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偉大的導師學習,讀後感悟

發布 文化 2024-02-24
3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對教育和教學的反思。

    第一章:《魏書生的教育與藝術教學》讀後看。

    在學習了魏樹生教育思想的相關書籍後,我思想和情感都充滿了感慨,既感嘆他的教育思想的現代性和實用性,又欽佩他的教育方法和方法的針對性和多樣性,回顧這幾年的教育生涯,我感到深深的慚愧和愧疚。 “作為教師,為什麼不能把一些簡單的道理應用到自己身上,不能有好的結果”,成了我讀魏書生的書時經常縈繞在腦海中的乙個問題。

    古人說:知彼為敵。 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教好人,教育好人。

    對教育和教學的反思。 孔子在育人方面成績突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深知嚴暉、子祿、曾申等學生的性格和思想狀況。 縱觀古今所有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所有中外教師和教育家都有乙個共同的特點:

    知人,能夠感知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秘,能夠觸動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內心與被教育的人息息相關。 回想過去,你對那些認為你有強烈責任感的學生了解多少,你是否真正與學生相處融洽,你是否經常與學生聊天交談,你是否關心每乙個學生,你的成績是好是壞,行為習慣是好是壞,你是否已經走進了學生的心中, 學生是否真的願意與自己交流,是否真的成為了良師益友。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聽話懂事,上課認真聽,課後認真完成作業,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這樣老師、學生、家長都高興,所以會在課堂上制定出很多“禁制”和“禁制”,有時還會用相互監督的辦法來檢查不准受理和禁制的執行情況。結果與我想象的相去甚遠。

    總體來看,班級的紀律似乎管理得很好,但學生的學習興趣卻大打折扣,熱情不高,熱情不見了,整體成績不見了,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好奇心、活動性、趣味性、積極思考的特點不見了,作為老師的教學難度更大, 上課不活躍或者太活躍,沒有問題,這種上課實在是難受,是誰讓他們變成這樣,是我們自己,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教育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就像園丁要先了解花的習性一樣, 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必須首先了解患者的病情。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哲學活動是絕對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現“,”原始哲學思想家享有通過思考和超越思考的自由,他們不想在尋找包含所有活動的存在本身時尋找不情願的知識。 ”

    什麼是教育》評論豐富,書中有很多閃光點,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可以學到一點。 每讀一本書,我都會忍不住覺得,唯讀一遍是不夠的,還需要深入研究。 這本書的作者有著非凡的討論,閱讀這本書對提高我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我想隨著工作和生活經歷的不同,對閱讀的感知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我期待在閱讀中學習,以下只是我的一些閱讀經驗。

    諸如“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敬畏是所有教育的本質”之類的短語。 ”

    再如“教育依託於精神世界的原有生活,教育不能獨立,必須服務於精神生活的傳承,而這種生活直接體現在人們的行為上......“我們生活在過去,習慣是形成的,習慣的不斷形成和打破是我們在這裡的堅實基礎,沒有它,我們精神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不可能的。 ”

    等等,我希望通過以上的摘錄和分享,能帶給大家閱讀的興趣,同時也希望這能有益於大家一起學習和提高,我們的工作能起到或多或少的有益作用。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與佐藤一起教育:學習型共同體的願景與行動》從對佐藤的研究願景和教育思想的解讀出發,並結合中國的實際課堂教學,努力尋找在中國學校和課堂上構建學習型共同體、保護兒童學習權的途徑,積累了大量新鮮經驗。

    該書既包含理論,又包含閱讀筆記和教學觀察,可以為教師學習和實踐佐藤的學習共同體理念提供最佳切入點。

    21世紀是“課堂革命”的世紀,“學校改革的答案都到位了”,研究者應該滲透到學校,貼近學生和老師。 日本東京大學的佐藤真武教授是實踐“學習共同體”理論的“行動教育專家”。

    《佐藤的教育:學習型共同體的願景與行動》一書的作者陳晶晶訪問了東京大學佐藤研究實驗室,在那裡她與佐藤教授一起參與了“學習型共同體”的研究與實踐,回到日本後,她致力於將自己的想法本土化。 本書是作者及其同事長期深入研究學校實地和課堂教學的成果,讓讀者了解佐藤的教育理念以及佐藤的教育理念在中國成功實施的案例。

相關回答
4個回答2024-02-24

做好這四點,讓你看完後能感受到滿分。

4個回答2024-02-24

看完爺爺的森林怎麼寫。

我會回答其中的 1 個。 >>>More

2個回答2024-02-24

“讀科普書後的感受”。

的確,科普不是坐以待斃的事情,它需要汗水和努力,而對於我們這樣的一群學生來說,顯然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科學、了解科學,那麼我們怎麼能接近科學,了解科學呢? 我從學生發現百科全書中流出了汗水。 >>>More

4個回答2024-02-24

1.閱讀文章或書籍。

2.從本書的介紹中選擇所需的內容,並新增一些你自己的理解或想法。 >>>More

2個回答2024-02-24

這是一本特別的讀後感悟合集**,看完後有很多名著,看完范文後的名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More