,隴溪河、桃江等支流貫穿紫江,湖面寬闊,牧場豐富,養鵝條件好。 據史料記載,400年前明朝嘉靖年間,武岡大雁被稱為“世界名雁”。 >>>More
鮑公其實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只是生來就比正常人黑,而且寶公頭上的月月也不是胎記,這是因為鮑公的嫂子為了防止鮑公爭奪財產,想要殺死鮑公,讓年幼的鮑公去井裡幫她撈首飾, 剛好撞到石頭上的新月形疤痕!後來因為寶公成為了包青天的皇后,人們就這麼神奇地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