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油菜籽各生育期的特點,一般每畝使用純氮15-17kg、五氧化二磷1鉀; 其中,氮肥佔基肥的50%,苗肥佔30%,苔蘚肥佔20%,磷肥和鉀肥加硼砂作為基肥施用。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在在每畝3000kg有機肥的基礎上,施用尿素15-20公斤或碳酸銨30kg,磷酸二銨10-15kg或磷酸鈣30-40kg硼肥。
苗肥的早期施用 由於油菜種子的育苗期長,肥料吸收量大,因此必須提前施用苗肥,以促進油菜在冬季前生長,確保安全越冬。 苗肥一般在油菜活樹移栽後或直接播種油菜籽的五至六葉期進行"早期、快速、輕便"應用後原則。 開花和結莢時,當土壤缺鉀時,在第一次開花階段噴一次,不要遮蔭。
強姦本田硼。 油菜的根系具有很強的磷吸收能力。 磷肥用量一般為每畝過磷酸鈣或磷酸鈣鎂肥20-30公斤,但反應敏感。
油菜開花施肥,油菜的開花期比一般植物的開花期、開花期、花莢期、開花期可長達30天左右,這個時期的養分消耗和轉化期最大,所以在花期要及時澆水和施肥,追肥時間要適當提前到芽期使用, 農家肥養分充足,除含有常見的氮、磷、鉀元素外,還含有油菜生長必需的硼、硫、鋅等微量元素,施用農肥可有效防止油菜缺乏現象。
油菜種植時,大多數肥料還是含氮、含磷和含鉀的肥料,如果缺少其中一種,油菜就不能正常生長,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營養缺乏症狀,同時在生長過程中,特別要強調的是,雖然油菜苗期不需要硼,但這是油菜一生中對硼最敏感的時期。 如果缺硼發生在苗期,就容易飢渴,帶來開花不結果的隱患,即使開花時施用硼肥。
-
油菜籽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但喜歡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性強。 油菜籽對氮、磷、鉀的吸收大於氮,大於鉀。 每生產1000公斤油菜籽,就需要吸收公斤純氮、磷(P2O5)公斤和鉀(K2O)公斤。
微量元素硼的缺乏會導致硼缺乏。 單個植物吸收的養分較少; 但是,每畝達到數萬株,因此單位面積組內的植物吸收的養分更多。 油菜的養分需求與植物的生長同步,植物在生長初期的生長量小,對養分的吸收也小。 當植物進入旺盛的生長期時,養分的吸收增加。
這一時期,特別是氮肥,關係到油菜籽的產量和品質,如果氮素不足,葉片變小、變黃、食用率低,因此,在設施栽培時要增加施用基肥,改善土壤環境條件,有利於根系吸收,及時追肥氮鉀肥, 移栽慢苗後追肥少量,進入旺盛生長期,需增加氮鉀肥的速效量,追肥用磷肥為基肥。
-
1、農肥養分充足,除含有常見的氮、磷、鉀元素外,還含有油菜生長所必需的硼、硫、鋅等微量元素。
2、農舍肥料的肥效持續時間長,一次施肥可以維持肥效數月,可減少肥料缺用的可能性。
3、農舍施肥的施肥效率慢,不會迅速提高土壤中的養分濃度,不易使新種植的油菜籽出現燒苗的樣子。
4、農家肥具有疏土,增強土壤透氣性的作用,不僅有利於油菜根系的生長發育,而且不易使土壤緊緻。
-
1、氮、磷、鉀肥均衡施用,主要是調整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施用量。
2、根據土壤的有效硼狀況補充硼肥。
3、加大有機肥施用力度,提倡使用有機無機和秸稈還田。
-
其實可以加一些農肥,這些肥料都是天然的,沒有任何汙染,對於植物來說可以更好的補充營養。
-
摘要 親愛的,你好。
可以施用氮肥,也可以施用尿素肥,或氮、磷、鉀複合肥。
1、氮肥是幼苗生長的關鍵肥料,施用氮肥對油菜苗苗有幫助。
2、尿素中速效氮含量高,充足的氮有利於油菜籽中葉綠素的形成,可為油菜籽的生命活動奠定基礎。
3.氮、磷、鉀複合肥含有充足的氮、磷、鉀元素,施用多種元素,各司其職,使油菜生長得更好、更旺盛。
4.氮磷鉀複合肥中的氮肥有助於油菜種子發芽、分化,使油菜植株長得更強壯。
5.氮、磷、鉀複合肥中的鉀肥可促進莖枝的形成,增加豆莢數,降低油菜籽菌核病的可能性。
6.尿素施肥效果穩定持久,追肥效果明顯。
7.尿素是一種有機氮肥。 減少對土壤和環境的破壞。
如果要種植油菜以確保高產,應該施什麼肥料?
你好,親愛的。 可以施用氮肥,也可以施用尿素肥,或氮、磷、鉀複合肥。
1、氮肥是幼苗生長的關鍵肥料,施用氮肥對油菜苗苗有幫助。
2、尿素中速效氮含量高,充足的氮有利於油菜籽中葉綠素的形成,可為油菜籽的生命活動奠定基礎。
3.氮、磷、鉀複合肥含有充足的氮、磷、鉀元素,施用多種元素,各司其職,使油菜生長得更好、更旺盛。
4.氮磷鉀複合肥中的氮肥有助於油菜種子發芽、分化,使油菜植株長得更強壯。
5.氮、磷、鉀複合肥中的鉀肥可促進莖枝的形成,增加豆莢數,降低油菜籽菌核病的可能性。
6.尿素施肥效果穩定持久,追肥效果明顯。
7.尿素是一種有機氮肥。 減少對土壤和環境的破壞。
種植油菜籽,要預防各種病蟲害,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這樣可以保證油菜籽的產量,也可以提高油菜的品質。 >>>More
一是種植方法。
1.土壤:在種植植物之前,我們可以適當地鬆土,以確保土壤鬆軟,然後我們需要在其中撒一些比卡顆粒肥,以幫助植物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處於更好的狀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